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八省八校(T8联考)高考生物第二次联考试卷
发布:2025/1/1 16:30:2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跨膜蛋白是一类贯穿生物膜两侧的蛋白质。生物膜中存在多种跨膜蛋白,其功能往往与物质运输和信息传递有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27引用:2难度:0.7 -
2.小金在放假期间成天泡网吧,感染了某种强力致病细菌。该细菌可以合成、分泌多种毒蛋白,多种抗生素对该细菌都没有治疗效果。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14引用:1难度:0.7 -
3.正常情况下,血液中甲胎蛋白(AFP)主要来自胚胎的肝细胞,胎儿出生后约两个月AFP基本从血液中消失。但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细胞再生时,AFP分泌量会升高,尤其当肝细胞发生癌变时,血液中AFP含量会持续性异常升高。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11引用:2难度:0.8 -
4.将少量细菌接种到一恒定容积的新鲜培养液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培养液中细菌数目,可得到如下图所示曲线,被称为生长曲线。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组卷:13引用:1难度:0.7 -
5.某与外界隔离的岛屿上,经调查该地区人群中某一对核基因B的基因频率为60%,b的基因频率为40%,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21引用:1难度:0.6 -
6.氮、磷是植物体内多种化合物的重要组成元素,合理施肥有利于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和增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10引用:2难度:0.7 -
7.某同学将新鲜洋葱表皮放入某种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在低倍镜下观察,得到如图所示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9引用:1难度:0.7 -
8.细胞呼吸原理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或生产实践中。下列有关采取的措施和对应目的的叙述,错误的是( )
选项 应用 措施 目的 A 作物栽培 对土壤进行深耕 促进根部的生长和对无机盐的吸收 B 包扎伤口 用透气的纱布敷药包扎 避免伤口细胞缺氧而坏死 C 生产酒酿 初期通气处理 增强代谢,促进菌种繁殖 D 油料种子播种 浅播 为脂类物质分解提供充足氧气 组卷:17引用:1难度:0.7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60分)
-
23.海兔是一种海洋软体动物,科学家对其缩鳃反射的习惯化进行了深入研究。轻触海兔的喷水管,其鳃就会收缩,这一反射称为缩鳃反射;连续重复刺激喷水管后,缩鳃反射的幅度就会逐渐变小甚至消失,这就是缩鳃反射的习惯化。缩鳃反射神经调节模式如图所示,请回答相关问题。
(1)科学家对缩鳃反射习惯化的形成原因提出了三种假说:
①喷水管皮肤上的感觉神经末梢对连续刺激的敏感性逐渐降低;
②缩鳃肌肉对来自运动神经元信号的反应能力逐渐降低;
③感觉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之间的突触发生了某种变化。
为了探究假说的正确与否,科学家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连续电刺激喷水管皮肤,通过微电极记录感觉神经元的电活动,结果是感觉神经元持续产生动作电位,但缩鳃反射程度逐渐减弱,则否定了假说
实验二:习惯化形成后,电刺激运动神经元,结果是
(2)据上述实验结果分析,感觉和运动神经元之间的突触发生的某种变化导致习惯化的原因:若从突触前膜考虑,其原因可能是感觉神经元轴突末梢神经递质的释放量
(3)科学家通过进一步深入研究,证明了习惯化的产生与神经递质的释放量有关。神经递质释放最关键的一步是在动作电位的激发下,Ca2+通道开放引起Ca2+内流进入突触小体,然后引起突触小泡将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请结合题意,阐述在连续刺激下产生缩鳃反射习惯化的具体机制:组卷:11引用:1难度:0.6 -
24.如果两条非同源染色体相互交换染色体片段,叫作相互易位,相互易位虽然引起染色体片段位置的改变,但仍保留了基因的总数,故也称为平衡易位,如图1所示:
相互易位的纯合体在减数分裂时的配对是正常的,跟原来未易位的染色体相似。在相互易位杂合体中,由于同源部分的紧密配对,出现了富有特征的十字形图像,随着分裂的进行,成为一个圆圈或8字形(如图2),这说明4个着丝粒是两两随机移向两极的。
(1)染色体结构变异往往会导致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2)相互易位的纯合子能产生
(3)为了降低平衡易位导致的遗传病的发病率,提高产前诊断的准确性,可采取的诊断方法最好是
(4)研究人员利用PCR技术研究相互易位区段,为了提高PCR扩增的特异性,他应该适当组卷:87引用:1难度: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