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四川省绵阳市英才学校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第Ⅰ卷(共28分)一、(15分,每小题3分)

  •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6引用:1难度:0.8
  • 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4引用:1难度:0.5
  •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组卷:11引用:1难度:0.8
  •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组卷:9引用:1难度:0.5

五、(28分)

  • 12.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小题。
    季节      ①久住城市,越来越觉得城市只有阴晴冷暖,没有季节变换。童年在故乡,四季是各有各的美丽的。看见的,听到的,闻到的,都有春夏秋冬鲜明的景象和浓郁的气息。
          ②大年初一响到十五的大鼓声刚刚停止,村前的藕塘已露出荷叶的尖尖角,光秃的苦楝树枝头也有了一丛丛青翠,小溪旁的草地不知什么时候换了一片新绿。[甲]园边不时传来柚子花和柠檬花的清香,这份清香不会令人沉醉。而是使人兴奋又安神。闻着这不凡的芬芳,什么郁闷都会烟消云散的。
          ③“三月三,人拜山。”村人叫扫墓为拜山。上山扫墓,行经一处处大树的浓阴。[乙]阵阵初起的热闹的蝉声就像草木一样蓬蓬勃勃。那些用来泡水浸米煮黑米饭的嫩枫叶,还有一些不知名的草木,散发着种种不同的芳香。晚上,走在田中借火光寻捉夜游的黄鳝,也是春天令人着迷的事。夜的田野,火光朵朵,和风习习,蛙声阵阵。离开故乡,我再没有享受,过这样的春夜了。
          ④转眼间,梅子熟了。再酸也要吃几颗的,这亦使人有春去夏至之感。阳光变得火辣辣的,田野荡漾着绿波,蒸发的水汽在烈日照耀下,有如透明的火焰在跃动。[丙]时有三三两两的白鹤,在透明的火焰上悠悠飞翔,然后优雅地降落绿波中。
          ⑤“六月六,摸芋督(督:底部)。”早春种的芋头长大了,可以挖起来吃了。种在田里的藕也长大了,刚挖起的嫩藕,多么可口,仍记得有两句山歌:“挖得嫩姜共藕炒,云队(我们)连情甜又香。”夏收夏种的日子,忙碌而紧张。家家户户,上午把早稻收割挑回村旁的木堂,下午把稻穗铺成圈饼状,用牛拉着石碳一圈一圈来回滚着脱粒,叫“蹬禾”。接着,家家户户又在刚收割的田中,牛拉着“碌碌”,人站在“碌碌”前后的踏板上,未回滚田。黄昏的田野,四处“嗒嗒嗒”的“碌碡”响声,有夏种不待人的繁忙气氛,也有夏收的欢乐的情调。
          ⑥“九月九,黄蜂返饮酒。”九月初九前后一两天,总有黄蜂成群结队飞来村里,在屋边瓦檐绕来绕去。捉黄蜂吃糖,也是儿时的趣事。黄蜂返饮酒,也给日子带来了清秋的情调。深秋的山林,依然苍绿,虽间有一树两树的鲜黄或殷红,但并没有什么“悲秋”之感,只觉得山河的壮美和大自然永不止息的生命力。
          ⑦北风吹了,天气冷了。冬夜,一家人围在灶炉前生火取暖,暖和又愉快。火堆烧得旺旺的,烤火烧的多是桃军娘的树根,这些树根很耐烧。但我觉得桃军娘很可爱,春天漫山遍野的桃军娘花,一片绯红,多么美丽;夏日上山去摘成熟甜蜜的桃军娘果,多么欢快。我极不情愿烧我喜欢的小树。长大后我知道它的传说——桃军娘是古代为拯救义军而牺牲自己的一位姑娘的化身——我更感到儿时喜欢的小树可爱也更可敬。
          ⑧打陀螺也是欢乐的活动,这是冬天才有的景象,北风再冷,气氛总是热烈的。
          ⑨人们准备过年的种种活动,也使人感到隆冬的情味,但这是迎春了。山野和村边,一些急于迎春的树木,已长出许多叶芽,甚至伸展了几片最初的嫩叶,或青翠,或紫红,或灰绿。诗人雪莱曾经问道: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⑩是的,不会远了,而在我的故乡——冬天未去,春天已经来了。
    (作者:韦其麟,选自《重返故乡》,有删改)(1)【季节•故事】本文是对故乡四季生活的回忆,下面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我再没有享受过这样的春夜了”,“这样的春夜”特指散发草木芳香的春夜。
    B.写夏收复种的繁忙景象,紧张又有序,真切而生动,有形兼有声,极具画面感。
    C.写秋,写与“悲秋”不同的感受,凸显故乡山河的壮美及大自然无穷的生命力。
    D.写冬,借传说强调对冬夜里给一家人带来温暖和愉快的桃军娘的喜爱与崇敬。
    (2)【季节•时序】谚语传递着千百年来的民间智慧,或揭示事物现象规律,或总结生产生活经验,或描述民风习俗。请就“九月九,黄蜂返饮酒”理解其内容及引用的目的。
    (3)【季节•语言】“看见的,听到的,闻到的,都有春夏秋冬鲜明的景象和浓郁的气息。”故乡四季的景象与气息在作者的笔下敏感而清晰。请在文章的画线句中,选取一句从感官的角度对句子进行品析。
    (4)【季节•情感】时间本有序,冬去春来。但是,文末作者为何说故乡“冬天未去,春天已经来了”?

    组卷:4引用:1难度:0.5

六、(40分)

  • 13.世间万物,人生百态,都可以被“看见”。“看见”是一种观察,“看见”是一种发现,“看见”是一种见证。请以“看见”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不少于70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学校名和地名。

    组卷:2引用:2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