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3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考前模拟试卷(B卷)

发布:2024/4/23 12:26:7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45引用:2难度:0.5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古人著书立说,为何要作序?一般说来,         两种情况:一是发乎衷愫,诚意推介。即在阅读时,被原著所         ,心有戚戚,于是付诸笔端,为之作序。其所序者,(  )较为典型的,如欧阳修的《伶官传序》,所序很短,但却被后世倍加推崇,清代文学家沈德潜甚至赞其“         ,得《史记》神髓,《五代史》中第一篇文字”。二是承人之请,为序体现的是文友之间的一种情谊。譬如明代王思任的杂序九十七篇,绝大部分都是为旧雨新知而写。他绝非那种写捧场应酬之文的“好好先生”,更非乡愿口中的陈词滥调,而具有载道明理、文采斐然的特点。已达文质兼美之境。其中许多段落,读来不禁令人         ,一赞三叹。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不外 触动 抑扬顿挫 拍案叫绝
    B.只有 感动 朗朗上口 拍案而起
    C.不外 感动 朗朗上口 拍案叫绝
    D.只有 触动 抑扬顿挫 拍案而起
    (2)下列填入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或整人耳目,似山路赏景,翻出新意;或钩沉索隐,如深林寻宝,得之不易。
    B.有的翻出新意,似山路赏景,整人耳目;有的钩沉索隐,如深林寻宝,得之不易。
    C.有的如山路赏景,翻出新意,整人耳目;有的如深林寻宝,钩沉索隐,得之不易。
    D.或翻出新意,似山路赏景,整人耳目;或钩沉索隐,如深林寻宝,得之不易。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他绝非那种写捧场应酬之文的“好好先生”,更非满口陈词滥调的乡愿,而具有文采斐然、载道明理的特点,已达文质兼美之境。
    B.他绝非那种写捧场应酬之文的“好好先生”,更非满口陈词滥调的乡愿,而具有载道明理、文采斐然的特点,已达文质兼美之境。
    C.他的序文,绝非“好好先生”那种捧场的应酬之文,更非乡愿口中的陈词滥调,而具有文采斐然、载道明理的特点,已达文质兼美之境。
    D.他的序文,绝非“好好先生”那种捧场的应酬之文,更非乡愿口中的陈词滥调,而具有载道明理、文采斐然的特点,已达文质兼美之境。

    组卷:6引用:1难度:0.7

  •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科学家研究证实,每个人从他诞生之时直至生命终结,
     
    ,如体力、智力、情绪、血压等的周期性变化,人们将体内这些自然节律称作生物节律或生命节律。人体内还存在一种决定人们睡眠和觉醒的生物节律,它根据大脑指令,以24小时为周期发挥作用。到了上世纪中叶,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体存在周期性循环节律活动的事实,创造了“生物钟”这一词。那么,
     
    ?一般认为,生物钟应该存在于大脑中,但对于具体位置的说法却又各不相同。有人认为,生物钟的确切位置在下丘脑前端,视交叉上核内;也有人认为,生物钟现象与体内的视黑素有密切关系,由于褪黑素是松果腺分泌的,因此
     

    组卷:34引用:3难度:0.7

(四)古诗文默写。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证明某个观点时,可以想象存在一个驳论者,称为“虚拟论敌”。苏洵《六国论》开头,就通过“或曰”引入了虚拟论敌,提出“
     
     
    ”这一质疑。
    (2)《春江花月夜》以月升、月悬、月斜、月落为线索,把春、江、花、月、夜的景色和情理融为一体,诗中写到月落的两句是:“
     
     
    。”
    (3)作为古典诗歌中一种常见的花草意象,“芙蓉”具有多重意蕴,它是“佳人之花”“爱情之花”“君子之花”,古诗词中含有“芙蓉”的诗句有:“
     
     
    。”

    组卷:6引用:2难度:0.9

四、作文(60分)

  • 1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这是一个网络信息资源丰富的时代,各种软件便捷、开放,足不出户便可知天下事,替我们省下了许多学习和交流的时间,也让我们见多识广。与此同时,我们每天又花太多的时间沉溺其中,被不同的资讯、段子、短视频裹挟,每个时刻好像都是愉悦的,但最后发现自己茫然若失。
          刘擎教授曾说:我们在丰富之中变得贫乏了。
          对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理解和感悟,结合自身体验,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组卷:7引用:2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