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湖南省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模拟试卷(五)
发布:2024/4/20 14:35:0
一、语言文字应用(18分。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第5题6分)
-
1.下列加点词语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
组卷:86引用:3难度:0.7 -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组卷:47引用:2难度:0.8 -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
①随着时间的变化,传统中某些成分会变得无处可用而逐渐淡化________衰亡。
②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不同,它不具备有形的实体,不可________,仿佛无所在,但它却无所不在,既存在于一切传统文化之中,也存在于一切现实文化之中。
③在美国,以快捷、价廉取胜,并被大众所广泛________的麦当劳,在北京也受到了热烈的欢迎。组卷:93引用:3难度:0.4
四、现代文阅读(16分)
-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国人相当严重的“国粹病”
廖保平 两年前,因为“破解川剧变脸秘密”,曾金贵成为川剧界的声讨对象。今年7月,法国女孩美兰尼专程来中国,拜曾金贵为师学习变脸的消息一出,声讨再起:“变脸是国粹,怎能随便传给外人?”
拜师学艺是一件很平常的事,问题之所以变得如此复杂,充满火药味,皆因变脸被视为“国粹”。变脸真是国粹么?曾金贵说,作为戏曲外化人物的一种手段,变脸只是戏剧的表演技巧,谈不上所谓的“国粹”。
过去,独门绝技——“绝活”的传授大有规矩: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人)。自从国门被大炮洞开,国人发现国外有先进的“洋玩意儿”之后,那些人无我有的“绝活”均被冠以“国粹”之名。一种技艺“粹”到“国”级,就跟国家荣誉、国家机密、国家利益等等联系在了一起,也就有了维护甚至保卫的意义了。以前,洋人还不大瞧得起你的“老古董”,国粹派只好敝帚自珍。现在呢,洋人对你的“绝活”感兴趣了,还想学一学,国粹派就哗然起来:“绝活”是传内不传外(国)的。
照这样说,作为国粹的京剧也是绝活,也应该传内不传外(国)。可是,京剧大师收洋徒弟已不是新鲜事,并没有背上“卖国贼”的骂名,相反,京剧却因此变得更加有人气,更加有影响力。
或许,那些一概地、盲目地反对国粹外流的人,大概是读过鲁迅的《拿来主义》,且发生了误解。鲁迅《拿来主义》一开头有云:“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字里行间,鲁迅对梅兰芳博士颇有微词,曾金贵即是当代的梅兰芳,假如鲁迅还在,曾金贵先生也一定会在鲁迅面前止步。如此推论,愚以为谬矣!其一,我要说,鲁迅的《拿来主义》提及梅兰芳先生,旨在抨击统治者的媚外卖国,而绝不是在讽刺挖苦梅博士本人;其二,在如何看待中外文化交流的问题上,鲁迅本人也绝不是一个闭关主义者。这一点只要翻看一下中国的现代文学史,就很容易找到实例。
我认为,那些誓死捍卫国粹到非理性的人,已经成为“国粹病”患者。当一种“国粹”不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创新,需要外来文化碰撞、交融以焕发出新的生机时,他们却抱残守缺,对碰触者给以叛徒败类般的声讨,真是病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在全球一体化的时代,文化的交流与交融是必然趋势,我们如何用开放的心态面对自己的文化和别人的文化,如何让我们轻装上阵,而不是像守财奴一样对待国粹,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1)通观全文,请回答,什么叫做“国粹病”?
(2)试分析文章第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3)作者说,鲁迅的《拿来主义》提及梅兰芳博士,“绝不是在讽刺挖苦梅博士本人”。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说明理由。组卷:9引用:1难度:0.5
五、写作(40分)
-
10.社会是一所学校,生活是我们的良师。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我们学会了理解;在受挫折时,我们学会了坚强;在别人触犯了自己时,我们学会了宽容;在不利的环境中,我们学会了生存……
请以“我学会了组卷:16引用:4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