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第4章 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素养提分章末整合)》2023年单元测试卷(2)
发布:2024/8/15 5:0:1
一、选择题
-
1.物态变化与生活密切相关。
①“树大招风,大树底下好乘凉”;
②“小麦冬盖一床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③“雾凇沆杨,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④“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⑤“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⑥“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⑦“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⑧“雾里山疑失,雷鸣雨未休”。
关于上面谚语和诗句中的热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组卷:11引用:1难度:0.8 -
2.体温计(如图甲)中封闭着一定量的水银,其横截面(如图乙)是椭圆形的,通过水银热胀冷缩的多少,可以反映体温的高低。在体温计的使用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15引用:1难度:0.9 -
3.水是人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界中的水通过吸热、放热在固态、液态、气态之间转化,形成了雾、雨、雪、露、霜、雾凇等等自然现象,如图所示是水的三态变化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组卷:698引用:15难度:0.7 -
4.我国北方秋、冬两季的清晨,树枝上常出现雾凇,那么雾凇是怎么形成的?小明做了实验来进行探究,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一会儿,发现易拉罐内有冰与盐水混合物,底部出现了白霜,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78引用:5难度:0.7 -
5.下列图像中属于晶体熔化时温度变化曲线的是( )
组卷:1035引用:10难度:0.6 -
6.夏天,盛一盆水,在盆里放两块高出水面的砖头,砖头上搁一只比盆小一点的篮子。篮子里有剩饭、剩菜,再把一个纱布袋罩在篮子上,并使袋口的边缘浸入水里(如图所示),就做成了一个“简易冰箱”。即使经过一天时间里面的饭菜也不会变质。“简易冰箱”的工作过程利用了水的( )
组卷:314引用:9难度:0.9
三、实验探究题
-
17.如图所示是模拟大自然中“雨”的形成探究实验装置。
(1)用酒精灯对烧瓶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瓶中的水量会减少,这是由于水 (物态变化名)造成的,属 (选填“吸”或“放”)热过程。
(2)继续加热,在烧瓶口会冒出许多“白气”,“白气”是由 (选填“空气中原有”或“烧水产生”)的水蒸气发生 (物态变化名)形成的。
(3)实验发现在金属盘底部会出现水滴——类似于大自然中“雨”的形成过程,出现水滴的物态变化过程需要 (选填“吸”或“放”)热,为了实验效果明显,让“雨”下得更大一些,现有热水、冰块,则可在金属盘内加 。
(4)本实验说明使水蒸气发生这个物态变化的条件:温度 的水蒸气遇到温度 的物体时(选择“高”或“低”),水蒸气凝结形成“雨”。组卷:124引用:3难度:0.7
四、解答题
-
18.为救治病人,急需将一种药品送到偏远的山村,这种药品要求在0℃以下存放,常用保温瓶不能满足需要。同学们经过讨论,为保障药品在0℃以下存放,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冷藏盒。
(1)其中药品应放置于(A/B)处,另一处空间放置低温物质。
(2)关于保温盒填充材料,你选择(铝合金/发泡塑料/砂石)。
(3)关于放置在保温瓶内的低温物质的选择,小明认为只要放普通冰块即可,小华却认为应该放置由盐水凝固而成的冰块(简称“盐冰”)。
你支持的选择,依据是:①这两种冰,的熔点更低;②(题目中的某段文字)。
(4)进一步分析其原理:低温物质在运输途中发生(填物态变化)而吸收大量的热,从而保证冷藏效果。组卷:807引用:8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