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4.2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2021年同步练习卷(14)

发布:2024/11/8 0:0:1

  • 1.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将一端带定滑轮的长木板放在水平的桌面上,实验小车通过轻细绳跨过定滑轮与砂桶相连,小车与纸带相连,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f=50Hz。在保持实验小车质量不变的情况下,放开砂桶,小车加速运动,处理纸带得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改变砂桶中砂子的质量,多次重做实验。轻细绳始终与长木板平行,重力加速度为g。

    (1)若未平衡摩擦力,在保证砂桶和砂子的总质量m远小于小车质量M的前提下,在图乙所示的a-mg坐标系中大致画出所得到的图象。
    (2)在平衡摩擦力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去除砂子,将砂桶通过轻细绳跨过定滑轮与小车相连,垫起木板右端,轻推小车,若小车匀速运动,则平衡摩擦力完成
    B.将砂桶和轻细绳从小车上取下,接上纸带,垫起木板右端,轻推小车,若打出的点迹均匀(相邻两点的间距相等),则平衡摩擦力完成
    C.将砂桶和轻细绳从小车上取下,垫起木板左端,轻推小车,若小车匀速运动则平衡摩擦力完成
    (3)实验过程中打出的一条理想纸带如图丙所示,图中O、A、B、C、D、E、F为相邻的计数点,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计时点未画出,则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
    m/s2(结果保留三个有效数字)。

    组卷:45引用:2难度:0.8
  • 2.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探究加速度a与物体所受合外力F及质量m关系的实验,图(a)为实验装置简图(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

    (1)某同学在实验中选择了如图甲所示的打点计时器,他选用的计时器电源应该是图乙中的

    (2)如图(b)为本次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测纸带的
    端是与小车相连的。(填“左”或“右”)
    (3)保持小车质量不变,改变砂和砂桶质量,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加速度a随合力F的变化图线如图(c)所示。该图线不通过原点,其主要原因是

    组卷:1引用:1难度:0.6
  • 3.(1)某组同学用如图1所示装置,来研究小车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小车的加速度与小车受到力的关系。下列措施中不需要和不正确的是

    A.首先要平衡摩擦力,使小车受到合力就是细绳对小车的拉力。
    B.每次改变拉小车拉力后都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C.实验中通过在塑料桶中增加砝码来改变小车受到的拉力
    D.每次小车的质量要远大于塑料桶的质量

    (2)某组同学根据数据,画出a-F图象如图2所示,那么该组同学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可能是

    A.实验中摩擦力没有平衡
    B.实验中摩擦力平衡过度
    C.实验中绳子拉力方向没有跟平板平行
    D.实验中小车质量发生变化
    (3)本实验的基本思路是
    法。

    组卷:235引用:4难度:0.3
  • 4.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的实验中,某同学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力传感器可测出轻绳中的拉力大小。

    (1)实验中为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一定要进行的操作是

    A.为减小误差,实验中一定要保证砂和砂桶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B.用天平测出砂和砂桶的质量
    C.将带滑轮的长木板右端垫高,以平衡摩擦力
    D.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打出一条纸带,同时记录力传感器的示数
    (2)在正确操作的前提下,该同学在实验中得到如图2所示的一条纸带(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采用的是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根据该纸带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为
    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若打点计时器交流电源的实际频率偏大,则小车加速度的测量值比真实值
    (选填“偏小”“不变”或“偏大”)。

    组卷:45引用:2难度:0.6

  • 11.为了探究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拉力传感器与电脑连接并固定在墙上,实验时通过软件记录拉力传感器的读数F,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与小车相连,滑轮光滑且质量不计。

    (1)实验时,下列正确的是

    A.用天平测出砂和砂桶的质量
    B.将带滑轮的长木板右端垫高,以平衡摩擦力
    C.为减小误差,实验中一定要保证两段细绳都水平
    D.为减小误差,实验中一定要保证砂和砂桶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2)正确操作后,改变桶内砂子质量进行多次实验,得到小车加速度a与拉力传感器的读数F的关系图象应是图丙中的

    (3)某同学在正确进行实验后,得到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量出相邻计数点之间的距离s1=3.60cm、s2=4.39cm、s3=5.19cm、s4=5.99cm、s5=6.79cm、s6=7.60cm,则小车的加速度a=
    m/s2(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已知该纸带对应的拉力传感器读数为0.160N,该小车的质量为
    kg(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组卷:28引用:2难度:0.6
  • 12.图甲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图中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用Δt表示。在小车质量未知的情况下,某同学设计了一种方法用来探究“在外力一定的条件下,物体的加速度与其质量间的关系”。

    (1)实验步骤:
    ①平衡小车所受的阻力:先拿下小吊盘,调整木板右端的高度,用手轻拨小车,直到打点计时器打出一系列均匀的点。
    ②按住小车,挂上带有适当重物的小吊盘,在小车中放入砝码。
    ③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释放小车,获得带有点列的纸带,在纸带上标出小车中砝码质量m。
    ④按住小车,改变小车中砝码的质量,重复步骤③。
    ⑤在每条纸带上清晰的部分,每5个间隔标注一个计数点。测量相邻计数点的间距s1,s2……求出与不同m相对应的加速度a。
    ⑥以砝码的质量m为横坐标,
    1
    a
    为纵坐标,在坐标纸上作出
    1
    a
    -m关系图线。
    (2)完成下列填空:
    ①本实验中,为了保证在改变小车中砝码的质量时,小车所受的拉力近似不变,小吊盘和盘中物块的质量之和应满足的条件是

    ②某纸带上三个相邻计数点的间距为s1、s2和s3,则小车加速度a=
    。(用字母s1、s3和Δt表示)
    ③图丙为所得实验图线的示意图。设图中直线的斜率为k,在纵轴上截距为b,若牛顿定律成立,则小车受到的拉力为
    ,小车的质量为

    组卷:164引用:5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