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揭阳市榕城区真理中学七年级(下)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积累运用(30分)

  •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王维的《竹里馆》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情景的诗句是:
     
     

    (2)韩愈的《晚春》一诗中,通过景物描写,反映诗人对春天大好风光的珍惜之情的句子是:
     
     

    (3)岑参的《逢入京使》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亲人无限眷念的句子是:
     
     

    (4)《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形容笛声悠扬、深远、飘忽不定的句子是:
     
     

    (5)《木兰诗》写木兰记功大、奖赏多的语句是:
     
     

    (6)“刮目相待”——成语来自《孙权劝学》中的
     
     
    。这一成语的意思是: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组卷:19引用:1难度:0.8
  •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惊涛澎湃,掀起万丈kuánɡ lán
     
    ;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2)像春蚕在jǔ jué
     
    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
    (3)“jū gōng jìn cuì
     
    ,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4)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qiè ér bù shě
     

    组卷:14引用:1难度:0.8
  • 3.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组卷:14引用:1难度:0.8

二、阅读(40分)

  • 9.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馄饨不混沌
    陈峰
          ①吆喝声掀翻了村庄的寂寞。
          ②那是在吆喝什么?是兑糖客人的吆喝吗?不像。是卖泥螺、蟹酱的吆喝吗?也不像。这口音奇奇怪怪,超出了小孩子的想象,叽里呱啦,肯定是从很远很远的地方来的。
          ③大人在一旁说:“在吆喝着卖馄饨呢,那是温州人,说的是‘瘟话’。”大人噔一眼小孩,警告:“别靠近担子,吃了这馄饨,读书要混沌了。”
          ④远远地望见摊主坐在小凳子上,将抽屉抽出推进,忙碌着。孩子们望着,不甘心,吸一口空气解解馋,一股香气钻进鼻腔,好闻极了。这香味从何而来,谁都知道,是这摊子带来的。
          ⑤不管了,不管了,去看看,到底是什么让人混沌了。河对岸阿红的娘刚生下弟弟,要吃馄饨。阿红在馄饨摊边等待时,得意地东张西望。我迈着小步子围过去,想看个究竟。摊贩落手快得跟变戏法似的,还没等我看清楚,粉色团团已盛在碗中,清且醇吞的汤,泛着油花,撇上碧绿的葱花,映着鲜红的肉馅,阿红提着篮子,急急地回家去了。
          ⑥粉团团里面还有肉,原来这就叫馄饨,清清爽爽的馄饨哪里混沌了。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大人的脑瓜子里尽是些唬人的东西。
          ⑦等我上了小学三年级,村里才有了馄饨铺。上学路过时,我会站在店铺前看一会儿,只见师傅用单支筷子拨一点儿肉馅,往薄如蝉翼的馄饨皮上一抹,左手顺势一捏,往木格子一扔,馄饨便柔顺地躺在那里,一只接一只,一排挨一排……我呆呆地看着,心想,这师傅如果学武功,肯定是个武林高手。馄饨就是暗器,裹上铁弹,往人身上一掷,嘿嘿,谁也想不到。
          ⑧彼时大家的早餐一般是在家吃的泡饭,三分钱一张的大饼,都是偶尔才吃,更别说馄饨,要一角三分钱一碗呢。但也有例外,比如生病时可以吃。所以我暗中期盼生病,故意把衣服脱了,故意在冬天喝点凉水。
          ⑨终于,感冒虚张声势地来了,只一点点的头昏脑涨。没关系,我吞下一口热茶,装成浑无力的样子,要求父亲带我去医务室量体温。父亲终于开口:“去吃碗馄饨开开胃吧。”
          ⑩等的就是这句话啊。
    ⑪母亲在一旁反对:“吃什么馄饨啊,一点点热度,睡一觉就好了。”我缠着父亲,要他说话算话:“不是常常说君子说话,四匹马也追不回吗?”
    ⑫走到馄饨铺子,我迫不及待地跟师傅说,要一碗馄饨,声音响亮得丝毫看不出生病的样子。师傅应声“好嘞”,开始包馄饨。这次我看得真切了,左手馄饨皮,右手竹签,挑一点点肉糜,贴在馄饨皮上,几根手指一拢即合,扔一旁,如此反复。馄饨之间撒了面粉,互不搭界,相安无事。下锅,水沸,看到馄饨鲜红的馅心一面朝上浮起,便熟了。一碗汤波荡漾的小馄饨端上来,香喷喷的,用调羹轻轻搅动,片片羽衣裹着一团团红色的馅,上下浮沉,星星葱花如柳眼初舒。我舀起一个吹啊吹,轻轻嘬一口,馄饨滑进嘴里,满口的汁水,柔软滑嫩,透骨鲜香。顿时,鼻塞没了,呼吸顺畅。感冒早好了,只恨还没吃够,已见碗底,汤也没影儿。
    ⑬后来,父亲带我去县城的馄饨店,我见识了剁肉馅的奇妙。师傅双手各执一把刀上下翻飞,将肉剁成肉末,再用一根圆筒状的棒槌敲打。师傅说,肉打得越久便越烂熟越膨胀,打到最后,蓬起的肉茸会起丝,用竹签一挑,馅儿便粘在馄饨皮上了。偶尔,父亲赏我一碗馄饨,我就想着要细细吃、慢慢品,但又总是囫囵吞枣,想着有朝一日赚了钱,一次吃它个两三碗。
    ⑭直到现在,我才明白,馄饱皮薄馅小,吃的是情趣,并不是为吃饱。用小调羹舀一舀,吹一口汤,仿佛一面湖水,翠绿的葱丝在碗中荡荡漾漾,这是生活的情调。以前哪有闲心追求情调,在求饱的年代,普通人家对馄饨望而却步。
    ⑮如今,故乡的馄饨尚在,我却再也吃不到过去那种精致玲珑、有情有调有烟火味的小馄饨了。眼下的馄饨,皮厚馅多,皮是机器加工的,肉馅是绞肉机绞的,包出来的馄饨,个头硕大无比,荒腔走板成饺子。
    ⑯即便如此,馄饨依然深受大家喜欢。深夜,街头转角处,昏黄的灯光下,雾气袅绕,一边是馄饨摊,一边是大饼摊,馄饨配大饼。寒风中,我也混迹在食客中,搓着手,缩着脖子,等一张饼,等一碗馄饨。吃完,然后打着饱嗝儿回家,我心里暖暖的。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人说“吃了这馄饨,读书要混沌了“,是因为馄饨价贵不舍得买而哄骗孩子。
    B.作者叙述自己故意感冒骗吃馄饨的往事,符合孩子心理,语言幽默,富有情趣。
    C.作者按照时间的顺序叙述了他与馄饨的故事,文章脉络清晰,情感层层递进。
    D.如今的馄饨因为与作者记忆中的馄饨的外形和味道不同而不再受作者的喜爱。
    (2)结合文段,从描写方法的角度分析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3)文章的第①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4)文章结尾两段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理解。

    组卷:59引用:4难度:0.5

三、写作(50分)

  • 10.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向日葵总是把脸朝向太阳,它向往太阳,憧憬太阳,拼命伸长身体去接近太阳。它总是微笑着面对太阳,它坦率、坚持、昂扬的生命倾注着对太阳无限的忠诚和衷心的热爱。我想做一株倔强坚强的向日葵,不知疲倦地追寻心中的太阳,追寻阳光的世界。
    题目自拟,自选角度。
    要求:①选材真实、新颖,不得抄袭、套作;②字数500字以上;③行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组卷:6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