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4/8/21 1:0:1
一、请你为宣传片片头文案做修改工作。
-
1.阅读回答问题。
长江大海孕育出这片神奇的土地,赋予她长江的气概,大海的情怀A 改革开放jī dàng着这方蓬勃的土地,赋予她改革的胸襟,开放的视野。这就是南通,一颗晶莹剔透、如梦如幻的江海明珠;一座依江傍海、如诗如画的灵秀名城。
淳厚的江淮文化和细腻的吴越文化在这里交融,yùn niàng出南通“十里不同音、五里不同调”的方言格局和独具“淮风吴韵”的文化特色。一代代zhì pǔ的先民在这里B (①繁衍生息②呼朋引伴)、劳作创造,在与大江大海相伴相生的奋斗历程中,形成一批批具有江海特色的人文景观和文化遗产。
(南通史志网,有删改)(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2)请在A处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A处的标点符号是
(3)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将序号填在B处。
B处词语是组卷:10引用:2难度:0.5 -
2.摄制组缺少补光设备,听说学校林老师有一台专业补光灯,请你去借用。见到林老师,你该怎么说?
你说:“组卷:3引用:1难度:0.5
二、宣传片进入拍摄阶段,摄制组准备了几个短片,请你协助他们完成拍摄任务
-
7.拍摄短片三:《文化之地》
狼山脚下(节选)
余秋雨 ①狼山在南通县(注:现属南通市)境内,并不高,也并不美。我去狼山,是冲着它的名字去的。
②在富庶平展的江淮平原上,各处风景大多都顶着一个文绉绉的名称。再贫陋的所在,只要想一个秀雅的名称出来,也会顿生风光。……
③早就这么想着,突然看到千里沃野间愣头愣脑冒出一座狼山,不禁精神一振。这个名字,野拙而狞厉,像故意要与江淮文明开一个玩笑。
④起这个名的由头,有人说是因为山形像狼,有人说是因为很早以前这里曾有白狼出没。不管什么原因吧,我只知道,就在很早以前,人们已受不住这个名字。宋代淳化年间,当地官僚终于把它改成“琅山”。幸亏后来又被改了回来,如果仍叫琅山,那多没劲。
⑤狼山蹲在长江边上。长江走了那么远的路,到这里快走完了,即将入海。江面在这里变得非常宽阔,渺渺茫茫看不到对岸。长江一路上曾穿过多少崇山峻岭,在这里划一个小小的句点。狼山对于长江,是欢送,是告别,它要归结一下万里长江的不羁野性,因而把自己的名字也喊得粗鲁非凡。
⑥狼山才100多米高,实在是山中小弟,但人们一旦登上山顶,看到南边脚下是浩荡江流,北边眼底是无垠平川,东边远处是迷朦的大海,立即会觉得自己是在俯视着大半个世界。狼山没有云遮雾障的仙气,没有松石笔立的风骨,只有开阔和实在。造物主在这里不再布置奇巧的花样,让你明明净净地鸟瞰一下现实世界的寻常模样。
⑦我想,长江的流程也像人的一生,在起始阶段总是充满着奇瑰和险峻,到了即将了结一生的晚年,怎么也得走向平缓和实在。
⑧游玩狼山不消很多时间,我倒是在山脚下盘桓长久。那里有一些文人的遗迹,使小小的狼山加重了分量,使万里长江在入海前再发一声浩叹。
⑨狼山东麓有“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墓。恕我孤陋寡闻,我原先并不知道他的墓在这里。那天,随着稀疏的几个游人,信步漫走,突然看到一座冷僻的坟去,墓碑上赫然刻着五字:“唐骆宾王墓”。历史名人的墓见过不少,但一见他的墓,我不由大吃一惊。
⑩略知唐代文事的人都能理解我的吃惊。骆宾王的归宿,历来是一个玄秘的谜。武则天统治时期,这位据说早在幼年就能赋诗的文学天才投笔从戎,帮助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他写过一篇著名的《讨武曌檄》,雄文劲采,痛快淋漓。连武则天读了,也惊叹不已。徐敬业终于失败,骆宾王便不知去向。有人说他已经被杀,有人说他出家做了和尚,都没有确实凭据。他像一颗瞬息即逝的彗星,引得人们长久地关注着他的去路。怎么,猜测了1000多年,他竟躲在这里?……
⑪狼山脚下还有另一座墓,气派大得多了,墓主是清末状元张謇。
⑫张謇中状元是1894年,离1905年中国正式废除延续千年的科举制度只有10年,因此,他也是终结性的人物之一,就像终结长江的狼山。……
⑬张謇中状元时41岁,已经感受到大量与科举制度全然背道的历史信息。他实在不错,绝不做“状元”名号的殉葬品,站在万人羡慕的顶端上极目瞭望,他看到了大海的湛蓝。
⑭只有在南通,在狼山,才望得到大海。只有在长江边上,才能构成对大海的渴念。面壁数十载的双眼已经有点昏花,但作为一个纯正的文人,他毕竟看到了世纪的暖风在远处吹拂,新时代的文明五光十色,强胜弱灭。他正站在狼山山顶,山顶上,有一副石刻对联:登高一呼,山鸣谷应;举目四顾,海阔天空。
⑮于是,他下得山来,着手办纱厂、油厂、冶铁厂、垦牧公司、轮埠公司,又办师范、职业学校、图书馆、博物馆、公园、剧场、医院、气象台,把狼山脚下搞成一块近代气息甚浓的绿洲。直到今天,我们还能看到他这一宏伟实验的种种遗址。他终于以自己的行动昭示:真正的中国文人本来就蕴藏着科举之外的蓬勃生命。……
⑯不管怎样,长江经过狼山,该入海了。
⑰狼山离入海口还有一点距离,真正的入海口在上海。……
⑱汽笛声声,海船来了又去了,来去都是满载。狼山脚下的江流,也随之奔走得更加忙碌,奔向上海,奔向大海。
⑲汽笛声声,惊破了沿途无数坟地的宁静。
(选自《文化苦旅》,有删减)(1)作者为什么以狼山“并不高,也并不美”为开头。
(2)文中第④节的划线句中说,作者庆幸改回了“狼山”的名字,否则“那多没劲”。结合上下文说出“狼山”这名字“有劲”的原因。
(3)摄制组根据第⑤节画线句拍摄了第一组镜头,请你从加点词语的角度赏析这句话的妙处。
江面在这里变得非常宽阔,渺渺茫茫看不到对岸。
(4)摄制组将本文作为短片三《文化之地》的配音文字,将狼山定为拍摄地点,你能从文中找到哪些原因?组卷:13引用:2难度:0.5
三、宣传片终于拍摄完成,二十大也顺利召开,你为此次拍摄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也有着巨大的收获
-
8.作文。
你心中感慨万千,生活中值得我们付出的人和事有很多很多,青春岁月就是应该去奋斗、去奉献,你写下了作文《我把青春献给你》。
要求:①结合亲身经历、感受,抒写真情实感;②有明确的中心;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姓名。组卷:4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