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湛江市吴川一中九年级(上)综合训练化学试卷(一)

发布:2024/11/13 19:30:2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0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 1.嫦娥五号执行的下列探月任务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组卷:462引用:77难度:0.9
  • 2.实验室台上有一瓶无色的气体,为能立即确定它是否为氧气,你认为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组卷:294引用:11难度:0.9
  • 3.以下是一常用的危险品标志,装运酒精的包装箱应贴的标志(  )

    组卷:169引用:86难度:0.9
  • 4.下列实验基本操作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

    组卷:529引用:8难度:0.7
  • 5.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组卷:163引用:38难度:0.9
  • 6.空气中化学性质最稳定的物质是(  )

    组卷:38引用:4难度:0.9
  • 7.绿色化学的核心是要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下列措施属于“绿色化学”范畴的是(  )

    组卷:414引用:38难度:0.9

四、综合能力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10分)

  • 20.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利用氢气(H2)和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N2)可以合成氨气(NH3),图是合成氨的工艺流程图:

    (一)空气中各组分的沸点如表:
    组分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氩气 氖气 氦气
    沸点/℃ -195.8 -183.0 -78.4 -185.7 -246.0 -268.9
    根据以上数据,通过分析可以得出:
    (1)工业上可通过加压、降温的方法将除杂后的空气变成液态:然后利用液氮和液氧的
     
    不同,控制温度,使
     
    先蒸发出来,剩下的主要为
     

    (2)工业制得的氧气中较难被分离出去的气体是上表中的
     

    (3)工业上
     
    (填“能”或“不能”)用此方法大量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二)合成氨的工艺流程
    (4)根据下表中各物质的沸点,如要将产物NH3与N2、H2分离开来,温度应该控制在
     
    ℃的范围之内。
    物质 H2 N2 NH3
    沸点/℃ -252 -195.8 -33.4
    (5)用焦炭(主要成分是碳)和水蒸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可制得氢气和另一种常温下为气态的有毒物质一氧化碳,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在煤和水蒸气反应前需先将煤粉碎,这样做的目的是
     

    (6)实际生产中,N2和H2不可能全部转化为NH3,将降温分离出的N2、H2送回合成塔的目的是
     

    A.充分利用原料
    B.防止氮气污染空气

    组卷:33引用:1难度:0.3

五、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10分)

  • 21.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就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实验探究:

    (1)甲组同学选用图Ⅰ装置进行实验,为了确保实验成功,应该在装药品前先
     
    。乙组同学对图Ⅰ装置进行了大胆改进(见图Ⅱ),选用18×180mm的试管作反应容器进行实验,效果良好、试管中空气体积为30mL,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ⅰ.将足量红磷装入试管中,将注射器活塞置于10mL刻度处,并按图Ⅱ中所示的连接方式固定好,再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
    ⅱ.点燃酒精灯。
    ⅲ.撤去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松开弹簧夹。
    ⅳ.读取注射器活塞的数据。
    (2)图Ⅱ实验中,注射器活塞将从10mL刻度处慢慢前移到约为
     
    刻度处才停止:若上述步骤ⅲ中,未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其他步骤不变,则实验过程中注射器的活塞将先向
     
    (填“左”或“右”)移动,最终活塞停在
     
    刻度处。
    (3)已知氧气的密度是1.43g/L,空气的密度是1.25g/L,根据所学知识试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提示:可以设空气的体积为“1体积”进行计算,O2在空气中所占体积为21%)

    组卷:93引用:1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