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三校八年级(上)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

发布:2024/10/19 6:0:3

一、单项选择(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你将其选出并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涂黑。每小题2分,共60分)

  • 1.“最美教师”张丽莉在家是父母的女儿,在学校是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在社会是合格的公民。这些说明了(  )
    ①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②社会关系只能由血缘关系确定
    ③每个身份的角色定位都一样
    ④社会关系不同,我们身份不同

    组卷:11引用:4难度:0.6
  • 2.从不同的角度,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社会关系分为不同的类型。根据建立的基础,社会关系可分为(  )
    ①血缘关系
    ②地缘关系
    ③业缘关系
    ④同学关系

    组卷:1引用:2难度:0.7
  • 3.“个人文明一小步,城市文明一大步”这一宣传口号体现的道理是 (  )

    组卷:169引用:18难度:0.9
  • 4.“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2022年全国两会在北京召开,某校“风声雨声”时政学习小组持续跟踪学习两会内容和精神。这启示我们(  )
    ①作为中学生,不能局限于自己的学习空间,也应关注国家发展、社会变迁
    ②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了解社会,融入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③学习小组活动利于塑造健康人格,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和认可
    ④要增强关心社会、热爱祖国的情感

    组卷:371引用:19难度:0.6
  • 5.一次网上购物经历就可能让你变成“透明人”,这不是危言耸听。网购商品的“快递面单”,其中包含收件人的姓名、电话、家庭住址等隐私信息。按理说,这些信息应该受到严格保密,但根据央视的调查,网上0.8元就能买到一张快递面单照片。这说明(  )

    组卷:103引用:24难度:0.7
  • 6.中央文明办、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2022年5月7日发布《关于规范网络直播打赏加强未成年人保护的意见》,提出禁止未成年人参与直播打赏,不得为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提供网络主播服务,加强网络素养教育等规定。这体现了(  )
    ①国家对未成年人实施网络保护
    ②青少年应该积极参与网络生活
    ③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新的平台
    ④共建文明健康的网络生态环境

    组卷:18引用:6难度:0.7
  • 7.下列行为不属于传播网络正能量的是(  )

    组卷:33引用:11难度:0.6
  • 8.有人说:“网络一半是天使,一半是恶魔,”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正确使用网络可以增长知识,促进交流
    ②网络的危害是不可避免的、应尽量少接触网络
    ③不健康的网络信息可能会干扰我们的生活,污染我们的精神世界
    ④网络的作用是有限的,没必要相信网上的东西

    组卷:8引用:16难度:0.7
  • 9.2022年3月以来,淮安市要求进一步规范公共场所扫“淮上通场所码”查验工作,严格落实公共场所防范措施。近期,公安机关先后查处违反通告规定的案件多起,予以行政处罚多人,该案例启示我们(  )
    ①遵守规则是享有自由的保障
    ②道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
    ③对自己的行为不负责任必然会受到行政处罚
    ④只有他律才能保证社会规则的遵守

    组卷:17引用:3难度:0.8
  • 10.新冠疫情期间,线上学习成为广大初中学生居家学习的主要方式。某校为指导学生科学利用网络学习,与学生共同制定了网络学习公约。你认为该公约应该包含的内容有(  )
    ①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②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③增强自我防护意识,拒绝网络交流
    ④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

    组卷:23引用:2难度:0.7
  • 11.下列关于自由与社会规则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①社会规则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②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③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④社会规则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

    组卷:1引用:1难度:0.7

三、分析说明(分析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或发表见解,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对应的答题区内。12分)

  •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陈某原本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自从结识了社会上游手好闲的“朋友”后,逐渐无心学习,经常不完成作业,甚至旷课。开始的时候,他还有些自责,觉得对不起父母、老师,后来逐渐放纵自己。
    2012年,因偷拿学校公物、打骂同学而受到学校的纪律处分,此后的陈某,非但没有吸取教训,反而经常偷窃财物、参加赌博,2013年被公安机关依法行政拘留。5月23日18时许,因网络游戏与他人发生口角,参与斗殴,造成严重伤亡事故。
    (1)结合课本所学知识,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来分,违法行为可以分为哪几种?
    (2)结合材料,请谈谈犯罪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3)请谈谈青少年应该如何加强自我防范,预防犯罪?

    组卷:0引用:1难度:0.4

四、体验探究(探究问题,学以致用。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对应的答题区内。14分)

  • 35.材料一 当今世界,日新月异的互联网不仅促进了社会生产的新变革,而且创造了人类生活新空间。世界因互联网而更加绚丽多彩,生活因互联网而更加丰富多样。
    材料二 学习了《网络生活新空间》一课后,某中学八年级同学对同学们的上网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
    ①中学生上网率高达98%,其中上网聊天、玩游戏的74%;
    ②有5.4%的同学浏览过不健康网站,还有个别同学曾进过网吧;
    ③有70%的同学上网查阅学习资料和参加学习;
    ④30%的同学周末在家上网时间每天超过10小时。
    (1)你怎样理解“生活因互联网而更加丰富多样”?
    (2)从材料二的调查数据,你获得哪些信息?(从利、弊两方面作答)得出什么结论?
    (3)针对材料二中同学们上网存在的问题,请你从不同角度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组卷:2引用:1难度:0.3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