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3年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外语学校初中部中考语文模拟试卷(3月份)

发布:2025/1/5 7:30:2

一、基础。(25分)

  • 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ㅤㅤ阳春三月,草长莺飞,正是读诗好时节。罗外初中初三年级将举行“读经典诗词,承中华文化”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诗歌是一种很特别的文学体裁,有三个突出的特点:一是用意象来表达情感,二是语言凝练,三是讲究节奏和韵律。
    ㅤㅤ场景一:读诗交流会上,小深从朗读和鉴赏诗歌两个角度分享心得:读诗时,我们要注意重音、停连、语气、节奏,读出韵味和情感。鉴赏诗歌也有①yào jué:知人论世,了解创作背景;把握诗歌意象;_______;_______等。
    ㅤㅤ场景二:学校走廊展出了一幅杜甫的《兵车行》书法作品,洋洋洒洒,②A.xǔ xǔ rú shēng。同学们下课后都聚在一起畅所欲言,都认为阅读经典诗词令人受益匪浅,每读一次都会觉得B.开卷有益。小圳也参与其中,C.信手拈来一纸一笔,写下对这幅作品的理解和鉴赏。

    (1)根据拼音,将正确的汉字填写在相应位置。
    ①yào jué
     

    ②xǔ xǔ rú shēng
     

    (2)场景二中三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xǔ xǔ rú shēng
    B.开卷有益
    C.信手拈来
    (3)请在场景一中再补充两种诗歌鉴赏的角度。
    (4)以下诗词曲在题材方面与上图诗歌相同的一项是:
     

    A.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定风波》
    B.一抹晚烟荒戍垒,半边斜日旧关城。《浣溪沙》
    C.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朝天子•咏喇叭》
    D.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十五从军征》

    组卷:14引用:1难度:0.7
  •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ㅤㅤ精彩纷呈的各类诗词活动激发了同学们的创作热情,大家也想通过诗歌这一载体表达自己对真善美的赞颂与对生活的真切体会。但写诗也要注意章法。①写诗时需注意用简洁、凝练的语言塑造出丰富的意蕴空间。还要遵循一定的节奏,读起来朗朗上口,音韵和谐。总之,②我们不仅需要有敏锐的观察力,还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及浪漫的情怀,争取将生活中唯美的格调谱写成诗。
    (1)划线句①有语病,请修改成正确的句子。
    (2)划线句②是一个
     
    关系的复句。

    组卷:22引用:1难度:0.5
  • 3.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感受古诗词的文化魅力,学校将于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上午9点,在学校报告厅举办“古诗词经典进校园”的活动,拟邀请中南大学杨教授做专题讲座。如果你是校团委宣传委员小圳,请你代表校团委拟写一则通知。

    组卷:56引用:3难度:0.5

二、阅读。(47分)

  • 8.按要求完成问题。
    【甲】ㅤㅤ“真的,我得走!”我有点恼火了,反驳说,“你以为我会留下来,成为你觉得无足轻重的人吗?……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要是上帝赐予我一点美和一点财富,我就要让你感到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我现在跟你说话,并不是通过习俗、惯例,甚至不是通过凡人的肉体——而是我的精神在同你的精神说话;就像两个都经过了坟墓,我们站在上帝脚跟前,是平等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
    【乙】ㅤㅤA到了下处,除下头巾,见里面有一个蝎子。笑道:“臧仓小人,原来就是此物!看来我道不行了!”次日起来,焚香盥手,自己揲了一个蓍,筮得“天山遁”。道:“是了。”便把教养的事,细细做了十策,又写了一道“恳求恩赐还山”的本,从通政司送了进去。
    【丙】ㅤㅤ船拢了码头,船家、水手来向B讨船钱。B转身进舱,假装失落地向四面看了一圈,问道:“我方才吃剩的药哪儿去了?”掌舵的说:“刚才船板上只有几片云片糕,小的看老爷不要了,就大胆吃了。”B大怒,说这是费了几百两银子合的一料药。
    (1)甲文段中“你”,乙文段中的A和丙文段中的B,分别是作品中的哪个人物?
    (2)小说按照时间顺序写了主人公在四个主要地方的生活,这四个主要地方是:里德舅妈家里、①
     
    学校、②
     
    庄园、圣约翰家。
    (3)【甲】段是主人公的名言,它体现了女主人公什么样的精神追求?联系作品谈谈主人公最让你欣赏的品质及具体表现。

    组卷:12引用:1难度:0.5

三、写作。(45分+书写3分)

  • 9.根据要求,完成作文。
    ㅤㅤ义务教育语文课程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文化自信”在核心素养中排在第一位。什么是文化呢?“文化,是一种成为习惯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以清明节扫墓为例,无论多远,无论多忙,人们都会回到故乡为逝去的亲人扫墓,这就是一种精神价值——重视亲情伦理。每年都有清明,每年都重复这个仪式,这就是一种生活方式。清明扫墓,慎终追远,就成了中国人的习惯,打上了中国文化的烙印,在你的家族里,也有类似的成为习惯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文化”其实可以很具体。
    ㅤㅤ请以“我熟悉并热爱的一种文化”为题,写一篇作文。
    ㅤㅤ要求:
    (1)600—900字;
    (2)文中不出现含有考生个人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

    组卷:32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