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2022学年安徽省滁州市九校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这是一条经常被引用的史料。直观的解释,就是祭祀与军事,是一个国家最主要的两大事务。往深处考察,这样的释读则过于狭窄和简单化。我们认为:从本质上讲,这八个字乃是了解中国先秦历史及其特色的一把钥匙,因为其简洁扼要地道出了古代社会生活的两个根本要义:巫觇系统与政事系统的各司其职,相辅相成。
          在早期古代国家形成之前,政治与文化生态是“民神杂糅”的。这反映在权力结构中,也是神职事务与世俗事务执掌上的职责不分,混杂同一。
          殷商时期,神权政治在国家政治活动中占据重要地位。《礼记•表记》说:“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先罚而后赏。”深刻道出了统治者利用神权巩固王权推行政治统治的基本特点。当时主要宗教仪式有自然崇拜、上帝崇拜和祖先崇拜;神祀活动与世俗政务两者融为一体,不可分割。商王本人既是世俗生活中的最高领袖,同时也是最大的神的意志体现者。
          在这种情况下,不仅在王朝官吏中,专职宗教神务官员队伍庞大,政治实力雄厚,在很大程度上对国家政治具有发言决策权,而且,商王的辅政大臣,即最高政务官,实际上也是专职或兼职的神职人员。宗教神职官员,还包括所谓的“贞人集团”、司理典册和册命人员(“作册”)以及掌管祭祀的“祝”“宗”。所有这些,都构成了商朝政治生活的神权色彩,换言之,商代世俗政治统治是依赖神权统治形式而得以实现的。“祀”与“戎”乃是“二位一体”。
          到了周代,即为“太史寮”与“卿事寮”两大系统的既独立运作,又相互配合。杨宽认为,“原始官职不外乎‘天官’和治民之官两大系统,西周中央政权之所以分设太史寮和卿事寮两大官署,当即由此发展而成。”两寮首长的地位与权力相接近,两者之间的职权经常混淆。
          同商代相比,西周的宗教文化事务官吏虽然地位依然很高,权力较大,但毕竟不及商代,这一点,杨宽先生也有指出,太史寮的重要性要“次于卿事寮”,太史乃是“次于太师的执政大臣”(同上)。何况西周宗教文化事务官在职责范围上,也更为广泛更为琐杂,性质上也已经开始由纯粹的神职人员向普通文化官吏过渡了。
          西周晚期,随着时代的发展,文明的演进,卿事寮为代表的政治势力有了进一步的增长,而以神权职责为中心的太史寮权限及影响则显著减弱。卿事寮地位增长的主要标志,是被系统中的三有司(司土、司马、司工)的地位和权力的迅速提高。
          在西周早中期,三有司不过是卿事寮系统的普通官吏,这可从金文《卫盉》《五祀卫昴》等得到充分证明,但在西周晚期,三有司却先后升为卿一级的大官。所以,尽管太史寮还是一个常设机构,还拥有一定的权力,但实际上其势力却不复如前,这种政治局势的演变,标志着在西周时代,“祭祀”多成为仪式上的象征,而“戎”,即以军事为中心的政务,则打破平衡,成为国家事务的主体,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缓慢地走向绝对中心的位置,所谓“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孙子兵法•计篇》)所反映的就是这个客观现实。
    (摘编自黄朴民《从神职与政事的分合看先秦史演进》)(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是了解中国先秦历史的关键,所以能揭示出巫觇系统与政事系统的关系。
    B.在早期古代国家形成之前,巫觇系统与政事系统的职责是不分的,殷商时期,二者职责彼此独立。
    C.同商代相比较,西周的太史寮地位有所下降,随着时间的推移,太史寮的权限和影响则显著减弱。
    D.西周晚期,太史寮权力丧失殆尽,这种政局变化标志着以军事为中心的政务成为国家事务的主体。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引用《礼记•表记》,深刻地论证了殷商时期的政治统治的基本特点。
    B.对“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简单化解读,文章明确反对并提供新的理解。
    C.文章在论证结构上,先提出观点,然后按照时间顺序进行阐述,条理清晰。
    D.作者两次引用杨宽的观点,均是为了论证太史寮与卿事寮两大系统的区别。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宗教在殷商王朝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祖先崇拜在殷人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B.商代的宗教神职人员数量庞大,构成复杂,对征战等国家事务具有发言决策权。
    C.西周有过太史寮带兵的例子,这足以证明西周时期卿事寮和太史寮职权的混淆。
    D.从金文《卫盉》《五祀卫昴》的内容中,我们可以发现三有司职位和权力的演变。

    组卷:3引用:2难度:0.5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连日来,山西暴雨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印象中,一直缺水的山西却遭遇历史罕见极端强降水侵袭,多地水库河流超警,让人莫名惊诧。就这场暴雨,记者采访了山西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王洪霞。
    “近期山西降雨属于一次异常的极端性强降水过程。”王洪霞介绍,据统计,山西省降水主要出现在每年的6月~9月,10月份全省月平均降水量仅为31.1毫米。本次降水过程山西平均降水量达119.5毫米,是10月常年月平均降水量的3倍以上,多个站点数据破建站以来的同期历史极值。
          降水持续时间长,本次过程从10月2日23时开始,降水持续4天,至6日23时结束,最强降水时段出现在4日到5日,山西中部连续两天出现区域性暴雨。
          累计雨量大,10月2日20时至7日08时,山西省平均降水量达119.5毫米,太原市平均降水量185.6毫米,全省有18个县(市、区)降水超过200毫米,有51个县(市、区)降水在100~200毫米之间,累计降水量最大为285.2毫米。
          降水极端性突出,本次强降水过程中,山西全省共59个国家气象观测站日降水量突破建站以来同期历史极值,63个国家气象观测站过程累计降水量超过同期历史极值。
          很多人奇怪,暴雨到底从何而来?
          王洪霞分析,一是大气环流形势稳定。异常偏强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先西伸北抬后稳定维持在黄淮地区,与西风带低值系统在山西形成稳定的东高西低的环流形势,有利于山西出现长时间降水天气。
          二是水汽条件充沛。副热带高压西侧的偏南气流和低层西南急流将南海和孟加拉湾的水汽向北经过西南地区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山西中南部地区,为山西持续降水提供了充沛的水汽来源。
          三是低层抬升条件长时间维持。在稳定的天气形势下,低层切变线辐合系统长时间维持和降水回波反复经过山西中部,叠加山西吕梁山、太行山复杂地形对偏东气流降水增幅作用,导致山西省中部及临汾北部地区极端强降水的出现。
    (摘编自付丽丽《山西极端性强降水从何而来?》)材料二:
          水文监测预报预警是水旱灾害防御工作的“耳目尖兵”,在历年的防汛抗旱、水工程运行、水资源管理与调配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我国已初步建成了较为完善的水文监测预报预警业务体系,为国家防汛抗旱减灾指挥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依托国家水文站网建设,广泛采用地面自动测报、空天遥感、卫星传输、无线宽带网等测报技术,构建天空地一体化水情信息感知网。据统计,2020年全国雨水情报汛站点达11.3万处,报汛总量为15.6亿条,分别是1998年的40倍、200倍;自动测报实现分钟级,信息从测站传输至水利部的时间由1998年的2小时缩短至15分钟。
          建立以流域为单元的“预报专班、联合会商、滚动订正”工作机制,利用“预报、预测、展望”渐进式预报模式,组织开展全国1700余个重要水文断面洪水预报日常化业务。据统计,2020年,全国水文部门共制作发布1620条河流、2424个断面、48.2万站次水文作业预报,南方主要江河洪水预报准确率达90%,北方接近70%。其中,提前5天准确预测长江5次编号洪水,提前2天预报长江第5号洪水洪峰流量达75000立方米每秒,为科学调度骨干水利工程,减轻中下游防洪压力赢得宝贵时间。
          全面融合雨情、水情、工情等相关业务系统的监测、视频、预报、调度以及管理等多源信息,充分发挥“水利一张图”汇集98处蓄滞洪区、5万多条河流、9.8万座水库、9万多座水闸、11.3万处雨水情报汛站等水利对象优势,集成防护对象、地形地貌、经济社会等背景信息,为洪水灾害防御提供决策服务。2020年大洪水期间,组织开展鄱阳湖、洞庭湖、巢湖、蒙洼等地区的遥感监测52次,结合“水利一张图”信息,动态分析洪水淹没面积、水深、蓄滞水量,为长江、淮河等流域蓄洪区启用提供科学依据。
    (摘编自王容《当好水旱灾害防御的“耳目尖兵”》)(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次山西降水属于极端性强降水,多个站点的数据破建站以来的同期历史极值。
    B.本次山西降水持续时间较长,累计雨量较大,其中山西中部地区为区域性暴雨。
    C.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西风带低值系统形成的环流形势影响了本次山西的降水。
    D.南海和孟加拉湾的水汽被输送到山西中南部地区,为此次降水提供充沛的来源。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水文监测预报预警能在水工程运行、水资源管理与调配等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B.2020年全国雨水报汛信息从测站传输至水利部的时间比1998年缩短了15分钟。
    C.2020年,全国水文部门的水文作业预报较为精准,对南方的预测精度接近90%。
    D.山西吕梁山、太行山复杂地形导致山西省中部及临汾北部地区极端强降水的出现。
    (3)我国的水文监测预报预警业务体系如何为减灾指挥决策提供技术支撑?请根据材料二简要概括。

    组卷:1引用:2难度:0.6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爸爸的黄羊
    马知遥
          我之所以要到依麻木来是因为父亲说:他可以带我打到黄羊。
          依麻木是塔里木盆地边缘的小镇。在山上我可以发现依麻木其实就在一片的戈壁深处,戈壁滩上的磊磊顽石滔滔不断地包围着它,那些个老石头从远看像千军万马,像长着翅膀的马,在大风里往这边来了。好在有这么多的比天还高的钻天杨死死地守在依麻木的外面,“马”突然停了,它们的脚在钻天杨的威势下放慢了速度,风速也就减下来,却因为惯性的力量将整个杨树林吹得仰天直嘶。
          我们走到林子外面就碰见了那停驻的千军万马,那漫漫的黄沙和石头气势汹汹。父亲这时候把一只手搭在了我的肩膀上。我看见阳光刺眼地照着我们,我们的影子很矮小。我们面对的是一望无际的大戈壁,我们从心里成了一两只可笑的蚂蚁。试探性地往前走,试探性地从嘴里哼出歌。
    “有时候我们需要等待而不是出击。”出了林子父亲说了头一句话。他竟然开始闭眼养神,静静地沙地上不能看见什么。除了石头就是石头。青草和河流在杨树林里,离开我们很远很远。
          一只野兔是这时候进入我的视野的,它金黄的皮毛和诱人的眼睛在金色的午后的戈壁上模糊而闪亮。最为奇怪的是它好像就是为了让我注意它并开始抓它。它不住地往我这里望,含情脉脉,望了一阵看我无动于衷就向前挪了挪。然后就停住,故意别过脑袋,眼睛却斜视着,看我还是一动不动的,它又往我这边挪了挪。
    “爸,这有一只野兔。”我望望父亲。
          父亲睡着了。
          我小心翼翼地操起了身边的木棍,然后高高举起。
          野兔就在那时候往前跑了。一会儿往东,一会儿突然折向北,我不得不不断地调整我的路线。野兔忽然停住了,它好像无所畏惧地冲着我扑过来的方向,高昂着它的头,我挥舞着手中的大棍,打出去,冲着那野兔的头顶打过去。木棍就在要出未出之际,我看清那只野兔的眼睛,慈爱的眼睛里盛满了母爱的柔情,我惊出一身冷汗。我忽然停住了,我抓住了要扔出去的大棍,我看见那野兔已经逃了很远,它在很远处转身看了看我然后消失在一片黄尘。
          我回身往后看,我希望我能看见我的父亲或者那块石头。无边的戈壁大海一样地淹没了那巨大的石头。更没有父亲的影子。我想冲着有树的地方走就能到达依麻木,可我看不见树木的影子。那些绿色,刚刚还伴在我身边的那些河流的声音突然销声匿迹。我意识到我迷失在戈壁深处。
          我听见了由远及近的巨大的脚步声,我能感受到我内心的恐惧和不安。
    “黄羊——”我惊呼起来。这时,就看见了一只我想象中的黄羊,那绝对是一只黄羊,金色的皮毛闪闪发光,照亮了整个大山,照亮了整个沉闷的戈壁。它高耸着它巨大的如同戈壁岩石的头,木然地盯视着这个土地。
          也就在我叫出这一声的时候,我听见了一声沉的枪响,如同从河流深处传来的一声波浪,如同沉睡中的一声惊叫,拍打着翅膀冲着这边过来了。
          我看见那只金色的黄羊一头载倒在山梁上,然后它沉重的身体慢慢顺着山梁开始往下滑。我快步向它冲过去,我不顾一切。
          我终子到了黄羊的身边,它深情的眼睛说:“我的孩子,我一直在等你的到来。你终于来了。”它说完就上了眼睛。接着我又听见了形同拍打着翅膀飞来的子弹的沉闷的呼啸声,接着我扶着黄羊的手臂上开始流下鲜血。我趴在黄羊温暖而潮湿的胸前,我能听见那有力的心脏的跳动。然后我感到自己的眼里注满了泪水,身上开始寒冷。然后我感到自己正侧身躲进黄羊的体内,慢慢地变大变大,最后躺在山梁上的黄羊就成了我,而真正的黄羊如一阵清风悠悠而去。
          我接着听见了父亲的脚步声在走近。接着,父亲接着用力将我扛在肩上,如同杠着一头牛。我想大声地喊,可我听见发出的声音是一只家养的绵羊发出的可怜分兮的叫声。那声音时断时续,如同含混不清的梦吃。最后我只有温情的眼神,我的眼神正对着父亲的眼神。父亲看了我一眼就别转身去,他大声地唱着歌,然后大叫着我的名字:“儿子,快来,看父亲给你打着黄羊了。父亲不是吹牛皮。”
          我看见了父亲的得意,我想父亲无非是想把这份得意在自己的儿子面前表露出来,现在他的愿望已经实现了。我无法再目睹找不到儿子的父亲是怎么惊惶失措地调动所有的当地人开始寻找,是怎么骑着马在黑暗中跋涉,是怎么百思不得其解,儿子到哪里去了?为什么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村里人在父亲伤心沉闷的时候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始剥我的皮了,他们喜气洋洋。在传说黄羊已经被宰杀干净的时节里,猎到了一只黄羊,这无论如何是该庆贺的事情。“黄羊好呀,浑身是宝,拿到明天的集市上可以卖个好价钱的。管它是不是自己的祖先呢!”一把熟练的刀子取走了我的心,接着是我热乎乎的肝脏,我的皮被几个高手整个地完好无损地剥下来,这可是金黄色的少见的黄羊皮。一村的人都围过来,排着队等着分我的肉了——我再也无力再看下去,我闭上了我的眼,当一把砍刀冲着我的肋骨砍下去的时候。
          那时候我知道了“依麻木”,它的含义就是黄羊之乡。
    (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父亲“竟然开始闭眼养神”,“竟然”体现了父亲的举动出乎我的意料,但这一细节也为后文野兔和黄羊的出现作暗示。
    B.小说对野兔和黄羊的神态尤其眼睛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字里行间流露出真挚的情感,彰显出作者对自然界生命的赞颂。
    C.小说的第十八节,描写村民宰杀、瓜分黄羊的场景,“管它是不是自己的祖先呢”等文字展现出了村民的贪婪与愚昧。
    D.小说采用有限视角,通过现实中的“我”和遭遇巨变后的“我”的视角展示了事情的经过,显得真实可信,感染力极强。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何种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3)本篇小说情节荒诞离奇,“我”进入黄羊的体内,慢慢地变大,成了黄羊,后又目睹了村民宰杀分割黄羊的过程。作者为什么这样设置情节?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组卷:1引用:2难度:0.5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木拱廊桥是一种古老而独特的桥梁样式。①
     
    ,又称虹桥。很多木拱廊桥历经千年风雨而屹立不倒,是因为它们有着与其他桥梁不一样的独特优势。
    整座桥梁结构全由大小均匀的巨大圆木纵横相置、交叉搭置、互相承托、逐节伸展,形成完整的木撑架式主拱骨架。拱架两端牢牢固定在坚实的河岸或山壁中,②
     
    ,因此木拱廊桥有很好的受压性能。桥面上再加廊屋,雕梁画栋,飞檐重阁,③
     
    ,反而平添稳妥,因为这重量,正好压制了拱桥结构特有的反弹力,于是廊屋和拱架珠联璧合,浑然一体,方得“廊桥”的深意。
    (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依据第2段文字,分点概括木拱廊桥的“独特优势”,每点不超过12个字。

    组卷:2引用:2难度:0.7

四、写作(60分)

  •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北宋嘉佑六年,26岁的苏轼参加考试,写下《教战守策》一文,文章开头有言:“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在于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此其患不见于今,而将见于他日。今不为之计,其后将有所不可救者。”意思是现在人民的祸患究竟在哪里呢?在于只知道安乐却不知道危难,能享受安逸却不能劳累吃苦。这种祸患现在看不出来,但是将来会看出的。现在不给它想办法,那以后就有无法挽救的危险了。
          苏轼所言具有启示意义。请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组卷:2引用:2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