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人是否有权想信什么就信什么? ①人有权利相信任何他想要相信的东西吗?常有人称这种“权利”是固执无知者的最后避难所,当这些顽固分子被如山的证据和汹涌的意见包围时,他们会说:“我就是相信气候变化是一场骗局,别人怎么说我不管,我有这样相信的权利!”问题是,他们真有这个权利吗?
②我们承认,人都有“知道”某些事情的权利。我有权知道自己的雇佣合同条款,医生对我的病情诊断,我在学校里得的分数,是谁在控告我,我的罪名又是什么等等。
③然而,信仰并不是知识。就像分析哲学家摩尔在20世纪40年代指出的那样,你不能说“天在下雨,但我不相信天在下雨”,这么说是荒谬的。信仰渴望真相,但并不蕴含真相。信仰可以是错误的,可以缺乏证据或逻辑思考的支持。它们还可以是道德败坏的,比如性别歧视、种族歧视或恐惧同性恋的信仰,比如相信养育孩子的正确方法是“消灭意志”、严厉体罚,比如相信老人应该一律安乐死,又比如相信“种族清洗”是一种政治解决方案等等。
④上面这些判断假定了信仰是一种有意为之的行为。但其实,信仰往往不太像有意而坚定的行动,更接近一种态度或者精神状态。有的信仰(比如个人的价值观)并非出自人的慎重选择,它们是从父母那里“继承”的,从同侪那里“获取”的,它们要么在不知不觉之间被我们吸收,要么由体制和权威反复灌输,要么通过道听途说为我们接受。我认为,“获取并抱持信仰”未必是错,错的是“明知道信仰不对还要加以维护,不肯怀疑它们、抛弃它们”,因为这些都是有意的、不道德的行为。
⑤“你算老几,能告诉我该信什么?”狂热的信徒这样反驳。然而连这个反驳也是错的,它假定了信仰的成立应该依赖某个人的权威,而忽略了“现实”这个角色。我们的信仰旨在反映现实世界,正是在这一点上,信仰可能陷入混乱。有些信仰是不负责任的,更具体地说,有些信仰是以不负责任的方式获得和保留的。比如一个人可能无视证据,接受流言、谣传、或是来源可疑的证词,他可能忽视某个信仰和他的其他信仰互不相容,可能接受一厢情愿的想法,或者表现出对于阴谋论的偏好。
⑥19世纪数学哲学家威廉•克利福德曾宣称:“无论任何时间地点任何人,只要没有充足证据就相信某事,就是错的。”我倒不是要恢复那种强硬的证据主义。克利福德这么说,是要阻止不负责任的“过度信仰”,也就是忽视证据,而用一厢情愿的想法、盲目的信念或情怀来刺激或是维护信仰。
⑦詹姆士在探讨各种宗教经验时提醒我们,“信仰的权利”可以营造出一片宗教宽容的氛围。那些立足于教义的宗教曾对不信教的人施行压迫、折磨,并发动了无数战争,要终止这类暴行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双方承认彼此“信仰的权利”。然而即使在这个背景下,我们依然不能宽容那些本身极不宽容的信仰。任何权利都有限度,而且和责任伴随。
⑧不幸的是,今天的许多人滥用了信仰的权利,对责任却嗤之以鼻。他们往往用一句“我有信仰的权利”来为自己的顽固不化和错误知识辩解,这并不符合詹姆士对信仰的权利提出的要求。有人相信人类登月或桑迪胡克小学枪击案是政府虚构的事件,相信巴拉克•奥巴马是穆斯林,相信地球是平的,或相信气候变化是一场骗局。这些人所宣称的信仰权利是一种消极权利,其目的是排除对话,避免质疑,并禁止别人干涉自己的信仰和忠诚。这些人的心灵已经关闭,不再向外界学习。他们或许是“真正的信徒”,但他们不是真理的信徒。
⑨和自由意志一样,信仰是人类自主权的基本成分,也是个人自由的最终根据。但是克利福德也指出:“在任何情况下,一个人的信仰都不是一件只涉及他自己的私事。”信仰塑造态度和动机,引导选择和行为。人的信仰和知识都是在一个认识共同体内形成的,并且反过来影响着这个共同体。信仰有信仰的伦理,无论是信仰的获得、维护还是放弃,都有规矩可循。这套伦理既产生了我们信仰的权利,又对它提出了限制。如果有的信仰是假的、道德败坏的、或不负责任的,那它们就也是危险的。我们没有信仰它们的权利。
(有删节)
(1)下列对第④段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上文分析的假定前提作辩证思考,使论证更严谨。
B.采用对比论证,突出明知不对还维护的信仰是错的。
C.采取以退为进方式,退一步进行论证进而明晰观点。
D.举例论证,补充论述有的信仰非出自人的慎重选择。
(2)下列各项与文意相符的一项是
A.性别歧视、种族歧视等都是有意而坚定的信仰行为。
B.有的信仰具有继承性,因此个人不必为此担负责任。
C.宗教宽容强调信仰的权利,是解决暴行的有效方式。
D.信仰与知识有区别,但二者形成于一个认识共同体。
(3)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组卷:12引用:1难度:0.6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观察者网讯)7月12日,联合国正式发布了2021年版《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态》报告。路透社称,这是联合国在新冠疫情暴发后,首次对粮食不安全和营养状况作出全面评估。
根据这份报告,受新冠疫情等因素影响,2020年全球粮食短缺的人口大幅增长,全球有多达7.2亿至8.11亿的人正面临饥饿,在全球人口中的占比达到近10%。报告统计数据显示,亚洲面临食物短缺的大约有4.18亿人,非洲有2.82亿人,拉丁美洲有大约6000万人。与2019年相比,这类受长期饥饿影响的人口总数增加了约1.61亿。这意味着全球面临饥饿的人口比例已上升到约9.9%,较2019年的8.4%增加了约1.5个百分点。此前,这一比例已经连续5年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报告强调,这些数字反映出持久且严重的地区不平等问题,亚洲和拉美的粮食短缺人口均占到该地区总人口的9%左右,非洲的粮食短缺人口占比更是达到近21%;报告还指出,2020年全球的中度或重度粮食不安全发生率出现显著上升,从2019年的26.6%上升至30.4%,增长幅度几乎达到过去5年之和。报告称,这意味着去年全球有20.5亿至23.7亿人,即全球近三分之一的人口,无法得到营养充足的食物。这个数字较2019年增长近3.2亿。
对于这份报告反映出的严峻现状,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发表声明呼吁各界齐心协力,调整全球粮食系统,寻求解决饥饿、气候危机、不平等及冲突。
(选自《联合国报告:2020年全球近10%人口面临粮食短缺》)材料二:
粮食安全问题是多种因素长期积累下来的结果,“冰冻三尺非一口之寒”,抛开固有的传统因素,当今粮食安全问题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挑战。
近年来,极端天气对粮食生产的影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由于气候变暖引起的严重干旱、洪涝灾害、冰雪灾害都导致了世界粮食减产。粮食生产受气候条件影响十分重要,农作物生产因极端气候的频繁发生而有所减产。不仅如此,世界金融危机影响着世界粮食市场,增加了世界粮食市场的不稳定性,加深了全球粮食危机。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人们收入减少,购买力下降,这就导致了缺粮少粮人数不断增加。在粮食生产方面,如美国、巴西及一些欧洲国家等重要的粮食生产国,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资金方面都面临或多或少的困难,从而导致世界粮食产量的大幅下降。目前,石油价格暴涨和人们对保护生态环境日益重视,一些国家大力发展生物能源工业。在世界粮食供需不平衡的局面下,以农作物为生产原料的生物燃料被许多国家生产,粮食市场的供给因对农作物需求量的加大而不断减少。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报告称,近一时期生物燃料生产几乎“吃掉”了近1亿吨谷物。有资料显示,为了生产生物燃料,美国在2007年至2008年度至少用掉了8100吨玉米。正如俗话所说的:“富人的汽车吃掉穷人的面包”,因粮食收成被生物燃料的消耗,粮食短缺进一步加重。此外,全球经济一体化,各国的发展联系日益紧密,一些国家的粮食安全状况必然会影响波及到其他国家的粮食安全状况,对世界粮食安全造成极大的影响,加深了全球粮食危机,从而引发社会动荡和政治危机。由于全球粮食危机不断出现而无法购粮,第三世界贫困地区面临生存危机。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报告,尽管近年来全球粮食生产总量己可满足世界人口基本需要,但全球饥饿人口仍呈上升趋势,全球大约每6秒钟就有一个儿童因饥饿而离开人间。因此,粮食安全问题仍然是许多国家面临的严峻的现实问题。
(摘录自《网易:世界粮食安全存在哪些问题?》(1)结合材料一,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联合国首次对粮食不安全作出全面评估,说明新冠疫情暴发给世界粮食安全带来了新的问题。
B.2020年全球粮食短缺的人口大幅增长,全球面临饥饿的人口比例上升,那是因为受新冠疫情等因素影响。
C.2020年全球面临饥饿的人口比例较上一年有大幅上升,中度或重度粮食不安全发生率也出现显著上升,而此前几年基本平稳。
D.全球粮食短缺的人口主要集中在亚洲、非洲和拉美地区,而其中亚洲受影响的人口最多,非洲粮食短缺人口占比最高。
(2)根据材料一和二,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20年,无论是全球粮食短缺的人口数,还是无法得到营养充足的食物的人口数,都较2019年有大幅增长。
B.古特雷斯的声明揭示了世界粮食问题的严峻现状,也简要表明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和途径。
C.世界粮食产量的大幅下降,这和一些重要的粮食生产国,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资金方面出现困难有很大关系。
D.近年来,世界粮食短缺人口在不断增长,粮食问题十分严峻,粮食生产不能满足世界人民的生活需要,这需引起世界高度重视。
(3)影响世界粮食安全的因素有哪些?请根据材料二分点概括。组卷:1引用:1难度:0.6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现在这个衣冠楚楚、脸色红润、胡子上洒过香水的老爷,对她来说,已不是她所爱过的那个聂赫留朵夫,而是一个截然不同的人。那种人在需要的时候可以玩弄像她这样的女人,而像她这样的女人也总是要尽量从他们身上多弄到些好处。就因为这个缘故,她向他妖媚地笑了笑。她沉默了一会儿,考虑着怎样利用他弄到些好处。
“那事早就完了。”她说,“如今我被判决,要去服苦役了。”
她说出这句悲痛的话,嘴唇都哆嗦了。
“我知道,我相信,您是没有罪的。”聂赫留朵夫说。
“我当然没有罪。我又不是小偷,又不是强盗。这儿大家都说,一切全在于律师。”她继续说,“大家都说应该上诉,可是得花很多钱……”
“是的,一定要上诉。”聂赫留朵夫说,“我已经找过律师了。”
“别舍不得花钱,得请一个好律师。”她说。
“我一定尽力去办。”接着是一阵沉默。
她又像刚才那样微微一笑。
“我想请求您……给些钱,要是您答应的话。不多……只要十个卢布就行。”她突然说。
“行,行。”聂赫留朵夫窘态毕露地说,伸手去掏皮夹子。
她急促地瞅了一眼正在屋里踱步的副典狱长。
“当着他的面别给,等他走开了再给,要不然会被他拿走的。”
等副典狱长一转过身去,聂赫留朵夫就掏出皮夹子,但他还没来得及把十卢布钞票递给她,副典狱长又转过身来,脸对着他们。他把钞票团在手心里。
“这个女人已经丧失生命了。”他心里想,同时望着这张原来亲切可爱、如今饱经风霜的浮肿的脸,以及那双妖媚的乌黑发亮的斜睨眼睛——这双眼睛紧盯着副典狱长和聂赫留朵夫那只紧捏着钞票的手。他的内心刹那间发生了动摇。
昨晚迷惑过聂赫留朵夫的魔鬼,此刻又在他心里说话,又竭力阻止他思考该怎样行动,却让他去考虑他的行动会有什么后果,怎样才能对他有利。
“这个女人已经无可救药了。”魔鬼说,“你只会把石头吊在自己脖子上,活活淹死,再也不能做什么对别人有益的事了。给她一些钱,把你身边所有的钱全给她,同她分手,从此一刀两断,岂不更好?”他心里这样想。
不过,他同时又感到,他的心灵里此刻正要完成一种极其重大的变化,他的精神世界这会儿仿佛搁在不稳定的天平上,只要稍稍加一点儿力气,就会向这边或者那边倾斜。他决定此刻把所有的话全向她说出来。
“卡秋莎!我来是要请求你的饶恕,可是你没有回答我,你是不是饶恕我,或者,什么时候能饶恕我。”他说,忽然对玛丝洛娃改称“你”了。
她没有听他说话,却一会儿瞧瞧他那只手,一会儿瞧瞧副典狱长。等副典狱长一转身,她连忙把手伸过去,抓住钞票,把它塞在腰带里。
“您的话真怪。”她鄙夷不屑地——他有这样的感觉——微笑着说。
聂赫留朵夫觉得她身上有一样东西,同他水火不相容,使她永远保持现在这种样子,并且不让他闯进她的内心世界。不过,说也奇怪,这种情况不仅没有使他疏远她,反而产生一种特殊的新的力量,使他去同她接近。聂赫留朵夫觉得他应该在精神上唤醒她,这虽然极其困难,但正因为困难就格外吸引他。他现在对她的这种感情,是以前所不曾有过的,对任何人都不曾有过,其中不带丝毫私心。他对她毫无所求,只希望她不要象现在这样,希望她能觉醒,能恢复她的本性。
(节选自《复活》)(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玛丝洛娃痛恨这个毁了她幸福的人,她面对聂赫留朵夫,并没有丝毫的往日情意,现在只是把他当作可以利用的人。
B.聂赫留朵夫之所以窘态毕露,是因为他原本不想跟玛丝洛娃有经济上的任何牵连,现在玛丝洛娃直言要钱,令他意想不到。
C.“吊在自己脖子上的石头”和“不稳定的天平”的比喻,形象的写出了此时聂赫留朵夫内心的矛盾和纠结,以及对自己行为的意义的思考。
D.聂赫留朵夫所感觉到的玛斯洛娃身上的“同他水火不相容”的东西,指的就是玛斯洛娃所表现出来的对人的冷漠、鄙夷不屑的态度。
(2)玛丝洛娃是文学史上永恒的形象,请结合节选文字分析作品是如何刻画这一形象的?
(3)作品题为《复活》,请结合节选文字谈谈你的理解。组卷:13引用:4难度:0.4
三、语言文字运用
-
9.下面这首诗曾获全球华语大学生知诗大赛特等奖,请说明你认为该诗获奖的理由。要求:理由不少于2条,不超过70个字。
过故人庄
彭彪
我在外面流浪,回来时
故乡瘦了一圈
墩子叔走了,门前的池水
干了一半
屋后驼背的柳树
头发散落了一地
老房子蹲在坟边,屋顶的白云
仍在风中奔跑组卷:33引用:14难度:0.7
四、写作
-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即将开启。征途漫漫,惟有奋斗。——(习近平《2021年新年献词》
材料二:《礼记•冠义》说:“成人之者,将责成人礼焉也。责成人礼焉者,将责为人子、为人弟、为人臣、为人少者之礼行焉。”意思是说,既然是成人的身份,那就要以成人的礼数来要求他。所谓以成人的礼数来要求他,也就是要求他做一个合格的儿子,合格的弟弟,合格的臣子,合格的后辈。
材料三:建大功于天下者,必先修于闺门之内;垂大名于万世者,必先行之于纤微之事。——(汉•陆贾《新语》)
学校即将举行“十八岁成人仪式”,如果你受邀作为学生代表发言,你将说些什么呢?请你结合材料内容,联系社会和生活实际,写一篇演讲稿,体现你的感想与思考。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组卷:8引用:3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