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人教版必修1《第三单元》2017年单元测试卷(4)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1.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鲁迅的本质精神是他对于中国社会、文化和中国人的深刻理解。只有理解了中国社会才能读懂鲁迅,而只有读懂了鲁迅才能理解中国社会。鲁迅与中国就是有这样一种解不开的纠葛。他一生批判和挑战的不是哪一个人,而是中国的一种文化传统,一种民族劣根性,一种社会状态。局限于鲁迅与周边人际关系和具体事件的纠葛,是不能真正理解鲁迅的价值和意义的。鲁迅是常读常新的,他已经成为一个世纪性的话题,我们这个民族花费了半个多世纪的时光也尚未真正读懂鲁迅,理解鲁迅。留在民族记忆里的鲁迅是中小学教科书中的鲁迅,是每逢某个重大政治节日便被装饰出来的鲁迅。毫无疑问,鲁迅已经远离了我们这个时代和我们自己。人们都认同鲁迅性格的本质是挑战强者而绝望的反抗,但是我们很少能细想为什么鲁迅能至死坚守这一性格?归根结底,就是鲁迅的人格所致,任何性格特征大多源自于人格特征。
          鲁迅用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为“知识分子”这一概念进行了界定。对于我们来说,鲁迅精神在当代中国最大的价值,就是对于中国当代知识分子思想立场和人格境界的启示意义。夜深人静,我读到鲁迅的一些句子,总是惊出一身汗水来。这冷汗不只是为鲁迅的深刻而惊叹,也是面对鲁迅的深刻和挑战而自愧不如的结果。鲁迅的伟大在于其思想的深刻,而鲁迅的痛苦也在于其思想的深刻。不忘鲁迅,让我们活得很累很沉重。但是,无论如何,作为真正的鲁迅学人,绝不能参与对于鲁迅本质精神的改造,因为曲解鲁迅就是背叛鲁迅。
          鲁迅在世纪之初确立的现代人的思想人格境界,就是呼唤“真人”揭露“伪士”。在人性的道德上,鲁迅始终是“复古”的--复归于人间的原点。鲁迅在担负起政治救亡、思想启蒙重任的同时,又担负起道德救赎的重任。鲁迅的真实让恶人的作恶变得困难,特别是让伪善者暴露出恶的本质。他一生树敌过多,除了思想立场和政治倾向的差异之外,很大程度是由于性格所致。而这性格也就是人格--不说假话和揭穿虚伪。这造成了他人际关系中最大的悲剧--自己不虚伪也不允许别人虚伪。
          鲁迅的真诚与真实是当下中国最值得珍惜的精神资源,思想意识上的“独出”与道德人格上的“率真”,是鲁迅“致人性于全”的主要思考内容。鲁迅一生都在“力抗时俗”“力抗强者”。而今日之民众,在思想意识和道德人格上则往往表现出两重性:思想意识的觉醒与道德人格的滑落。由于历史的发展,一般民众逐渐疏离于僵化的意识形态,具有了被“唤醒”后的思想状态。但是,正是由于这觉醒之后对现实所产生的失望,使人们丧失了理想主义和共同伦理精神,退而求其个人物质生活的发展,结果带来了道德心的淡化,造成政治意识的弱化与道德人格的滑落。身处当下境遇,我们可能什么都做不来,但至少能做到真诚和善良。
          鲁迅的存在,为我们确立了一种人生境界和一面反省的镜子。鲁迅的言行,使我们不敢自我夸耀,使我们不敢轻易自称为“战士”,也不敢轻易把某人称之为“伟人”。我们只要一直努力坚守这样一个底线:可以平凡,但是不能平庸;可以不崇高,但是不可以堕落。然而,这个人生底线的坚守是痛苦的,也可能是孤独的。最后我想说两句话:“我爱鲁迅,鲁迅害我。”
    (摘自张福贵《远离鲁迅让我们变得平庸》,有删改)
    (1)下面对“鲁迅的本质精神”的概括准确的一项是
     

    A.对于中国社会、文化和中国人的深刻理解。
    B.批判和挑战中国的旧文化传统、民族劣根性和病态的社会。
    C.为现代人确立了一种人生境界和一面反省的镜子,信守“率真”的底线,远离平庸。
    D.鲁迅的本质精神正是他的思想深刻所在,也是他的伟大所在。
    (2)下面对作者说的“我爱鲁迅,鲁迅害我”的理由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爱鲁迅”,是因为鲁迅所表现出的强烈的批判精神,思想意识上的“独出”和道德人格上的“率真”、不虚伪。
    B.作者说“鲁迅害我”,是因为当代知识分子要坚守鲁迅确立的精神人格,会让人活得很累,很沉重,很孤独,是深爱鲁迅的正话反说。
    C.“我爱鲁迅”,是因为鲁迅精神对于中国当代知识分子思想立场和人格境界具有振聋发聩的启示意义。
    D.作者说“鲁迅害我”,是因为远离鲁迅可以让我们变得平庸,警醒人们不可忘记鲁迅,不可忘记鲁迅精神人格的价值坐标。
    (3)根据原文,下列分析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鲁迅的痛苦在于其思想的深刻,在于他使当时乃至今时的人们活得很苦很累。
    B.鲁迅一生树敌过多,主要是由于性格所致,思想立场和政治倾向是可以排除在外的。
    C.思想意识的麻木与道德人格的滑落,造成了当代一般民众的道德心的淡化,造成政治意识的弱化与道德人格的滑落。
    D.鲁迅为我们确立的人生标杆很高很难,会让人们活得很累,但却能让人们远离平庸。

    组卷:6引用:1难度:0.7
  • 2.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小狗鲍比
    马中行
        小弟说,美国比中国先进了一个世纪,你来过过下个世纪的生活。来了个霸王请客,不由分说,把机票寄来了。
          我到纽约才发现,小弟住着一个套房,可他为了省钱,把里屋转租给一个阿拉伯人。
          无可奈何,他为我找了一个中国女医生家,与她和她的12岁的小儿子阳阳做房客。
          我刚走到她门口,开门扑上来的,是一只小不点儿的、全身长着长长的白毛的、小球球似的狗。我生平最怕小动物,见了毛烘烘的猫、狗,我全身的汗毛都会竖起来,感到皮肤发刺,心发紧。这回找了个养狗的户,还和人家合住。
          我吓得够呛,女医生连忙“鲍比!”“鲍比!”叫着,把它轰开了。
          小弟为了多挣钱要上两个班,只有星期六、星期天带我出去猛玩。平常我就关在家里,女医生出门时总要关照我,有人按铃,你就拿起话筒问他是谁,屏幕上会现出来人的形象,认得了,你再按开门的钮;还要我一定得把通凉台的玻璃门锁上。特别要警惕黑人。
          纽约就是这么吓人。
          小弟为解除我的寂寞,给我租了好多录像带。
          每回我要看录像,就得和鲍比展开沙发争夺战。它狗模人样,白天总是躺在正对电视机的沙发上睡觉。
          我看着它那侧卧着安然入睡的小样儿发愁,用录像带顶着它的脊背叫它挪挪窝。可它只要见我坐在沙发上,就要把它毛烘烘的身体偎向我,睁着一双蓝蓝的洋眼睛。
          它那小样儿挺招人怜爱,但我怕那一身的毛。当我轰它走开时,我看到它像小孩受到挫伤,不胜落寞地逃向床底下阴暗的地方。
          它大概像我一样,也感到寂寞吧。
          一次,我陪女医生出去遛狗,碰上住在隔壁的矮墩墩的日本女人,她操着生硬的英语说,白天我们不在家里,她常常听到鲍比哭。
          它也会哭?而且失声地哭?
          当它再偎向我时,我试着去抚摸一下它,它马上就来舔我的手,还用它那尖锐的小狗牙,轻轻地咬住我的指头玩,舔我的脸,钻到我的腋下,爬到我的肩上,没完没了。
          两个天涯沦落的灵魂,一个人,一个狗。
          我们吃饭的时候,也是它最忙的时候,我坐在椅子上,它立起来正好够得着我的腿。它把两只前爪放在我的腿上拍着要东西吃。我把一块肉从高处丢下,它总能准确无误地用嘴接住,然后津津有味地、张大嘴嚼着。
    我为女医生和阳阳表演我的拿手菜贵州鸡和红烧肉,阳阳一边大口吃着,一边抱怨他妈不给他做。
          我们顺便也喂鲍比点,谁知它的胃口要求越来越高,它先是不吃狗食了,然后是不吃面包要吃香肠和肉饼,到吃过贵州鸡、红烧肉以后,它连香肠也不吃了。喂它吃的,它不再张开嘴接,而要用鼻子嗅,是贵州鸡或红烧肉,它才张开嘴,否则一律不接。
          别看鲍比如此矫情,它从不敢找阳阳要东西吃,不但不敢斗胆去拍他的腿,甚至不敢挨着阳阳拍我或女医生的腿。阳阳其实非常爱鲍比,但他是顽童式的爱法,没轻没重地拍它一下或吼它一声,鲍比坚决不接受阳阳这种爱的方式,总是远远地避开他。只要阳阳一声叫它,它马上悄悄躲进床底下。
          女医生因工作忙,无暇养狗,决意把鲍比送给在洛杉矶的女儿,无论阳阳怎么抗议、闹情绪,女儿的朋友还是来接鲍比了。
          女医生、阳阳和我三人送鲍比到机场,鲍比被关进了一个小铁笼子。我们三人决意要一直把它送到登机口,和它一块儿通过X线检查。
          我刚越过X线,看见迎面两个黑人女工作人员,捂着嘴、哈着腰笑得不可收拾。我一回头,X线口的工作人员和入口的乘客也都在哄然大笑。这时我才发现,在打开铁笼检查时,鲍比跑了出来,此刻它正立起来竖在地上,为自己冲出铁笼扬扬得意地蹦跳。
          他们又把它关进笼子,放在登机口,等候检票。
          这时,阳阳突然说:“鲍比在哭!”我俯下身去,果然看见它脸上挂着晶莹的泪珠,哼哼叽叽地抽泣。我赶忙打开笼子把它抱起来。阳阳伸手要抱鲍比,可鲍比突然很愤怒地抗拒他,咬他。虽然常和阳阳斗气,可从来没有真正咬过他,今天可没准,它是真的生气了,可能以为自己被送进笼子全是阳阳害的。
          送走鲍比,我们回到家,再也听不见它欢乐的吠叫,看不见它那蓝蓝的眼睛和嬉戏的娇态、憨态。
          没几天,女医生的女儿打来电话,说鲍比到洛杉矶后,天天都寻寻觅觅,似在找我们。一天,带它上街,它远远看见前面一个妇人,以为是我,挣脱绳子,穿越马路,奔跑追去,被一辆急驰的汽车撞倒,猝然死去。
          一个孤独的小生命,为了寻求爱,惨死轮下……
    (有删节)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小说中弟弟强行邀请“我”去美国,“我”去了美国后弟弟却将“我”安排在别人家居住,这说明弟弟的邀请是虚情假意的。
    B.小说中的小弟为了生存玩命工作,“我”这个姐姐来到这人生地不熟的异国,他也很少陪同,这表明美国社会里人伦关系的冷漠。
    C.小说中,小狗鲍比对“我”给的食物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一情节安排,仅说明鲍比对“我”充满着一种信任与依赖。
    D.小说在写“我们”去机场送走鲍比时的情节中,运用了神态、动作等描写手法来表现鲍比被关笼中的愤怒、委屈。
    (2)在这篇小说里,“我”与小狗鲍比的关系经历了怎样的一种发展变化过程?请结合小说简要概括。
    (3)这篇小说结尾的两段文字可否删去?请结合小说,从情节结构、形象刻画、主旨表达三个方面谈谈你的理解。

    组卷:3引用:1难度:0.7
  • 3.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梁思永:未竣工的考古学重镇
    岱 峻
        梁思永1904年生于澳门,曾在日本念小学,回国后进入清华学校留美班,后赴美国哈佛大学研究院攻读考古学。这里的学风注重地质学、人类学、古生物学、社会学、化学及物理学方法的综合运用;注重田野调查,把地下的实物分析与人类社会史的研究结合起来。梁思永曾在美国参加印第安人古代遗址的发掘研究。1927年初,他写信给父亲,表示想回国实习并搜集一些中国田野考古资料,准备毕业论文。
          父亲那天的回信,从出席清华学堂欢迎李济、袁复礼自山西西阴村考古发掘归来的感想谈起,建议儿子快些回国。1927年,梁思永回国,在国内工作近一年。担任清华研究院助教,兼任古物陈列所审查员、故宫博物院审查员。梁思永利用在美国的所学,对李济在山西西阴村发掘的一万多个陶片进行了详细分类。他通过与国内外新石器时代的遗址进行对比研究,肯定了西阴村与仰韶村是同时代的遗存。梁思永将研究成果写成英文论文《山西西阴村史前遗址之新石器时代之陶器》,获得哈佛大学研究院考古专业硕士学位。
          1930年,梁思永正式加盟史语所考古组。
          这年8月,地质学家、中研院总干事丁文江从来华考察的法国传教士、古生物学家德日进神父处得到线索,中东铁路苏籍雇员路卡徐金在东北中东铁路一线,发现黑龙江昂昂溪附近有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
          9月19日,梁思永与助手王文林从北平出发,前往黑龙江。此前,日本学者对东北进行过考古活动,但限于辽东半岛及松花江以南地区。梁思永此行是考古学者首次进入黑龙江地区。
          昂昂溪位于东北平原北部的中心。他们挖掘的沙冈离江边七八公里,离昂昂溪火车站约六千米。他们每天要徒步往返驻地与遗址之间。在他们的艰苦努力下,昂昂溪共出土标本一千多件。
          1930年10月初,因天气渐冷,他们不得不踏上归途。对这次调查成果,梁思永在1932年10月的《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四本第一分册,发表了长达四十四页的大型考古发掘报告《昂昂溪史前遗址》.从此,松嫩平原嫩江中下游沿岸广泛分布的以细小压琢石器为主的原始文化类型,被称作“昂昂溪文化”。“九一八”事变,日寇侵占东三省。这个地区刚刚兴起的考古发掘只好戛然而止。
          1931年1月,新婚燕尔,二十七岁的梁思永就告别妻子,随史语所考古组去河南,参加安阳小屯和后冈发掘。梁思永的胸肋部开始大量化脓积水,医生从他的胸腔内连续抽出了四瓶黏液。经加量用药和多方救治,方稳住病情。当时,妻子李福曼已怀有身孕,但仍在梁思永的病床前日夜守护。
          那之前,中国境内无论是外国人还是中国人进行的考古挖掘,遗址发掘方面都缺少科学性。夏鼐在1937年2月22日的日记中写道:“下午至李先生处……谈话中,我露出不满意小屯发掘的方法,李先生仰卧着,两眼直瞪着天花板,说:‘小屯发掘的时候,我们什么都不知道,只好乱挖。’又叹气说:‘后世知我者其小屯乎!罪我者其小屯乎!’”那时候,全世界田野考古的水平都不够高,而梁思永在美国西南部搞过发掘,受祁德指导,又受当地特殊地貌的启发,因此容易形成“很大一片整个挖的概念”。
          1931年3月至5月,梁思永在后冈的发掘过程中,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的地层划分方法:以土质土色及包含物的不同来划分地层,为科学而准确地认识古代文化遗存打下了基础,使中国田野考古技术明显提高。梁思永还主张在发掘工地附近另租工作站,吃住在工地,仅在星期天回城休息和做下一周的准备,以提高工作效率。中国田野考古工作站制度自此而生。
          战争爆发后,梁思永领着史语所同事,带着妻女,颠沛流离。每次转移,梁思永带领劳棘、陈述等一齐动手,把二十多万册考古书籍和文物装成六百多个大箱,然后经由卡车、火车、木船、轮船,一站一站地押运到昆明。
    (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启超曾在给儿女们的信里这样说:“我的生活内容,异常丰富,能够永久保持不厌不倦的精神,亦未始不在此。我每历若干时候,趣味转过新方面,便觉得像换个新生命,如朝旭升天,如新荷出水,我自觉这种生活是极可爱的,极有价值的。我虽不愿你们学我那泛滥无归的短处,但最少也想你们参采我那烂漫向荣的长处。”                         (《梁启超是怎么教育满门子女的》)
        ②梁思永当时着手撰写侯家庄西北冈的发掘报告,他本想“一气呵成”,可惜严重的肺病延缓了他的工作。但他仍留下了重要的精神财富,李济后来说:“这位天才考古学家关于侯家庄王陵的报告手稿是保存在考古组的珍品之一。”令人遗憾的是,这些手稿被运到了台湾。
    (《梁思永:多有开创的“天才考古学家”》)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梁思永在美国哈佛大学研究院攻读考古学,参加印第安人古代遗址的发掘研究时,总结出把地下实物分析与人类社会史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B.梁思永正式加盟史语所考古组,前往昂昂溪进行考古发掘,此时日本控制了东北三省,此次考古是中国学者首次进入黑龙江地区进行发掘研究。
    C.梁思永在昂昂溪进行发掘时停止的主要因素有:天气渐渐变冷,不得不踏上归途;“九一八”事变,日寇侵占东三省,局势动荡不够稳定。
    D.在小屯发掘之前,全世界的考古界都缺少科学性的遗址发掘,形成“很大一片整个挖”的概念,梁思永根据土质土色提出全新考古理念。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A.梁思永曾在美国哈佛大学研究院攻读考古学,进行过系统的考古学训练。
    B.父亲梁启超言传身教,影响了梁思永的人生态度,并提出回国进行考古发掘的中肯意见。
    C.梁思永参加安阳小屯和后冈发掘,胸肋部大量化脓积水,危难之际,妻子李福曼不顾自己怀有身孕的艰险,日夜守护,由此看出他们夫妻恩爱有加。
    D.梁思永提出科学的地层划分方法,为科学而准确地认识古代文化遗存打下了基础,使中国田野考古技术得到极大提高。
    E.在抗战时,梁思永极力保护考古文物及古籍,把考古书籍和文物装成六百多个大箱,押运到大后方。
    (3)文章题目《梁思永:未竣工的考古学重镇》包含多层含义,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

    组卷:3引用:1难度:0.5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 4.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项王乃分其骑以为四队,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项王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B.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C.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D.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侯”是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周制规定受封的诸侯要为周天子承担镇守疆土、缴纳贡赋等义务。
    B.“都尉”是秦汉时代重要的中高级武官,这一职位最早是出现在战国后期的战事中,到楚汉之际,都尉一职开始频繁出现。
    C.“江东”是一个人文地理名词,古指长江以东地区,我国古人对方位的认知多以中原为中心,以东为左,故江东又称“江左”。
    D.“长者”在古代只是对年龄大的人的一种尊称,能被称为长者的人因为年长而所见所闻众多,往往具有丰富的人生经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项羽作战勇猛,武艺过人。在垓下时,他缺兵少粮,并被刘邦的军队包围,但他还是能凭剩下的八百多人,杀出包围圈。
    B.项羽缺少分辨是非的能力。当他逃到阴陵时,迷失了道路而去询问一农夫,被骗而失去了最佳的逃跑机会,因此丧命。
    C.项羽为人不知反省。当他被刘邦的军队包围,自知难以逃脱时,项羽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还用“三胜”敌人来证明。
    D.项羽信奉天命。当乌江亭长建议他东渡过乌江时,项羽选择了放弃,并说这是上天要灭亡他,还渡乌江有什么用呢。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②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组卷:5引用:2难度:0.5

五、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11分)

  • 11.如图是我国发行的“全民阅读”邮票中的主体图形,请写出主要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主要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00个字。

    组卷:31引用:5难度:0.3

四、写作表达(60分)

  •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走进书店,最畅销的全是一些“有用”的书,考试类啊,健康类啊,营销类啊……读它可以直接帮你升学、谋生,获得利益。其实读一些“无用”的书,做一些“无用”的事,花一些“无用”的时间,都是为了在已知之外,保留一个超越自己的机会。人生中一些很了不起的变化,就是来自这样的机会。不仅读书是这样,世上很多事情又何尝不是如此?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组卷:13引用:3难度:0.3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