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人教部编版必修下册《第16课 阿房宫赋》2021年同步练习卷(14)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古今异义

  • 1.古今异义。
    (1)钩心斗角
    古:
     

    今: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
    (2)明星
    古:
     

    今:指行业中做出成绩,出了名的人。
    (3)经营
    古:
     

    今:指筹划管理或组织(企业、活动)。
    (4)精英
    古:
     

    今:指优秀人才。
    (5)可怜
    古:
     

    今:怜悯,同情。
    (6)隔离
    古义:
     

    今义:不让聚在一起,避免接触。
    (7)直走
    古义:
     

    今义:行走。
    (8)气候
    古义:
     

    今义:是指一个地区的气象概况。

    组卷:8引用:2难度:0.7

二、常见实词归类

  • 2.常见实词归类。
    (1)一:
    ①六王毕,四海一
     

    ②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③黄鹤一去不复返
     

    ④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⑤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2)爱:
    ①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②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③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3)取
    ①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4)族:
    ①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②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
     

    (5)缦
    ①廊腰缦回
     

    ②缦立远视
     

    (6)尽
    ①一肌一容,尽态极妍
     

    ②奈何取之尽锱铢
     

    (7)使
    ①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②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8)为
    ①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②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组卷:1引用:2难度:0.5

三、文言虚词

  • 3.文言虚词。
    (1)焉
    ①盘盘焉,囷囷焉
     

    ②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2)而
    ①骊山北构而西折
     

    ②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③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④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⑤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⑥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⑦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3)其
    ①杳不知其所之也
     

    ②几世几年,摞掠其人,倚叠如山
     

    ③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
     

    ④使六国各爱其人
     

    (4)于
    ①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②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5)之
    ①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②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③奈何取之尽锱铢
     

    ④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组卷:15引用:2难度:0.9

三、词类活用

  • 4.词类活用。
    (1)名词用作动词
    来于秦
     

    ②朝歌夜
     

     

     

    ⑤楚人一
     

    秦者秦也
     

    (2)名词用作状语
    ①骊北构而西
     

    ②廊缦回,檐牙高啄
     

    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
     

    ④辞楼下殿,来于秦
     

    (3)数词用作动词:
    六王毕,四海
     

    (4)名词作动词。
    ①复道行空,不霁何
     

    ②长桥卧波,未云何
     

    ③朝,为秦宫人
     

    ④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石,
     

    (5)动词作名词。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6)动词意动用法。
    后人哀之而不
     

    组卷:4引用:2难度:0.7

四、文言句式判断句:

  • 5.文言句式。
    (1)判断句
    ①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②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③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2)疑问句
    ①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②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③谁得而族灭也
     

    (3)省略句
    ①五步
     
    一楼,十步
     
    一阁
     

    ②长桥卧
     
    波,未云何龙
     

    ③几世几年,摞掠
     
    其人
     

    ④谁得而族灭
     
     

    (4)倒装句
    ①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②秦人不暇自哀
     

    (5)被动句
    戍卒叫,函谷举。
     

    组卷:2引用:2难度:0.8

五、文言翻译。

  • 6.文言翻译。
    (1)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2)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3)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河虹?
    (4)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5)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摽掠其人,依叠如山。

    组卷:1引用:2难度:0.7

二、文言文阅读。(共21分)

  • 17.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各题。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六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①骊山北而西折
     

    ②廊腰
     

    ③高低冥迷
     

    ④春光融融
     

    (2)翻译文中画线句。
    ①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②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③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④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3)最后一句实际上在写什么?在结构上有何作用?
    (4)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描写阿房宫?

    组卷:2引用:3难度:0.7

三、文言文阅读。(共29分)

  • 18.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各题。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奈何取之尽锱铢
     

    ②管弦
     

    ③戍卒叫,函谷
     

    ④秦人不暇自哀
     

    秦者秦也
     

    使六国各爱其人
     

    (2)翻译文中画线句。
    ①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②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③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④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3)第一段文字重点写什么?结构上有何作用?
    (4)第二段文字的中心观点句是哪一句?作者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5)第二段文字主要在写什么?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6)最后一句中的四个“后人”所指是否一致?请作具体说明。

    组卷:4引用:3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