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2022学年广西河池市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1~15题每小题2分,16~20题每小题2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 1.某植物有红花和白花两种类型,该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A/a控制。经检查发现,含基因A的花粉有一半没有活性。某科研人员将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杂交,F1植株全为红花,F1植株相互杂交,产生的F2中白花植株所占比例是(  )

    组卷:10引用:3难度:0.7
  • 2.某昆虫翅形有长翅、中翅和短翅三种类型,由常染色体上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和B/b控制。某科研人员将长翅雌雄昆虫相互交配,子代中长翅:中翅:短翅=9:6:1。不考虑基因突变,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16引用:1难度:0.6
  • 3.图甲是基因型为AaBb的动物两个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图乙是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5引用:1难度:0.7
  • 4.关于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许多科学家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4引用:1难度:0.7
  • 5.某XY型性别决定的植物,其大花瓣、小花瓣、无花瓣由基因A+、A和a控制,花的红色和白色由基因B、b控制。红色大花瓣雄株与白色小花瓣雌株杂交,子代雄株表现为白色大花瓣、白色小花瓣和无花瓣,雌株表现为红色大花瓣、红色小花瓣和无花瓣,比例均为2:1:1。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14引用:1难度:0.6
  • 6.T2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内的病毒,其头部和尾部的外壳都由蛋白质构成,头部含有DNA。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2引用:1难度:0.7
  • 7.某基因由1000个碱基对组成,含有2400个氢键。甲磺酸乙酯(EMS)能使DNA中的全部鸟嘌呤带上甲基,这种甲基化的鸟嘌呤不与胞嘧啶配对而与胸腺嘧啶配对。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5引用:2难度:0.7
  • 8.纯合圆粒豌豆体细胞中淀粉分支酶基因插入一段外来DNA序列,将导致其后代出现皱粒豌豆。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6引用:2难度:0.7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 24.如图为甲种遗传病(基因A/a)和乙种遗传病(基因为B/b)的家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病的遗传方式是
     
    ,理由是
     

    (2)欲判断乙病的遗传方式,可检测第Ⅱ代
     
    号个体是否携带致病基因。
    ①若被检个体无致病基因,则Ⅱ2的基因型是
     
    ,其中纯合子占
     

    ②若被检个体携带致病基因,且该病的发病率为1%,则H个体患乙病的概率是
     

    (3)若Ⅱ1体细胞中有3个甲病致病基因,原因可能是
     

    (4)欲阻断甲病致病基因在后代中的遗传,可采取的措施是
     

    A.晚婚晚育
    B.基因检测
    C.基因治疗
    D.B超检查

    组卷:7引用:2难度:0.5
  • 25.纵观整个生物界,捕食者与被捕者之间总是进行着激烈的“军备竞赛”。位于亚利桑那州科罗拉多大峡谷北缘的凯巴森林,生活着黑尾鹿种群和它们的主要捕食者美洲狮和狼。1905年以来,该地黑尾鹿种群保持在4000头左右的水平,为了发展鹿群,美洲狮和狼被大量猎杀,鹿群数量开始上升,到1925年达到最高峰,约有10万头,由于连续多年的过度利用,草场极度退化,结果使鹿群数量猛降,到1942年,黑尾鹿种群数量仅剩8000头,而且大都身体瘦小,体质衰弱。20世纪70年代,当地政府制定并实施“引狼入室”计划,黑尾鹿种群数量逐渐上升,凯巴森林又焕发出勃勃生机。根据所学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1)假设凯巴森林中黑尾鹿种群被一条大河分隔成两个黑尾鹿种群,经过长期演化可能形成两个物种。由于两个黑尾鹿种群被大河隔开,存在
     
    ,两个黑尾鹿种群间不能进行
     
    。由于两个不同黑尾鹿种群会出现不同的突变和基因重组,而栖息环境和食物不同,对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所起的自然选择方向不同,久而久之,两个种群的基因库就产生了明显差异,当两个种群间存在
     
    时,就形成了两个不同物种。
    (2)黑尾鹿遇上美洲狮时常常靠快速奔跑来逃脱,而美洲狮则通过更快速的奔跑来获得捕食黑尾鹿的机会,两者的每一点进步都会促进对方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
     
    。美洲狮和狼的存在,在客观上对黑尾鹿种群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理由是
     

    (3)黑尾鹿的某一相对性状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和a控制。抽样调查得知当年雌雄个体的比例为1:1,雌性个体中XAXA、XAXa、XaXa三种基因型个体所占比例分别为50%、30%和20%,雄性个体中XAY、XaY两种基因型各占50%。则该种群中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
     
    。由于不含A基因的个体易被天敌捕食,致使黑尾鹿种群中a基因的基因频率将会
     
    (填“增大”或“减小”)。由此说明该黑尾鹿种群在不断地发生进化。

    组卷:21引用:5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