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广东省东莞市五校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古诗文阅读。(46分)(一)
-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用远景镜头描绘村庄的半静、朦胧和安详特点的句子是:
(2)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用电闪、雷鸣、山崩写出了天姥山,“惊心动魄”场面的两句是:
(3)古人惜时,多用比喻。曹操《短歌行》中有两句诗“
(4)杜鹃,是我国古诗词中最常见的意象,因其啼声甚哀,往往传达一种凄凉之情或思念之意。《琵琶行》中的“组卷:10引用:1难度:0.8
(二)
-
2.阅读下面的课内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中:合乎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假:借助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博学:广泛地学习 D.木直中绳 绳:规矩
例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转徙于江湖间。
C.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D.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要想改造成为“知明而行无过”的君子,就要“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学习可以提高自己,改变自己,意义十分重大。
B.“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表明君了不仅天赋高于常人,而且后天逐步积累,坚持不懈,不断弥补自己的不足。
C.“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和“积水成渊,蛟龙生焉”是比喻,“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才是正意。“积善”要达到“成德”的境界,才能改变气质,具备圣人的思想感情。
D.《劝学》一文句式整齐,读时朗朗上口,作者在对偶中适当改进散句,使文气流畅而不呆滞。组卷:3引用:3难度:0.5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段,完成下列各题。(共20分)
-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之源,令顺民心。”故论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管仲富拟于公室(公室指国君),有三归、反坫,齐人不以为侈。管仲卒,齐国遵其政,常强于诸侯。
(选自《史记•管晏列传》)(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少时常与鲍叔牙游。 游:交往 B.尝与鲍叔贾。 贾:做买卖 C.天下不多管仲之贤。 多:多数 D.管仲富拟于公室。 拟:类似
A.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
B.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
C.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
D.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
(3)下列对文中词语及课本文化常识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上服度则六亲固”。关于六亲,历代说法各不相同,泛指亲族、亲戚。
B.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者尊辈一般称字。“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管仲,字仲,名夷吾。
C.诸侯是古代分封制中各方君主的统称。诸侯源自分封制,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
D.本文选自《史记》,《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作者是司马迁。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管晏列传》中,司马迁着重写他同鲍叔牙的友谊,虽是轶事,写来却娓娓动人,于细微处见精神。
B.管仲曾侍奉齐国公子纠,公子小白立为桓公后,公子纠被杀,而他自己也因此被囚禁,后被起用,辅助齐桓公一匡天下。
C.“伐楚”“令燕修召公之政”“柯地盟会”以三个典型事例写出了管仲外交方面的政治才能。
D.鲍叔牙推荐了管仲,而管仲让鲍叔牙居于自己之下,做自己的下属,这种行为遭到了天下人的批评指责。
(5)把下面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
②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
(6)世人常常以“管鲍之交”来评论管仲和鲍叔牙之间的深厚友情,请结合本文,谈谈这种交情体现在哪些方面?组卷:12引用:3难度:0.6
(二)语言文字与运用
-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影片《长津湖》把观众的记忆带回到70多年前。作为一部超大规模的巨制,可以堪称在系列抗美援朝题材战争片中取得新的影像美学突破的一部力作。影片的影像系统之所以能够产生新颖而感人的效果,是由于它独特的影像风格。该片将悲壮激昂的情怀和沉稳雄健的气韵 ,时而低沉悲壮、时而慷慨激昂地述说着长津湖战役中人民英烈们 的英雄传奇。影片生动感人地回答了索绕于当代中国观众脑海间的一个基本疑问:中国人民志愿军以如此简陋的装备及后勤补给,为什么依然能够打赢拥有世界一流装备和后勤补给并几乎完全掌握制空权的不可一世的美军?影片以上述影像做了有力的回答:打赢这场非对称战争的秘诀就是,新中国从领袖到民众的 之心和大无畏英雄主义精神。同时,这样一个 的战争传奇在当前被重新叙述,显然有着不可回避的当代性。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
①慨:
②萦:
③诀: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融会贯通 催人泪下 众志成城 感人肺腑 B.融为一体 催人泪下 众志成城 沁人心脾 C.融会贯通 可歌可泣 同仇敌忾 沁人心脾 D.融为一体 可歌可泣 同仇敌忾 感人肺腑
A.作为一部超大规模的巨制,这部影片堪称在抗美援朝题材战争片系列中取得新的影像美学突破的一部力作。
B.作为一部超大规模的巨制,该片可以堪称在抗美援朝题材战争片系列中取得新的影像美学突破的一部力作。
C.作为一部超大规模的巨制,可以称为在抗美援朝题材战争片系列中取得新的影像美学突破的一部力作。
D.这部影片作为一部超大规模的巨制,堪称在系列抗美援朝题材战争片中取得新的影像美学突破的一部力作。组卷:2引用:1难度:0.7
四、写作
-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林语堂看来,一个没有读书习惯的人,是受他眼前的世界所禁锢的。而阅读恰恰能够打破久远时间与辽远空间的障壁,开拓人生的视野。所以,当我们拿起一本书的时候,就会走进一个不同的世界。打开一本书,也许是你下一站的旅行地,也许是你想要探寻的精神家园。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组卷:5引用:2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