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14-2015学年江西省南昌县莲塘二中高二(下)第一次周练生物试卷(种群和群落)

发布:2024/12/9 0:0:2

一、选择题

  • 1.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②种群是繁殖的基本单位③种群是群落的基本单位④种群是物种的存在形式⑤种群可以作为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单位.

    组卷:20引用:10难度:0.7
  • 2.南极冰藻是以硅藻为主的一大类藻类植物,长期生长在南极海冰区-2~4℃的环境中,其最适生长温度为2℃.磷虾主要以南极冰藻为食,企鹅主要以磷虾为食。自1975年以来,磷虾种群密度下降高达8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336引用:52难度:0.7
  • 3.有关土壤动物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122引用:41难度:0.7
  • 4.下表为三个稳定草原生态系统中植物调查的统计数据.
    草原类型 草甸草原 典型草原 荒漠草原
    植物总种数 160 100 80
    平均种数(种数/米2 20 18 10
    平均产量(千克干重/公顷) 2000 900 200
    旱生植物的种数比例(%) 25.0 49.1 78.0
    据表可以确认的是(  )

    组卷:202引用:27难度:0.9
  • 5.某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个试管中进行培养(见下表),均获得了“s”型增长曲线.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试管号
    培养液体积(mL)105105
    起始酵母菌数(103个)105510

    组卷:68引用:30难度:0.7
  • 6.如图表示种群年龄组成的三种类型,解读此图可获得的信息是(  )

    ①a、b、c可分别表示同一物种的三个不同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
    ②三个种群中处于繁殖期的个体数之比是a>b>c;
    ③三个种群的出生率之比是a>b>c;
    ④三个种群的迁入率与迁出率之比是a>b>c.

    组卷:72引用:17难度:0.7
  • 7.下列关于研究种群数量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7引用:5难度:0.7
  • 8.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动态变化”的实验方法与注意事项中,不正确的是(  )

    组卷:21引用:14难度:0.7
  • 9.在一片林地内,调查者第一次捕获了25只大山雀,在大山雀的腿上作好标志,然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了33只大山雀,其中有5只是有标记的.据此推算,该林地中大山雀的个体数量(  )

    组卷:6引用:3难度:0.7
  • 10.生态工作者从东到西对我国北方A、B、C三种类型的草原进行调查,下表是不同调查面积的物种数量统计结果:
    调查面积(cm×cm)10×
    10
    20×
    20
    40×
    40
    80×
    80
    90×
    90
    100×
    100
    110×
    110
    120×
    120
    130×
    130
    140×
    140
    A358141617192020
    B35691113131313
    C235888888
    调查B草原某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种群密度时,设计如下调查步骤:
    ①选取40cm×40cm为最佳样方面积.②在该物种分布较密集的地方取5个样方.③数每个样方内该植物的个体数.若计数结果由多到少依次为N1、N2、N3、N4、N5,则将N3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以上步骤中错误的是(  )

    组卷:16引用:1难度:0.9
  • 11.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调查发现某种一年生植物(当年播种、当年开花结果)的种群中存在下列情形:
    ①因某种原因导致该植物中大约只有80%的种子能够发育成成熟植株;
    ②该植物平均每株可产生400粒种子;
    ③该植物为自花传粉植物.
    目前种子数量为a,则m年后该植物的种子数量N可以表示为(  )

    组卷:22引用:18难度:0.7

二、非选择题

  • 32.某野外调查小组在我国东部地区对东部群落进行深入调查,获得下面有关信息资料,请分析回答:

    (1)调查获得了树林中物种数与面积的关系图(如图1),该野外调查小组的研究方法叫做
     
    。右图显示,调查该地区物种数的样方面积最好是
     

    (2)小组对该地区的树种进行了辨认和挂牌(图2),并着手进行生物多样性研究:
    树木A与树木B之间的差异属于
     
    多样性,主要是由
     
     
    引起的。树木A与树木D、E、G之间的差异属于
     
    多样性。
    (3)调查小组对一块荒地的几种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连续五年的调查,调查的结果如表所示(单位:株/m2 )。
    植物年份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A 10.0 9.2 8 6.8 5.5
    B 3.0 2.1 1.1 0.3 0.1
    C 0.3 1.1 1.1 1.5 2.3
    D 3.0 0.4 0.4 0 0
    如果4种植物中有一种属于入侵物种,则该入侵物种是
     
    ;入侵物种往往会对本土物种环境造成危害,其主要原因是
     

    (4)图3是调查小组同学从当地主管部门获得的某物种种群数量的变化图,据此分析该种群在30年中种群数量最少的是第
     
    年,第20~30间种群的增长率为
     

    组卷:26引用:11难度:0.5
  • 33.根据所给的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和用具:酵母菌母液、蒸馏水、无菌水、酵母膏、蛋白胨、葡萄糖、1mol/L硫酸溶液、烧杯、试管、滴管、量杯、漏斗、1mL刻度吸管、标签、玻璃棒、酒精灯、pH试纸、天平、计数板、恒温箱、显微镜、高压蒸汽灭菌锅等.
    探究思路:
    (1)设计对照实验.为了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同学按下表完成了有关实验.
    试管编号 培养液/mL 无菌水/mL 酵母菌液/mL 温度/℃
    A 10 0.1 28
    B 10 0.1 5
    C 10 0.1 28
    (2)实验操作:培养液的配制→灭菌→接种→培养→计数→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3)问题探讨:
    ①请写出该同学研究的课题名称:
     

    ②用显微镜定期检测酵母菌数目,结果仅A管中第3天开始个体数目迅速增加,第5天开始A管中个体数目达到最大,实验至第6天结束.请将A、B、C三组预期结果的趋势图绘制在如图所示的坐标系中.
     

    ③A组培养的酵母菌种群增长曲线最终是否呈“S”型?
     
    为什么?
     

    组卷:7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