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外国语学校七年级(下)期中科学试卷

发布:2024/8/14 1:0:1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 1.“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各环节影响最显著的是(  )
    ①调节地表径流
    ②调节水汽输送
    ③增加大气降水
    ④增加下渗

    组卷:67引用:2难度:0.5
  • 2.2021年1月10日,山东一金矿发生爆炸事故,造成井下22名工人被困,牵动了无数人的心。金矿爆炸事件给我们敲响了安全警钟,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组卷:27引用:1难度:0.5
  • 3.下列现象中没有利用大气压强的是(  )

    组卷:211引用:4难度:0.5
  • 4.我们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中看到“白气”。下面有关“白气”形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组卷:80引用:2难度:0.5
  • 5.小科的爸爸给患病的奶奶购买了一台“便携式制氧器”,其原理图如图所示,小科通过阅读说明书,了解它的工作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95引用:1难度:0.5
  • 6.2021年1月15日,宁波市生态环境局公布了2020年宁波生态环境保护“成绩单”。其中空气质量方面,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2.9%,环境空气质量连续第3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9引用:1难度:0.5
  • 7.2020年6月21日,我国多地观察到日偏食现象。小科在大树底下拍摄了一张照片,从照片中可以看到地面上有大量“月牙”形的光斑。下列选项的原理与“月牙”形光斑形成原理不同的是(  )

    组卷:13引用:5难度:0.5
  • 8.在毕业联欢晚会上,某同学表演了精彩魔术-“烧不坏的布手帕”,他先将布手帕放入白酒中浸透,后取出轻轻挤干,再用坩埚钳夹住,从下方点燃,待火焰熄灭后,布手帕依然完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73引用:2难度:0.5
  • 9.关于超市里的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28引用:1难度:0.5
  • 10.“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是初中科学基础实验之一,现要配制5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下列有关操作与目的分析均正确的是(  )
    选项 操作 目的
    A 用剩的食盐放回原试剂瓶 避免浪费
    B 称量时,在天平两托盘上各垫上一张相同的白纸 保证称取的食盐质量更准确
    C 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 提高食盐的溶解能力
    D 用量筒量取水时,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相平 使量取的水更准确

    组卷:6引用:1难度:0.5
  • 11.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墨子就在研究小孔成像的现象。如图所示,他用蜡烛作为光源,在木板上钻一个小孔,发现光线透过小孔在墙壁上形成一个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30引用:2难度:0.5
  • 12.如图所示:甲瓶中盛放的是浓硫酸(可吸收水蒸气)乙瓶中放的是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甲同学关闭阀门Ⅰ,打开阀门Ⅱ,通入潮湿的二氧化碳观察紫色小花的颜色;乙同学关闭阀门Ⅱ,打开阀门Ⅰ,通入潮湿的二氧化碳观察紫色小花的颜色。甲、乙两位同学观察到的紫色小花的颜色分别是(  )

    组卷:218引用:8难度:0.5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4分)

  • 35.小科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同时完成燃烧条件的探究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装置中注射器活塞与内壁摩擦非常小,可忽略不计。查阅资料发现:
    ①当容器内的氧气浓度低于一定值时,白磷无法继续与氧气反应。
    ②“暖宝宝”能耗尽容器中少量的氧气。
    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1:
     

    步骤2:将盛有足量白磷的燃烧匙放入空集气瓶中,塞紧塞子,白磷不燃烧
    步骤3:打开集气瓶塞子,往瓶中倒满80℃的热水,并塞紧塞子,白磷仍然不能燃烧;
    步骤4:打开K1和K2,通过注射器从b管抽水,当注射器中水量达到V1毫升时,瓶中液
    面低于燃烧匙底部,此时立即关闭K1、K2,发现瓶中白磷燃烧;
    步骤5:待整个装置冷却至室温时,打开K2,发现注射器中的水剩余V2毫升。
    (1)请补充步骤1
     

    (2)步骤
     
    进行对照,说明白磷燃烧需要的条件是充足的氧气;
    (3)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为
     
    。(用V1、V2来表示)
    (4)小科多次重复上述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远大于21%,原因是
     

    组卷:754引用:9难度:0.5

四.解答题(6分)

  • 36.由于水的导电性很弱,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做电解水实验时常在水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面体,把90克质量分数为2%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电解,电解结束后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变为5%。
    (1)电解前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2)细心的同学们发现,实验时两支玻璃管中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并没有像老师介绍的那样等于2:1,这是为什么呢?同学们查阅了大量资料,发现了以下信息:氢气和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同,在相同条件下,1升水可溶解32毫升氧气,而只能溶解18.2毫升的氢气,所以在电解的初期出现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
     
    2:1(填“大于”或“小于”)的现象。
    (3)在整个水电解过程中,有多少克水被电解了?(写出计算过程)

    组卷:8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