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3年辽宁省协作校高考语文一模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随着阅历的增长,笔者对如何解读哲学经典有了比较全面的看法和做法,把对卡尔•波普的治学思路扩大为做哲学的三个步骤。
          第一个步骤是理解一个哲学家面临的时代问题。黑格尔说:“每个人都是他的时代的产儿。哲学也不例外,它是被把握在思想中的它的时代。”幻想哲学可以超出它那个时代,就像幻想拔着自己的头发就可以离开地面一样。哲学的任务就是回答时代的问题,这不是哲学家自己想出来的问题,而是时代向人们提出的问题,各行各业的人都不可回避的问题,只不过有人可以在思想中把握它,有的人日用而不知;那些把握时代问题的人,往往从某个角度、某个层面把握它,比如,把探时代的科技问题、经济问题、政治问题。哲学家的特点是认识问题比较敏锐和全面,并用哲学范畴或新概念使哲学“变成文化的活的灵魂”,惟其如此,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哲学在用双脚立地以前,先是用头脑立于世界的……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第二个步骤是提出时代问题的解决方案。哲学思维的特点是充分利用解决时代问题的思想资源,包括现实和理论各方面的资源。对经典文本的分析梳理,尤其要细致深入,有独到之处。笔者在指导研究生写论文时常说“从大处着眼,小处下手”,也是这个意思。
          第三个步骤是不要满足于自己提出的解决方案,而要在批评和反批评的较量中论证,填补漏洞。马克思说:“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面对批评和自我批评的难题,将把我们对时代精神的问题的把握提升到新的高度。
          下面,用具体例子来说明做哲学的三步骤。
          在写成的《西方早期近代政治哲学的起源与形态》中,笔者按照上述三个步骤,解释近代政治哲学的奠基人霍布斯的《利维坦》、斯宾诺莎的《神学政治论》以及洛克的《政府论》。首先,他们面临的时代问题是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的合法性:《利维坦》提出王权与教权关系的问题是为了解决1640年革命后的共和国的合法性,《神学政治论》提出“神学—政治”问题论证了尼德兰革命建立的荷兰共和国的合法性,而《政府论》论证了1688年“光荣革命”的合法性。其次,这三位哲学家利用的历史的和现实的思想资源很多,但最重要的是《圣经》,因为宗教改革的旗帜是“唯有圣经”,《圣经》对中下层民众最具有说服力和权威,这可以帮助大家理解为什么那三部著作都用一半以上的篇幅解释《圣经》。最后,这三部著作包含了大量反驳,反驳对象有的是明显的,有些没有指名;有些批判论证在这些著作中已经完备,有些要联系他们的其他著作才能全面理解。比如,斯宾诺莎的代表作《伦理学》,洛克的代表作《人类理智论》看似没有政治哲学的内容,但如果联系他们的书信和生平,不难理解其中不少抽象的论证实际上是为解决政治哲学中理性与信仰关系的难题做准备。经过反复打磨,这三位政治哲学家的“社会契约论”脱颖而出,直到现代,都有着经久不衰的影响力。
          再如,在《马克思哲学要义》的写作中,笔者认识到《共产党宣言》在西方思想史上的革命性和现实意义,因此在开展“20世纪中国传统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西方哲学关系研究”的课题研究中,笔者以经济全球化时代的问题为导向,透视20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中国传统哲学现代化、西方哲学处境化的历程和经验,探索经济全球化时代做哲学的新路径、新方法。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哲学不再是同其他各特定体系相对的特定体系,而变成面对世界的一般哲学,变成当代世界的哲学”(马克思语)。历史上各国哲学都是各个“特定体系”,而当下的哲学是“一般哲学”,是跨文化、跨学科的世界哲学。“一般哲学”的时代问题并不是一般性问题,而是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和国内环境中遭遇的具体问题。“一般哲学”可资利用的思想资源主要不再局限于哲学史,而要更多地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吸取养分,兼收并蓄,消化综合,以便提出合理的、可行的解决问题方案。随着环境和思想的变化,这些解决方案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需要在“中西马”哲学的交流和对话中不断完善和前进。可见,这三个步骤,在当今时代依然有效。
    (摘编自赵敦华《学习如何做哲学》)(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正确的一项是
     

    A.做哲学的第一个步骤——理解一个哲学家面临的时代——这个问题是人们在思想中提出并把握的问题
    B.做哲学的第二个步骤——提出时代问题的解决方案——充分利用各方面理论资源
    C.做哲学的第三个步骤——在批评与反批评的较量中论证——把对时代精神的问题的把握提升到新的高度
    D.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哲学不能超出它的那个时代,不仅因为哲学家同每个人普通人一样也是时代的产物,还因为哲学的任务就是要回答时代问题。
    B.《利维坦》《神学政治论》和《政府论》用了较多的篇幅解释《圣经》,是因为三部著作的作者没有更多的其他思想资源可以利用。
    C.斯宾诺莎的《伦理学》,洛克的《人类理智论》虽然没有政治哲学的内容,但实际上其中不少论证就是为解决政治哲学中理性与信仰关系的难题做准备。
    D.《利维坦》《神学政治论》和《政府论》包含了大量反驳,反驳对象有些没有指名,说明那些人可能过于权威,所以这三部著作的作者不敢明言。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与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做哲学的三个步骤是对怎么解读哲学经典有了比较全面的看法和做法后,扩大了对卡尔•波普的治学思路形成的。
    B.本文列举作者自身治学的典型例证来阐述做哲学的三个步骤,现身说法,平易近人,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C.本文引用论证法虽然运用得不是很多,但所引用的言论都具有权威性,使用得恰到好处,很好地为自己的观点服务。
    D.本文首先提出自己做哲学的三个步骤,然后逐一从理论上加以阐述,进而举具体例子来阐明,整体是总分总结构。
    (4)作者在《马克思哲学要义》的写作中是如何体现他做哲学的三个步骤的?请简要概述。
    (5)作者做哲学的第三个步骤的要点是“要在批评和反批评的较量中论证,填补漏洞”,也就是要善于在反驳中完善论证,请你从《拿来主义》《答司马谏议书》两篇课文中选择一篇谈谈该文是如何利用反驳的艺术填补漏洞,完善自己的观点的。

    组卷:6引用:1难度:0.5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幸福瓶
    毕淑敏
          我喜欢丝绸和瓷器。不仅因为它们为中国历史上最值得骄傲的发明之一,也是中国古代脚力最矫健、行走最远的商品,更因为它们独特的俊美。任何一种人工的纤维,至今都无法抵达丝绸的高贵和精彩,就算表面上模拟的有几分似了,一贴到皮肤上,那感觉也全然不同,人的触觉和天然的丝绸更熨帖。瓷器呢,简直就是魔法师。来自大地的凡土,经过艺人的手和火焰的烘烧,成仙得道,变得光洁如水、晶莹夺目。总感到瓷在用这造化,表达意味深长的哲理。
          2009年国庆,我在江西景德镇做了一个青瓷的瓶。初起,在那女师傅的摊子上,琳琅满目的样品,让我一时无法确定到底做个什么物件好。看出我的犹疑,女师傅说:“就做个瓶吧。”
          我这时一眼看上了一个盘子的坯,问:“做个盘不好吗?”
          女师傅说:“盘也好。不过要是我,还是会选瓶。”
    “为什么呢?”我当然要问。
    “瓶,代表平顺安宁啊。你没见中国古代的案几上,人们都摆瓶的。天天看到瓶,念叨着瓶,就是一种许愿,人就会平安的。”女师傅慈眉善目地说。
          面对古人这种饱含心理学暗示疗法的理由,你还能抗拒么?于是,就动手来做瓶。想手下这温润的泥,在混浊杂乱的深壤中,闭目养神了千万年,突然间就见了太阳。原本面目模糊无筋无骨的粉尘,被劳动赋予了形体,就成了花瓶或盘盏的坯。它鲜白、柔和、素净,温软,一如晨曦初现时的清。女师傅端来一碟黑色的液汁,把毛笔递给我,道:“在瓶上,写好你想说的话,画上你喜欢的图。”我说:“手笨,恐怕写不好画不好的。”女师傅说:“自己写的画的,好看不好看并不要紧,意义格外不同。”见我执了笔,她又叮嘱道:“这碟子里就是古法青花的染料,你看它是黑色的,烧过之后,就变成靛蓝色了。记得要事先想周全啊,下笔之后,就没法再改了。”
          我屏住气,画上了几笔,写上了几个字。这些字和画,驮着我的心意,沁入了青瓷泥坯的肌肤。署上时间和名字之后,我问师傅:“然后呢?”
          师傅说:“然后你就把它交给我。它会被送到古窑,要整整烧它3天共72小时。”我问:“然后就好了吗?”
          女师傅轻叹了一口气说:“那可也不一定。要看这瓶的运气呢。要是炸了裂了,都没有法子。总会有这样的事儿,我们退你钱。但愿你这瓶平安。”
          之后,我回了北京,静静的等待中充满了惦念。常常想到这个瓶正在熊熊的炉火中修行,烈焰包绕,熠熠生辉。如同我们的意志,经过了磨炼和时间,才能与万物黏成一体。青瓷之中,凝固了大地的疆土,吞咽了江河的净水,吸附了一些古老手艺的染料,那里面有稀有元素的玄妙配方。还有动物皮毛扎束起的笔锋灵韵,那是狐狸的尾巴吧?我描画图案、书写姓名的时候,从笔尖看到了一点跳动的金红色。瓶身上有我和家人的名字,代表着我们的身心。奔突的炉火如炙红的绸,要围绕着它旋舞3天。它会灼痛吗?祈愿这个瓶没有砰然的炸裂,没有琐细的网纹,它从容轻巧安然涉险,不动声色地跨过火海,终于又重回云淡风轻的人间。想起明朝时的海船,载了万千的青花瓷器,遭遇风暴沉入海底,几百年波海翻滚环伺四周。一朝出水后,那瓷器们依然娇蓝着雪亮着,一如北欧少女飞扬的眸。纵是出了意外成了废品,击打后,爆成数不清的碎片,也可以镶在墙上地上,成一幅残缺的妆点。
          终于,那瓶被安全地送达了我家。打开包装的一瞬,我又一次屏住了呼吸。
          我终于又看到了它,恰如灾难后亲朋重逢。经过千度以上的高温浴洗,它亭亭玉立,一如既往的周正、安宁、温润、亲切可人,让人想起满月时分风平浪静的海,毫无瑕秽的闪着银钻般的微光。这瓶最显著的变化是不再柔软,弹之铮铮作响,犹若侠骨激荡。
          我看到了那瓶身上的图案,一丛兰花娴雅地开放着,仿佛有沁人心脾的幽香逸散而出。我母亲名中有一个“兰”字,谨以此瓶寄托我无尽的思念。
          我看到了那瓶身上手书的两个字——“幸福”,清晰坚定,蓝得振聋发聩,宛若蚀刻到了瓶的骨。
    (选自毕淑敏《星光下的灵魂》之《幸福瓶》)文本二
          1079年,不丹因王旺楚克四世首先提出了“国民幸福的总值比国民生产总值更重要”。这个国民幸福总值被简称为GNH。也称幸福指数。
          幸福指数的真谛,其实就是挑战国民生产总值——这个顽固地引导着全世界都向钱看的指标。不丹人认为:幸福指数的核心是经济和非经济发展目标的平衡,经济增长并不是经济发展自身的一个目标,而是一个完成许多其他更重要目标的方式。
          不丹人把幸福量化,提出了一个有着290多条指标的幸福测定表格。他们认为:只有是可以衡量的,才能够实现。
          这些指标度盖了社会生活最广泛的各个方面和它的各种环境因素,来反映影响个人和社会幸福的金字塔的各个方面。如果真理真的只存在于细节之中,那么这个包罗万象的民意调查,力图穷尽每一个组成幸福的细微部分,寻求尽可能接近真相的答案。
    (选编自毕淑敏《星光下的灵魂》之《幸福试卷像一匹藏着精灵的土布》)
    (1)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我”之所以喜欢丝绸和瓷器,不是因为它们是中国历史上最让人骄傲的发明之一与销售最远的商品,而是因为它们的俊美无可匹敌。
    B.女师傅慈眉善目地说中国古代的案几上都摆瓶,人们天天看到瓶,念叨着瓶,就是许愿平安,作者不能抗拒,就做了瓶。这就是一种精神控制(PUA)。
    C.女师傅轻叹了一口气说烧瓶要是炸了裂了,都没有法子,而且总发生这样的事情,这意在说明瓷器烧窑的失败率高。
    D.文本选取丝绸、兰花、字画等极富民族特色的意象,有力地衬托了“幸福瓶”的内涵,丰富了文章意蕴。
    (2)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首段将丝绸和瓷器进行对比,突出了瓷器比丝绸更为神奇高贵且富有哲理的特点。
    B.“闭目养神”“面目模糊无筋无骨”等词句运用了拟人手法,前者突出了做瓶的泥的深厚底蕴,后者突出了劳动者的创造力量。
    C.文本写“画上了几笔,写上了几个字”,但并没有写明画什么画写什么字,这样就造成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D.文本以第一人称视角,融叙事、议论、抒情为一体,内容丰富,感情真挚,表现了“我”对幸福的种种感悟与诠释。
    (3)文本一画线句富有特色,耐人寻味,请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简要赏析。
    (4)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请结合文本一与文本二,谈谈你对幸福感的理解与认识。

    组卷:16引用:2难度:0.5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摆渡人说,哈喇泊打鱼打到哪里,就喝汤喝到哪里,他的传奇故事也就流传到哪里。只要你到了黑龙江流域沿岸的地方,走进馆子,听到呼噜呼噜的喝汤声,说明你可能遇见哈喇泊了。听说他近两年迷上了饶河,饶河有家江鲜小馆,羹汤做得格外鲜美。哈喇泊就常来饶河打鱼,把鱼低价卖给这家小馆,在此喝汤。
          我连连追问哈喇泊现在在哪儿。摆渡人说,这不突发了新冠肺炎疫情了嘛,春节后乌苏里江沿岸所有的餐馆都关门了,哈喇泊没有喝汤的地方了。我嘀咕道:“哈喇泊喝不上汤,可别饿死啊。”摆渡人就在我的低声碎语中无声无息地消失了。就在我准备买单离开时,忽听背后传来喝汤的声音。这声音初始像穿越曲谷的强风,带着股气吞山河的力量;跟着又像乌苏黑江的水流,变得深沉而有节奏;忽然这喝汤声又起了变奏,一阵剧烈的喘息声闯入,就像呜咽。而喘息声过后,是急板似的更加迅猛的喝汤声,仿佛谁要把大千世界都收入腹中。
    (1)上文故事叙述得曲折有致,扣人心弦,作者是怎样做到的?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
    (2)怎样写哈喇泊这个人物的出场的?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
    (3)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除了夸张以外还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结合原文分析其表达效果。

    组卷:8引用:2难度:0.6

四、写作(60分)

  • 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2018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广大宣传思想工作者“要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增强本领能力,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为什么“脚力”“眼力”在前,“脑力”在后?有没有其他的顺序?哪种“力”是核心?作为宣传思想工作者当然要增强“笔力”,但是其他行业的人需要增强什么力呢?
          复兴中学团委将组织以“脚力•眼力、脑力?力”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请结合以上材料补上“?力”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组卷:12引用:3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