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人教新版九年级上册《第6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2023年单元测试卷(十一)

发布:2024/7/26 8:0:9

一、选择题

  • 1.下列关于碳单质用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①橡胶里添加炭黑能增加耐磨性
    ②干电池里的碳棒是石墨制成的
    ③电冰箱除味剂是活性炭
    ④防毒面具用焦炭吸收有毒气体
    ⑤制糖工业用炭黑来吸附有色物质
    ⑥金刚石不仅能刻画玻璃,还能装在钻头上钻凿坚硬的岩层.

    组卷:283引用:9难度:0.9
  • 2.石墨烯是一种革命性材料,具有优异的光学、电学和力学特性。如图为金刚石、石墨和石墨烯的结构模型图,图中小球代表碳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87引用:5难度:0.7
  • 3.某小组同学分别完成了图1所示的3个实验(图中a处连接压强传感器)。图2中的曲线1、2、3分别表示加入等体积相应液体后,烧瓶1、2、3内压强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1864引用:23难度:0.5
  • 4.小李同学为了“验证CO2化学性质”,用一根铁丝穿4片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按图示将稀硫酸(稀硫酸可换成稀醋酸)和水滴加到相应的试纸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30引用:3难度:0.6
  • 5.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组卷:510引用:9难度:0.5

三、解答题

  • 14.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以下装置探究气体的制取及性质.结合如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甲中标有a的仪器名称是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若收集一瓶氧气,供“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使用,最好选择气体收集装置中的E,理由是:①
     
    ;②
     

    (3)该小组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探究物质性质.
    ①当打开K2、关闭K1时,可以利用Ⅰ、Ⅳ装置制得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
     
    ;若要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可向Ⅳ烧杯的水中加入
     

    ②当打开K1、关闭K2时,利用I、Ⅱ装置,可直接进行的实验是
     
    .(填字母)
    a.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b.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小颖同学认为在不改变I、Ⅱ装置的仪器及位置的前提下,该装置也可用于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她的做法是:在装置Ⅱ中装满水后,
     
    K1
     
    K2.(填“打开”或“关闭”)将装置Ⅱ中长导管接装置I出气管,打开K1、K2

    组卷:11引用:3难度:0.3

四、工艺流程题

  • 15.现测得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为0.038%,当其含量超过0.05%时就会加剧温室效应。所以,人们一方面想限制其排放量,另一方面又想对它进行再利用。
    (1)目前有以超临界(一种介于气态和液态之间的状态)CO2做制冷剂(以前曾用氟利昂),这种做法对环境的积极意义在于
     

    (2)有科学家提出回收利用CO2的构想:把空气吹入碳酸钾溶液,从溶液中提取出CO2,又在合成塔使之变为燃料甲醇(CH3OH)。该技术流程如图:

    (说明:吸收池中盛有饱和的K2CO3溶液,合成塔内的反应条件为300℃、200kPa和催化剂)
    ①合成塔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请在上述流程图中找出循环利用的物质(标出物质名称和循环方向)。
    ③如果空气不经过吸收池和分解池,而是直接通入合成塔,你认为可行吗?并简述理由:
     

    ④若生产8吨甲醇,则可回收空气中的CO2
     
    吨。

    组卷:41引用:3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