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年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一中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二)

发布:2024/4/20 14:35:0

一、(9分)

  •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一个人的生活环境,(  ) 会影响他的一生。我是在天津鼓楼一带长大的,从小就把闲逛当作一种乐趣。附近有一条古文化街,街上的店铺(  ),热闹极了。有位篆刻的老人家,白发苍苍,善用小篆,笔法圆熟遒劲。还有写毛笔字的张先生,人很清瘦,身后挂着颜体、欧体的条幅,除了写字,还会算命。在沿街的茶馆里,有扣人心弦的评书,到周末还有京剧,从黄昏到夜半,人流络绎不绝。很小就从课本上知道,______,然而,长期泡在园子里,我印象中的京剧,是一上台就满脸大汗的高个子青衣,是那把经常断弦的黑色京胡,还有每次给客人送来茶汤都会跟着叫几声好儿的白胖小哥。拐过去,还有一条街道,专门出售旧衣服或者加工衣料,所以叫估衣街。这些店铺里的裁缝,可以和五大道的洋人(  ),绣在旗袍上的凤凰(  )。
    (1)依次填入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往往 触目皆是 比肩 栩栩如生
    B.常常 触目皆是 媲美 惟妙惟肖
    C.往往 俯拾皆是 比肩 惟妙惟肖
    D.常常 俯拾皆是 媲美 栩栩如生
    (2)在选文中横线处填入句子,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A.京剧是中国独有的表演艺术,它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品位,是中国文化的形象代言之一,是世界艺术之林的奇葩。
    B.京剧是中国独有的表演艺术,是中国文化的形象代言之一,它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品位,是世界艺术之林的奇葩。
    C.京剧是中国独有的表演艺术,它具有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品位,是中国文化的形象代言之一,是世界艺术之林的奇葩。
    D.京剧是中国独有的表演艺术,它具有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品位,是中国文化的形象代言之一,是世界艺术之林的奇葩。
    (3)对选文中涉及的文化常识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提到的小篆,是春秋战国晚期鲁国使用的文字,秦统一六国后,成为通行全国的文字,而到了汉代,通行的主要字体则是隶书。
    B.文中提到的评书有叙事文学的特点,我国古代的叙事文体源远流长,汉民族最长的叙事诗是《孔雀东南飞》,讲述的是唐代的爱情故事。
    C.汉字各种书体的代表性作品大多是靠碑帖保存下来的,如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楷书)、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行书)、颜真卿的《多宝塔》(楷书)等。
    D.文中提到的“黄昏”是十二时辰之一,是戌时,相当于现在的19时至21时,“黄昏”的下一个时辰是“夜半”。

    组卷:36引用:7难度:0.5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孔子认为:只有见到财利想到道义,见到危难勇于担当,长期困顿却不忘平生之志,这样的人方可谓之“成人”。中国古代男子满20岁行冠礼,女子满15岁行笄礼,行礼后,开始享有“成年人”的权利,并对婚姻、家庭和社会尽自己的义务和责任,这个传统从西周一直延续到明朝。1994年,中共中央印发《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倡导各地组织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举行对国旗宣誓的成人仪式。2001年,中共中央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倡开展成人仪式活动,引导公民提高道德修养。2000年,浙江省把每年12月9日定为18岁“成人节”,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成人节”省级立法。随后,广州、南京、北京、上海等地也以不同的形式确立了地方“成人节”。
          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多位政协委员建议以国家立法形式规范18岁“成人节”仪式,以加强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和国家观念教育,把仪式所特有的庄重感转化为感动和鼓励,成为学生成长的精神力量。
    (摘编自章正《代表委员建言:立法规范18岁“成人节”仪式》)
          材料二:
          在孩子16岁时,英国家长一般会为他(她)举办庆祝成年的仪式,就是“成人礼”。笔者曾参加一个在祖辈安息地举行的成人礼。一阵音乐过后,年轻的主角神情严肃地面朝着祖辈的墓碑,聆听父亲讲述家族发展史:“我们家积累的这些财富,都是祖祖辈辈辛苦打拼得来的,你已经成年,要继承祖辈的优良传统,努力拼搏,为整个家族争光。”随即,伯叔们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共同的话题,最后年轻的主角也发表了“成人誓言”。笔者的一位朋友也对他的成人礼记忆犹新:父母只给他买了往返法国和英国的船票,而他在法国期间,几乎每天都在不同的餐馆、夜总会或城市环卫部门打工。
    (摘编自曾祥伍《在英国参加成人礼》)      材料三:

    (摘编自沈慧《“成人礼”前后学生思想情感变化情况调查》)      材料四:
          2016年6月9日,安徽省教育厅、相关市区县教育局及高中的负责人观摩了省内某高中毕业典礼暨成人礼活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高校也派出代表出席了活动。该活动共有四个篇章:拼搏、成人、感恩、飞翔。
          刚刚参加完高考的千余名毕业生在家长的陪同下步入校园,沿着呈现从呱呱坠地到咿呀学语、从活泼可爱到风华正茂的18年生活轨迹照片的长廊步入典礼会场。
    “我宣誓,从今天开始,我以孝心对父母,以诚心待他人,以热心对社会,以忠心对国家;我宣誓,从今天开始,在新的起点我将更加努力!因为有我,人民将更加幸福;因为有我,家园将更加美好;因为有我,祖国将更加昌盛……”千余名学生面对国旗庄严宣誓,宣誓他们已经成人,将离开父母的庇护,肩负起社会责任。礼毕,学生们纷纷将鲜花献给身边的家长,并与家长紧紧拥抱。
    (摘编自《合肥高中毕业典礼暨成人礼示范活动纪实》)(1)下列材料中对“成人礼”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拥有悠久的“成人礼”历史和传统,男子在20岁时行冠礼,女子在15岁时行笄礼,这个传统从西周一直延续至今。
    B.当代中国将18岁作为一个人的成人标志,而且十分注重“成人礼”仪式,而“成人礼”仪式的主旋律是爱国主义教育。
    C.在思想感情方面,相对于“成人礼”前,“成人礼”后,中国学生的爱心意识、社会责任感及爱国情怀明显增强。
    D.中英两国的“成人礼”都有宣誓环节,所不同的是前者对国旗宣誓,而后者是对祖先和家族宣誓,因此前者高于后者。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分析或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对“成人”的定义至今仍有指导意义,他认为真正的“成人”应该在财利、危难面前不忘道义和担当,在困顿之中执着初心。
    B.浙江省把每年12月9日定为18岁“成人节”,并且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成人节”省级立法,紧随其后的是广州、南京、北京、上海等地。
    C.当代中国一直注重“孝敬父母”“敬爱老师”“关爱他人”“报效社会”“热爱国家”等情感教育,“成人节”仪式尤其能体现这些教育。
    D.“孝心、诚心、热心、忠心”等誓词洋溢着当代中国学生“成人”后的正能量,但不能忽视的是成人后必须培养自己一定的独立生活能力。
    (3)结合材料一、二、三,下列对材料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认为,中国古代男子满20岁,女子满15岁后,就会见到财利想到道义,见到危难勇于担当,长期困顿却不忘平生之志。
    B.在孩子16岁时,英国家长都会为孩子举办庆祝成年的仪式,就是“成人礼”。
    C.材料二中,笔者的成人礼在祖辈的安息地举行,全程庄严肃穆,令人印象深刻。
    D.在思想感情变化方面,“成人礼”前后,学生“报效社会”的意识变化最大。

    组卷:16引用:2难度:0.7
  •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宋本,字诚夫,大都人。自幼颖拔异群儿,既成童,聚经史日夜读之,句探字索,必通贯已。尝从父祯官江陵江陵王奎文明性命义理之学本往质所得造诣日深。古文,辞必己出,峻洁刻厉,多微辞。
          至治元年,天下士廷,本为第一人,赐进士及第,授翰林修撰。泰定元年春,除监察御史,首言:“逆贼铁失等虽伏诛,其党枢密副使阿散,身亲弑逆,以告变得不死,窜岭南,乞早正天讨。”国制,范黄金为太庙神主。仁宗室盗竟窃去,本言:“在法,民间失盗,捕之违期不获犹治罪,太常失典守,及在京应捕官,皆当罢去。”又言:“中书宰执,日趋禁中,固宠苟安,兼旬不至中堂,壅滞机务,乞戒饬臣僚,自非入宿卫日,必所署治事。”皆不报。
          逾月,调国子监丞。夏,风烈地震,有旨集百官杂议弭灾之道。时宿卫士自北方来者,复遣归,乃百十为群,剽劫杀人桓州道中。既逮捕,旭灭杰奏释之。蒙古千户使京师,宿邸中,适民间朱甲妻女车过邸门,千户悦之,并从者夺以入,朱泣诉于中书,旭灭杰庇不问。本适与议,抗言:“铁失余党未诛,仁庙神主盗未得,桓州盗未治,朱甲冤未伸,刑政失度,民愤天怨,灾异之见,职此之由。”辞气激奋,众皆耸听。冬,移兵部员外郎。
          本性高抗不屈,持论坚正,制行纯白,不可干以私;而笃朋友之义,坚若金铁。人有片善,称道不少置,尤以植立斯文自任。居官清慎自持,饘粥至不本未弱冠,聚徒以养亲,殆二十年。历仕通显,犹僦屋以居。及卒,非赙赠几不能给棺敛,执绋者近二千人,皆缙绅大夫、门生故吏及国子诸生,未尝有一杂宾,时人荣。本所著有《至治集》四十卷,行于世,谥正献。
    (选自《元史》列传第六十九)(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聚经史日夜读之 穷:尽
    B.天下士于廷 策:计策
    C.必所署治事 诣:到
    D.居官清慎自持,鱣粥至不 给:供应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句探字索,必通贯 今其智反不能及
    B.善古文 于是秦王不怿,一击缶
    C.策天下士 不拘时,学于余
    D.未尝有一杂宾,时人荣 多谢后世人,戒慎勿忘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尝从父祯/官江陵/江陵王奎文明性命义理之学本/往质所得/造诣日深
    B.尝从父祯/官江陵/江陵王奎文明性命义理之学/本往质/所得造诣日深
    C.尝从父祯官江陵/江陵王奎文明性命义理之学/本往质所得/造诣日深
    D.尝从父祯官江陵/江陵王奎文明性命义理之学/本往质/所得造诣日深
    (4)以下六句话分为四组,全都表现主人公正直品性的一组是
     

    ①善为古文,辞必己出
    ②“太常失典守,及在京应捕官,皆当罢去”
    ③“刑政失度,民愤天怨,灾异之见,职此之由”
    ④制行纯白,不可干以私
    ⑤人有片善,称道不少置,尤以植立斯文自任
    ⑥而笃朋友之义,坚若金铁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②⑤⑥
    (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本很聪颖,幼时就超出常人。他还主动向他人求教,其造诣不断加深。
    B.宋本在担任监察御史时忠于职守,主张讨伐曾参与叛乱而未被处死的枢密副使阿散,结果,其意见未被呈报给皇帝。
    C.因为铁失余党未除、仁宗神主被偷、桓州盗匪、朱甲冤案等事件都未得到彻底正确的处理,宋本有所进言,提出自己的看法。
    D.宋本很小就能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努力来奉养父母;后来虽然历任要职,生活条件也不优越,甚至有时连饘粥都吃不上。
    (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时宿卫士自北方来者,复遣归,乃百十为群,剽劫杀人桓州道中。
    ②本未弱冠,聚徒以养亲,殆二十年。
    (7)宋本成童后的治学方法值得今人学习,请分条概括。

    组卷:27引用:2难度:0.4

六、(10分)

  • 8.按要求作答。不少于100字。
    “整本书阅读”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整本书,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整本书阅读常见的读书方法有:摘录法、比较法、主题法、分类法、文本细读法、复述法、观影比对法、文献查阅法等等。高中阶段我们要求读的是《乡土中国》《红楼梦》,请结合其中的一本书的特点,谈谈自己读这本书的方法与收获。

    组卷:17引用:2难度:0.7
  •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发展成长的最有力原则在于人的选择。
    ——艾略特      人们常常以为拒绝是一种迫不得已的防卫,殊不知它更是一种主动的选择。
    ——毕淑敏      越是主动的选择,对选择者来说就越不容易,因为他要为这选择的后果负全部的责任。
    ——王晓明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组卷:28引用:1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