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九年级(下)月考语文试卷(5月份)

发布:2024/6/30 8:0:9

一、现代文阅读(31分)

  • 1.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①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如果单从行为规范一点说,本和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国家”是指政治的权力,在现代国家没有形成前,部落也是政治权力。而礼却不需要这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
          ②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礼是可以为人所好的,所谓“富而好礼”。孔子很重视服礼的主动性,在下面一段话里说得很清楚: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③这显然是和法律不同了,甚至不同于普通所谓道德。法律是从外限制人的,不守法所得到的罚是由特定的权力所加之于个人的。人可以逃避法网,逃得脱还可以自己骄傲、得意。道德是社会舆论所维持的,做了不道德的事,见不得人,那是不好;受人唾弃,是耻。礼则有甚于道德:如果失礼,不但不好,而且不对、不合、不成。这是个人习惯所维持的。十目所视,十手所指的,即是在没有人的地方也会不能自已。曾子易箦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礼是合式的路子,是经教化过程而成为主动性的服膺于传统的习惯。
          ④礼治在表面看去好像是人们行为不受规律拘束而自动形成的秩序。其实自动的说法是不确的,只是主动地服于成规罢了。孔子一再地用“克”字,用“约”字,来形容礼的养成,可见礼治并不是离开社会,由于本能或天意所构成的秩序了。
          ⑤礼治的可能必须以传统可以有效地应付生活问题为前提。乡土社会满足了这前提,因之它的秩序可以礼来维持。在一个变迁很快的社会,传统的效力是无法保证的。尽管一种生活的方法在过去是怎样有效,如果环境一改变,谁也不能再依着老法子去应付新的问题了。所应付的问题如果要由团体合作的时候,就得大家接受个同意的办法,要保证大家在规定的办法下合作应付共同问题,就得有个力量来控制各个人了。这其实就是法律,也就是所谓“法治”。
          ⑥法治和礼治是发生在两种不同的社会情态中。这里所谓礼治也许就是普通所谓人治,但是“礼治”一词不会像“人治”一词那样容易引起误解,以致有人觉得社会秩序是可以由个人好恶来维持的了。礼治和这种个人好恶的统治相差很远,因为礼是传统,是整个社会历史在维持这种秩序。礼治社会并不能在变迁很快的时代中出现,这是乡土社会的特色。
    (材料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一书,有删改)注释:①服膺:这里是指道理牢牢记在心里,衷心相信并佩服。②曾子易箦:《礼记•檀弓下》记载孔子弟子曾子病重卧床,他没有做过大夫,无意中用了大夫专用的席子。弥留之际,他认为死在大夫专用的席子上,是“非礼”。命令儿子更换掉与自己身份和地位不符的席子,刚换完,他就无憾而终了。
    (1)根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对“礼”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礼是用传统来维持的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
    B.礼是人们通过后天学习养成的一种做得对的行为。
    C.礼与法律、道德都不同,礼是由社会舆论来维持。
    D.礼是在没有人的地方也会要求自己服从传统习惯。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礼治社会要求人们“克己”,主动服从于社会成规。
    B.礼治是传统社会的产物,在现代社会里是不可能存在的。
    C.礼治是礼俗社会以民间传统习俗为基础而进行的社会管理。
    D.在社会管理中“自律”与“他律”是礼治与法治的根本差别。
    (3)根据材料内容,文中画线句中的“克”“约”两字的意思分别是
     

    A.战胜 节俭
    B.约束 节制
    C.雕刻 阻止
    D.限定 约定
    (4)请概括说明为什么乡土社会是礼治社会。

    组卷:3引用:2难度:0.5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踏过平庸,一生为中国“天眼”燃尽
    陈芳    董瑞丰    刘宏宇
          ①“天眼”之父南仁东,2017年11月17日被追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②24年,8000多个日夜,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南仁东心无旁骛,为崇山峻岭间的中国“天眼”燃尽生命,在世界天文史上镌刻下新的高度。
          ③调试期的“天眼”已经一口气发现多颗脉冲星,成为国际瞩目的宇宙观测“利器”。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天眼”与“天宫”“蛟龙”、大飞机等一起,被列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丰硕成果……
          ④南仁东来不及目睹。但他执着追求科学梦想的精神,将激励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接续奋斗,勇攀世界科技高峰。
    “天眼”:一个国家的骄傲      ⑤看似一口“大锅”,“天眼”是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可以接收到百亿光年外的电磁信号。
          ⑥它有着超高的灵敏度和巡天速度。与美国寻找地外文明研究所的“凤凰”计划相比,“天眼”可将类太阳星巡视目标扩大至少5倍。随着“天眼”的落成,中国射电天文学“黄金期”正在开启,越来越多国际天文学专家加入中国主导的科研项目。
          ⑦20多年前,这是一个异常大胆的计划。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口径不到30米。
          ⑧1993年,日本东京,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大会在此召开。科学家们提出倡议:在全球电波环境继续恶化之前,建造新一代射电望远镜,接收更多来自外太空的讯息。
          ⑨会后,南仁东极力主张中国科学家启动“天眼”项目。
          ⑩“天眼”到底是一个多大的工程?在“天眼”馈源支撑系统高级工程师杨清阁的印象里,这个工程大到“漫山遍野”。这又是一个多细的工程?“600多米尺度的结构,馈源接收机在天空中跟踪反射面焦点的位置度误差不能超过10毫米。”杨清阁说,“南老师做的事,就是带领我们用漫山遍野的设备和零件建起这口精密的‘大锅’。”
          ⑪南仁东曾在日本国立天文台担任客座教授,享受世界级别的科研条件和薪水。可他说:“我得回国。”
          ⑫做世界独一无二的项目,他扛起这个责任。这个当初没有多少人看好的梦想,也最终成为一个国家的骄傲。
          ⑬72岁的“天眼”工程高级工程师斯可克回忆:“南仁东总跟我说,国家投入10多亿元搞这个望远镜,如果因为质量问题或者工程延期导致停工,每天损失将达50万元。花了这么多钱,如果搞不好,就对不起国家。”
    执着:为“天眼”燃烧20多年人生      ⑭从1994年到2005年,南仁东走遍了贵州大山里的上百个窝凼。乱石密布的喀斯特石山里,没有路,只能从石头缝间的灌木丛中,深一脚、浅一脚地挪过去。
          ⑮一次,南仁东下窝凼时,瓢泼大雨从天而降。他曾亲眼见过窝凼里的泥石流,山洪裹着沙石,连人带树都能一起冲走。南仁东往嘴里塞了救心丸,连滚带爬回到垭口。
          ⑯“有的大山里没有路,我们走的次数多了,才成了路。”“天眼”工程台址与观测基地系统总工程师朱博勤回忆,十几年下来,综合尺度规模、电磁波环境、生态环境、工程地质环境等因素,最终在391个备选洼地里选中了条件最适宜的大窝凼。
          ⑰选址、论证、立项、建设,哪一步都不易。许多工人都记得,即使在炎热的夏天,为亲自测量工程项目的误差,南仁东总会丢下饭碗就往工地上跑。
          ⑱“发文章和研发科学重器比较,哪个对科技的实质进步更重要,我选择后者。”南仁东总是这样说。
          ⑲“20多年来他只做这一件事。”国家天文台台长严俊说,“天眼”项目就像为南仁东而生,也燃烧了他最后20多年的人生。
    寻梦:探索科学未知无止境      ⑳对待科学研究,南仁东无比严肃和严谨。“天眼”没有哪个环节能“忽悠”他,任何瑕疵在他那里都过不了关。
          ㉑工程伊始,要建一个水窖,施工方送来设计图纸,他迅速标出几处错误打了回去。施工方惊讶极了:这个搞天文的科学家怎么还懂土建?
          ㉒“南老师对自己的要求太高,他要吃透工程建设的每个环节。”学生甘恒谦说,“如果再给他一次机会,是选择‘天眼’还是多活10年,他还是会选择‘天眼’。”
          ㉓他一心想让“天眼”尽快建成启用。“天眼”的英文名字FAST,正是“快”的意思。
          ㉔在南仁东看来,“天眼”建设不由经济利益驱动,而是源自人类的创造冲动和探索欲望。“如果将地球生命46亿年的历史压缩为一年,那么在这一年中的最后一分钟诞生了地球文明,而在最后一秒钟人类才摆脱地球的束缚进入广袤无垠的太空。”南仁东的心中,总是藏着许多诗意的构想。
          ㉕“让美丽的夜空带我们踏过平庸。”这是他留给人世间的最后思考。
    (有删改)(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选用“‘天眼’之父”“时代楷模”两个荣誉称号开篇,是对南仁东教授为国家做出的巨大贡献的高度肯定和热情赞颂。
    B.与“凤凰”比至少5倍的优势、更多专家的加盟和中国射电天文学“黄金期”的开启,说明中国主导世界天文学的时代已到来。
    C.南仁东说“我得回国”,短短的四个字,体现了他不恋名利、一心报国的坚定决心和以国家发展为己任的担当精神,令人敬佩。
    D.源自人类的创造冲动和探索欲望,促使着南仁东专心致志投身于“天眼”建设,而不是由经济利益驱动。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是一篇人物通讯,文章题目总领全文,点明中心,是对通讯主人公南仁东教授高尚精神、巨大成就的高度概括。
    B.文章将“天眼”工程“漫山遍野的大”与“误差不能超过10毫米的细”做对比,表现出“天眼”建设任务的艰巨。
    C.文章采用多个小标题的形式,以时间为序,纵向组织材料,依次串联起天眼的整个研发过程,思路清晰,步步深入。
    D.文中有多处引用他人对南仁东的评价,既有利于刻画南仁东朴实而伟大的形象,又能够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3)在“执着:为‘天眼’燃烧20多年人生”小节中,有多处对南仁东的正面描写,请找出两处并简要赏析。
    (4)文章结尾引用了南仁东“让美丽的夜空带我们踏过平庸”这句话,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组卷:9引用:2难度:0.5

二、古诗文阅读(29分)

  •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司马穰苴者,田完之苗裔也。齐景公时,晋伐阿、甄,而燕侵河上,齐师败绩。景公患之。晏婴乃荐田穰苴曰:“穰苴虽田氏庶孽,然其人文能附众,武能威敌,愿君试之。”景公召穰苴,与语兵事,大说之,以为将军,将兵扞燕晋之师。穰苴曰:“臣素卑贱君擢之闾伍中加之大夫之上士卒未附百姓不信人微权轻愿得君之宠臣国之所尊以监军乃可。”于是景公许之,使庄贾往。
          穰苴既辞,与庄贾约曰:“旦日日中会军门。”穰苴先驰至军,立表下漏待贾。贾素骄贵,以为将己之军而己为监,不甚急;亲戚左右送之,留饮。日中而贾不至。穰苴则仆表决漏,入,行军勒兵,申明约束。约束既定,夕时,庄贾乃至。穰苴曰:“何后期为?”贾谢曰:“不佞大夫亲戚送之,故留。”穰苴曰:“将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临军约束则忘其亲,援枹鼓之急则忘其身。今敌国深侵,邦内骚动,士卒暴露于境,君寝不安席,食不甘味,百姓之命皆悬于君,何谓相送乎!”召军正问曰:“军法期而后至者云何?”对曰:“当斩。”庄贾惧,使人驰报景公,请救。既往,未及反,于是遂斩庄贾以徇三军。三军之士皆振栗。久之,景公遣使者持节赦贾,驰入军中。穰苴曰:“将在军,君令有所不受。”问军正曰:“驰三军法何?”正曰:“当斩。”使者大惧。穰苴曰:“君之使不可杀之。”乃斩其仆,车之左驸,马之左骖,以徇三军。
          士卒次舍井灶饮食问疾医药,身自拊循之。悉取将军之资粮享士卒,身与士卒平分粮食。最比其羸弱者,三日而后勒兵。病者皆求行,争奋出为之赴战。晋师闻之,为罢去。燕师闻之,度水而解。于是追击之,遂取所亡封内故境而引兵归。未至国,释兵旅,解约束,誓盟而后入邑。景公与诸大夫郊迎,劳师成礼,然后反归寝。既见穰苴,尊为大司马。田氏日以益尊于齐。
    (选自《史记•司马穰苴列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臣素卑贱/君擢之闾伍之中/加之大夫之上/士卒未附/百姓不信/人微权轻/愿得君之宠臣/国之所尊/以监军/乃可/
    B.臣素卑贱/君擢之闾伍之中/加之大夫之上/士卒未附/百姓不信人/微权轻/愿得君之宠臣/国之所尊/以监军/乃可/
    C.臣素卑贱/君擢之闾伍之中/加之大夫之上/士卒未附/百姓不信/人微权轻/愿得君之宠/臣国之所尊/以监军/乃可/
    D.臣素卑贱/君擢之闾伍之中加之大夫之上/士卒未附/百姓不信人/微权轻/愿得君之宠/臣国之所尊/以监军/乃可/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庶孽:姬妾所生的孩子,与嫡长子相对而言,这些人无继承爵位之权,政治地位亦甚低。
    B.闾伍:闾,闾里,里巷,管理平民的基层编制。伍,里巷中的居民五家为一组,称为一“伍”。同时,“伍”又是军队里的基层编制,一“伍”五个人。
    C.日中:表时间,又名日正、中午,是一天中太阳正中时,相当于现在时间的12-13时。
    D.亲戚:内外亲属,包括母系亲属和父系亲属。文中的亲戚是指父母兄弟,有别于现在的亲戚。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穰苴出身卑贱,却深受皇帝赏识。在齐国连遭败绩时,晏婴识才举荐穰苴,他认为自己出身卑贱,请求君王派大臣来做监军,齐王最终答应了。
    B.穰苴治军严厉。庄贾在约定的时刻未到达军营时,穰苴逆君命将他斩首于三军之前,君王的使者驾车驰入军中,使者的仆人也被处置。
    C.穰苴体恤士卒,得到士卒的拥护。穰苴深入士卒军舍,对体弱者关怀有加,穰苴率兵抗敌,士卒都争先出战。
    D.穰苴威震敌军。穰苴起兵后,晋国知道了,就把军队撤了回去;燕国军队知道后,也渡过黄河向北撤退。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约束既定,夕时,庄贾乃至。穰苴曰:“何后期为?”
    ②既见穰苴,尊为大司马。田氏日以益尊于齐。
    (5)司马穰苴为什么要斩杀庄贾?请简要说明。

    组卷:6引用:2难度:0.5

四、语言文字运用(22分)

  • 8.阅读下面的文字,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梯田和梯田文化是人类文明的伟大奇迹。在山区只要有人类栖身繁衍,人们就
     
    地创造了梯田去增加耕种面积,去保持水土。地球上的梯田景观 
     
    ,凝聚了世界上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智慧。是山,给梯田支撑起骨架,让它在天地之间站起;是农耕文明,给了梯田灵与魂,让它婉蜒于世界各地。元阳梯田位于云南省元阳县的哀牢山南部,是哈尼族人世世代代留下的杰作。元阳哈尼族开垦梯田
     
    ,坡缓地大则开垦大田,坡陡地小则开垦小田,甚至沟边坎下石隙也开田,因而梯田大者有数亩,小者仅有簸箕大,往往一坡就有成千上万亩。

    组卷:2引用:2难度:0.5

五、作文(60分)

  •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不久前,某大学在临近期末时发生了这样一事:夜幕下,风雨中,一群大学生在校农场打着手电栽种油菜。校长对媒体说:“学生必须亲手碰到泥巴,才能知道什么是奋斗,什么是劳动。”农场劳动是该校的必修课,是“毕业通行证”。
          这种观点和做法得到了不少网民的支持。然而也有人持不同意见:为挣学分冒雨挑灯夜战,是否有矫枉过正之嫌?还有人认为,大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专业知识,此举有形式主义之嫌。
          对于以上事件及不同观点,你怎么看?请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

    组卷:2引用:2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