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0年北京市西城区高考生物模拟试卷(5月份)

发布:2024/11/28 11:0:2

一、本部分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 1.噬菌体被划归为生物的原因不包括(  )

    组卷:13引用:1难度:0.9
  • 2.枯草芽孢杆菌是一种细菌,能分泌淀粉酶、脂肪酶、蛋白酶和纤维素酶等多种水解酶类,且不会产生毒素,是一种无致病性的安全微生物,能在人胃内酸性环境中保持活性,可以耐唾液和胆汁的攻击。以下关于此菌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53引用:1难度:0.7
  • 3.在有丝分裂中期,若出现单附着染色体(染色体的着丝粒只与一侧的纺锤丝相连,如图所示),细胞将延缓后期的起始,直至该染色体与另一极的纺锤丝相连,并正确排列在赤道板上。此过程受位于前期和错误排列的中期染色体上的MAD2蛋白的监控,正确排列的中期染色体上没有MAD2蛋白。用玻璃微针勾住单附着染色体,模拟施加来自对极的正常拉力时,细胞会进入分裂后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94引用:6难度:0.7
  • 4.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下列与此相关的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  )

    组卷:46引用:8难度:0.7
  • 5.生物的某些染色体结构变异可通过减数分裂染色体的行为来识别。甲、乙两模式图分别表示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的“环形圈”或“十字形结构”现象,图中字母表示染色体上的基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88引用:5难度:0.7
  • 6.下列目的可通过测交实验实现的是(  )

    组卷:130引用:6难度:0.8
  • 7.肾上腺皮质分泌的皮质醇能够抑制巨噬细胞的抗原呈递,从而抑制T细胞的增殖分化及其分泌淋巴因子。在病毒感染引发的免疫反应过于强烈时,会使用皮质醇进行治疗。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组卷:55引用:5难度:0.7

二、本部分共6题,共70分.

  • 20.辣椒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两个品种的杂交后代产量等性状优于双亲)。在辣椒育种过程中,研究人员发现了辣椒雄性不育系植株。利用雄性不育系与可育植株杂交,生产杂种种子是降低制种成本和提高纯度的有效途径。
    (1)辣椒具有两性花,人工杂交获得的杂交一代(F1)会出现杂种优势,但F1不能留种推广种植的原因是
     
    ,因此在生产上需年年制种。辣椒雄性不育系植株的培育成功解决了制种的难题。
    (2)雄性不育系植株的花药瘦小、干瘪,无花粉粒或仅极少花粉粒,用碘液染色后显示不着色或着色极浅。而可育株系的花粉粒饱满,碘液染色后着色深。由此可推测不育花粉败育的重要原因是储存营养的能力
     

    (3)研究人员为了进一步揭示花粉败育机制,进行了如下研究。在盛花期分别取雄性不育系和可育系发育不同阶段(依次为阶段1~5)的花蕾,测定内源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3)、脱落酸(ABA)含量并绘制相对含量变化趋势如图1、图2所示。
    ①综合图1和图2结果分析:可育系花蕾发育过程中激素的变化规律是,发育前期
     
    ,发育后期
     
    是育性得以维持的保证。而不育系花蕾发育前期
     
    过高和后期
     
    下降过快对败育起了重要的作用。

    ②以上结果说明,花粉的可育或败育是受到
     
    的结果。
    (4)研究人员在花蕾发育后期还检测到花蕾的乙烯释放量和IAA氧化酶活性,不育系均显著高于可育系。结合(2)、(3)的研究推测,在花蕾发育后期,乙烯通过
     
    ,使花粉败育。

    组卷:17引用:1难度:0.7
  • 21.蔗糖是植物光合作用中最先形成的游离糖,蔗糖转运蛋白在蔗糖的跨膜转运等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目前,在拟南芥中已经鉴定出9个蔗糖转运蛋白基因。以AtSUC3、AtSUC5纯合单突变体为亲本,采用传统杂交法并结合PCR技术获得AtSUC3和AtSUC5纯合双突体。
    (1)科研人员构建含已知序列T-DNA片段的
     
    ,转化野生型拟南芥,导致被插入基因发生
     
    ,筛选和自交得到了2种纯合突体AtSUC3和AtSUC5。
    (2)为研究AtSUC3和AtSUC5基因的传递规律,上述2种纯合突变体杂交得F1,F1自交获得F2.依据AtSUC3、AtSUC5、T-DNA片段(完整的T-DNA过大,不能完成PCR)序列设计引物分别为Ⅰ~Ⅶ(如图所示)。

    ①PCR1利用引物
     
    (填写引物代号)可克隆AtSUC5,标记为A;PCR2利用引物
     
    (填写引物代号)可克隆被T-DNA插入的AtSUC5,标记为a;PCR3克隆AtSUC3,标记为B;PCR4克隆被T-DNA插入的AtSUC3,标记为b。
    ②部分F2植株的PCR情况见表
    基因型 i ii iii iv v
    PCR1 + - +
    PCR2 + + -
    PCR3 + + -
    PCR4 + - +
    “+”有PCR产物“-”无PCR产物
    表中i植株的基因型为
     
    (用A、a、B、b表示)。若表中iv植株为AtSUC3/AtSUC5双突变纯合子,其对应的PCR1~PCR4结果依次为
     
    (用“+”或“-”表示)。若AtSUC3/AtSUC5双突变纯合子在F2所占比例为n2(n2远远小于
    1
    16
    ),则亲本型配子的比例为
     
    ,说明AtSUC3与AtSUC5的位置关系为
     

    (3)拟南芥的果实为角果,成熟后可自然开裂传播种子。进一步研究发现,AtSUC3纯合突变体的角果开裂率较野生型明显降低,AtSUC3/AtSUC5双突变纯合子角果开裂率介于两者之间,说明AtSUC3、AtSUC5基因功能关系为
     
    (选择填写“协同”或“拮抗”),共同控制拟南芥种子的传播。

    组卷:37引用:2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