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城区六校九年级(上)期中科学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捡拾垃圾是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的一种简单方法。以下是小敏在江边捡拾的垃圾,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

    组卷:69引用:19难度:0.5
  • 2.科学家用石墨烯膜制成“筛子”,可以筛掉盐类物质。当海水流过该膜时,钠离子和氯离子被水分子包裹而不能通过,独立的水分子却能通过(如图)。下列关于石墨烯膜“筛掉”氯化钠的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73引用:4难度:0.5
  • 3.超临界CO2流体是一种具有和水相似、能阻燃、溶解能力强的溶剂,被誉为“绿色环保溶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超临界CO2流体性质特殊,因此,与干冰的化学组成不同
    ②CO2是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它参与自然界的碳元素循环
    ③超临界CO2流体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容易燃烧
    ④超临界CO2流体可代替许多有害、有毒、易燃的溶剂。

    组卷:177引用:2难度:0.5
  • 4.下列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个变化过程的一种趋势,其说法正确的是(  )

    ①表示在等质量的铁粉和锌粉中分别加入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
    ②用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
    ③向一定量的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粉末
    ④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溶液的pH变化

    组卷:122引用:1难度:0.7
  • 5.常温下,下列离子能在pH=13的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组卷:94引用:2难度:0.5
  • 6.小金制作了一个如图甲所示的简易酸碱灭火器,并进行了如图乙所示的灭火操作,结束后对瓶中残留液进行了如下实验:①取少量残留液于试管中,滴加2滴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②另取少量残留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则残留液中有大量的(  )

    组卷:90引用:6难度:0.5
  • 7.现有①K2CO3、②Fe、③BaCO3、④CuO、⑤CO2五种物质,其中不能溶于水,但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无色气体的是(  )

    组卷:76引用:1难度:0.5
  • 8.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如图是关于盐酸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图:“-”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若A、B、C分别属于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则A、B、C可能是(  )

    组卷:132引用:2难度:0.5
  • 9.对于如图实验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组卷:54引用:2难度:0.5
  • 10.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物质杂质试剂和方法
    ANaClNa2CO3滴入适量稀盐酸,过滤
    BKClK2SO4滴入适量Ba(NO32溶液、过滤
    CCOCO2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
    DH2HCl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组卷:38引用:2难度:0.5
  • 11.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反应可表示为甲+乙→丙+丁。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

    组卷:53引用:1难度:0.5
  • 12.一氧化碳、木炭粉分别与黑色的氧化铜粉末反应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11引用:1难度:0.5

四、分析计算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2.0分)

  • 36.资料显示:碳还原氧化铁的过程如下:

    如图所示的实验中,反应前氧化铁和碳粉的质量分别为32克和1.2克,反应后得到气体A和28.8克黑色固体B.

    (1)求白色沉淀的质量;
    (2)推断黑色固体B的化学式.(要求写出推断过程)

    组卷:48引用:2难度:0.7
  • 37.工业上用石灰乳吸收二氧化硫气体,发生的化学方程式如下:SO2+Ca(OH)2═CaSO3+H2O。现有含Ca(OH)274%的石灰乳100吨。

    (1)100吨石灰乳中含有氢氧化钙的质量为
     
    吨。
    (2)100吨这样的石灰乳能吸收多少吨二氧化硫?(写出计算过程)
    (3)实验室一般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已知当二氧化硫过量时,氢氧化钠全部转化成亚硫酸钠后,还会发生以下反应:Na2SO3+H2O+SO2═2NaHSO3。现在实验室用含氢氧化钠4.0g的溶液吸收二氧化硫,请在下图中画出产生亚硫酸氢钠的质量的变化曲线。
    (4)另取某氢氧化钠溶液,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硫,测得有关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NaOH SO2 Na2SO3 H2O X
    质量/g 16 19.2 m 1.8 20.8
    则m=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组卷:27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