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河南省新乡市高考语文二模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在世界几大古代文明中,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未中断,至今仍充满蓬勃生机与旺盛生命力,这在人类历史上是了不起的奇迹。本固根深、一脉相承的历史文化是铸就这一奇迹的重要基础。
先秦时期是中华文化的创生期,奠定了此后几千年中华文化发展的基础。考古发现证实,早期中华文明的形成经历了从“满天星斗”到“月明星稀”再到“多元一体”的过程。在这个过往中,不同地域、不同人群的文化交流交融,推动中华民族最早的大家庭逐渐成形,国家由此诞生,“大同”社会理想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价值追求逐渐深入人心。在早期国家多成过程中,我们的先人积累了初步的国家治理经验,包括经济、政治、军事、法律、文化等各个方面、最终以典章、思想的形式进行总结和传承。流传至今的夏商西周国家治理经验、乔秋战国子百家思想,是先秦时期历史文化的集中反映。
秦汉至宋元时期是中华文化的发展期,中华传统文化在这个时期走向成熟并迈向新的高峰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度的推广、官僚制度的健全,推动中国传统社会形成国家治理的基本形态,为中国传统社会的长期延续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和文化支撑,贯穿其中的价值主线是对“大一统”的坚定追求。与此同时,民为邦本的民本思想、以文化人的文治主张、协和万邦的天下观等,也在实践中得到丰富和完善。在追求“大一统”的历史中,民族精神世代相传,民族英雄史不绝书。
明清以降是中华文化的转型期,形成了具有深远影响的丰厚遗产。这个时期的中国,传统文化积淀愈益深厚,“大一统”趋势愈益强化,新生社会因素愈益彰显。|其中,最值得重视的是全新历史变局的出现和中国人民的抉择。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苦难深洲。面对新的时代变革,中华民族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创新力,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甘沉沦,前赴后继,浴血奋斗,最终找到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真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积淀、积聚的爱国情怀、创造活力被激发出来并发扬光大,古老的中华文化从此获得历史性新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经历了风风雨雨,特别是近代以后遭遇了无数艰难困苦,但我们都挺过来了,而且不断浴火重生。今天,我们正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上。中华民族为何能生生不息,长盛不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具有独具特色、博大精深、一脉相承的历史文化的有力支撑。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就充分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力量,充分展现了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
——(摘编自高翔《中国历史文化具有一脉相承的优秀传统》)(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世界上几大古代文明都源远流长,从未间断,一脉相承的历史文化成就了这一人类历史上了不起的历史奇迹。
B.文化交流交融逐渐形成中华民族最早的大家庭-国家,先人以典章、思想的形式总结和传承了初步的国家治理经验。
C.秦汉时期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度的推广、官僚制度的健全,促进了中华传统文化从成熟迈向高峰。
D.对“大一统”思想的坚定追求,使民本思想、文治主张、天下观等在实践中得到了丰富与完善,民族精神世代相传。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主体部分按照时间顺序论证了一脉相承的中国历史文化赋予中华文明旺盛生命力的观点。
B.文章第二段论证早期中华文明形成过程时,先指出“考古发现证实”,后强调“流传至今”,增强了论证的严密性。
C.文章第四段列举1840年鸦片战争这一典型事例,证明了中华民族的苦难促使了中华文明的前进。
D.文章最后一段总结全文,运用设问,一问一答,重申中华文明昌盛的原因,进一步强化了中心论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夏商西周时期的国家治理经验、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思想等,这些先秦中华文化奠定了中华文化发展的基础,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B.“正己修身、为政以德,促进和谐稳定;施行仁政,改善百姓生活”的思想与文章中古代坚定追求的“大一统”思想有着相通之处。
C.爱国主义精神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使中华民族经受住无数难以想象的风险和考验,为中华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石。
D.中华民族近代以后遭遇了无数艰难困苦,不但没有倒下,而且不断浴火重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大力量的支撑。组卷:9引用:4难度:0.5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实施方案(2015-2020年)》、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共同实施。其中,生态环境部负责组织实施生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估、观测网络建设两项任务,累计投入中央财政资金近4亿元,共267家科研院所的2000余名科研人员参加。“通过实施重大工程,基本摸清了我国生物多样性状况。”崔书红说,全国划定32个陆地、3个海城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优先保护区域约占我国陆地国土面积的29%,维管植物数占全国总种数的87%,野生脊椎动物占全国总种数的85%。同时,还发现新种和新记录种70余个,丰富了中国生物多样性“家谱”。
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的作用逐步显现,构建了监管数据库,提升了科研能力和水平,支撑了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
如今,由社区或公益组织发起的保护行动明显增多:观鸟爱好者积极参与湿地鸟类的监测工作:“蔚蓝地图”等手机应用程序上线“生物多样性随手拍”等活动,吸引公众了解身边的物种……
人们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利用中受益,激发和增加了生态保护积极性。沙丘连绵,湖水湛蓝,沙柳、胡杨刚吐新绿,初夏的库布其国家沙漠公因七星湖景区风景怡人。经过30多年生态治理,曾经的不毛之地披上了绿装,绝迹多年的狼、狐狸、山鸡、野兔、苍鹰等野生动物,重回这里安家,生物种类增长了10倍。
——(摘编自孙秀艳《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积极进展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家园》)材料二:
如何激发村民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热情,恢复青山绿水的美丽容颜?“白水江分局尝试把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农村综合发展相结合,建立社区共管机制,鼓励通过签订合作保护协议,将权利与责任划分清楚,赋权社区开展保护行动,从而激发村民的责任心,共同保护国家公园周边自然资源。”大熊猫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省管理局白水江分局局长刘兴明告诉调研组,“村民成立森林巡护队,对保护地进行巡护,制止乱砍、盗猎、乱采、滥挖,约定期满后评估保护效果,由白水江分局给予一定的补偿与奖励。”李子坝村村民任华章是森林巡护队的一员,他兴奋地说:“村里制定了巡护计划、资源管理制度和村规民约,我们不能再靠山吃山了,应该靠山护山养山!”
建立社区基金、成立茶业合作社、提供电炒茶机补贴、引入节柴灶……社区共管共建共享模式的实践不仅改变了李子坝村的面貌,也大大提高了村民们的主动保护意识及科学技能。
(摘编自兰亚妮《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社区发展如何“共赢”》)材料三:
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迈上新台阶,要将这一理念融入生态文明建设全过程,提高社会各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自觉性和参与度。了解是保护的前提,让保护生物多样性成为公民自觉行动,不仅要做好在更大范围摸底数、建档案、强监测等方面的工作,还要让全社会对这一过程有更深入的理解。从这个意义上讲,通过科考,建立起各类生态系统、物种的监测观测网络,掌握生物多样性总体情况。近年来,从一碧千里的西江到浩荡奔腾的长江黄河,再的,不仅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了现要依据,也为全社会了解、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营造了良好氛围。
开展科学考察,摸清生物家底,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举措。构建完备的生物多样性保,不断提升生物多养平,物自然守住安全边界和底线,定能实现自然生态示是良性循环,形成生物多样性保护推动绿色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好局面。
——(摘编自王浩《不断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共同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实施方案(2015-2020年)》,生态环境部负责调查评估等任务。
B.通过实施重大工程,我们基本摸清了我国生物多样性的情况,优先保护区域面积大约占我国陆地国土面积的29%。
C.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的作用逐步得到显现,科研能力和水平得到提升,都得益于相关政策法规的支持。
D.经过30多年生态治理,曾经的不毛之地披止了绿装,库布其国家沙漠公园七星湖景区的人们在保护中受益。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社区或公益组织发起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明显增多,手机应用程序上线“生物多样性随手拍”吸引了更多公众参与其中。
B.尝试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农村综合发展相结合,签订合作保护协议,分清权利与责任,赋权社区,激发了村民的责任心。
C.李子坝村曾经靠出吃山,实施社区共管共建共享,改变了李子坝村的面貌,极大提高了村民的主动保护意识和科学技能。
D.三则材料都报道了有关“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问题,但是它们的报道方式各有特点,材料一、三侧重事实报道,材料二侧重理论阐述。
(3)如何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说明。组卷:3引用:2难度:0.5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我们的祖宗比你阔
——发现漠川
伍嘉祥
大年初四到广西兴安灵渠怀古,在水街偶尔发现一张古村落的照片,细打听,此乃兴安县东部最偏远山区的一个叫溪川的地方,于是马不停蹄径直前往。此乡藏于溪川大峡谷深处,汽车在新开的盘山公路上兜转了一个多小时,悬崖下是干涸了的五里峡大水库。翻越群山,出得谷口,眼前豁然开朗,远处青山环抱,前方是广阔的平畴,一片规模宏大粉墙登瓦的古民居群依坡而筑,两条小河流水潺潺在村前交汇,成片成片笔直的银杏树做指苍穹,可惜季节已过,要不这里准是一片金色的童话世界,好一处世外桃源啊!
漠川乡榜上村安适得很,沿着碎青石块铺就的狭长古朴小巷蜿蜒而行,高墙窄巷中古老的层楼叠院,户户相连,我一下子惊呆了;闭塞的山村何以有如此气派的房子?高高的封火墙,二进三进的深宅院落,宅内的天井、厅堂、厢房布局与徽派民居相似,砖木石雕虽不及徽州民居繁婚,但仍不失精细。少了点微商的奢华大气,倒是多了点桂北古宅的素雅。石磨石雄石白石门鼓石门槛石水柜风情依旧,凌乱无章的农家陈设和残旧破败的老屋农舍却在诉说着主人的清贫,恰恰也坦露出他们的率真而不做作。当我仰望着早已褪色斑驳的飞檐斗拱雕梁画栋,抚摸着早已风干百年的皴裂门屏窗棂上的雕花,与猫在瑟瑟寒风老屋中制作熏肉的主人追缅他们祖上昔日的辉煌时,一种历史沧桑感扑面而来,仿佛走进了一个尘封着的久远年代。
虽是过大年,整个村落却是静悄悄的,除了家家门前的春联,难觅到节庆的气氛。人们都躲在家中宰鸡熏肉,整条村子的巷陌中只有三个老人和一条慵懒的黄狗在闲待着享受午间的冬阳。没有那些出了点名气的古村名镇人挤人的喧闹躁动,更没有丝毫令人兴味索然的商业铜臭,安谧宁静,百年前如此,于今亦然。村民们虽未至于“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但依然安静闲逸、慈厚淳朴,固守着自己的生存状态。一池枯萎的荷,一株寂寞的山茶,尽管残山剩水,冷雀寒鹤,依然过着最平凡最生动也最安乐的烟火日子。遗风扑面,古趣盎然,偌大一个保留着人文环境原生态的古村落呈送给我们几个外来客,实在太奢侈了。然而更令我大吃一惊的,是许多宅门上赫然挂着的一块块匾额和散落在路边的几处旗杆夹,看得出匾额是新造的,主人是在炫耀祖上的荣光:“云南省检察厅厅长陈直明”“钦授云南知县陈直廉”“诰封陈克昌通奉大夫”“道光例授国学京监陈崇礼”……
“我们的祖宗当年比你阔!”村民的一番话令我进村时的疑团顿释,榜上村原名莲花村,开村之祖陈俊原是湖北黄冈人,明初洪武三年随靖江王朱守谦入桂,因护驾有功擢升四品参将,驻兵深圳大咖啡旺道,遗络后留恋深川山水,便留下夹开柱散叶;其后人历轻数代关心轻带,成为混川第一大族。陈俊的第十三代孙陈克昌擅商,靠贩卖土特产到江浙粤桂,逐成首富,广置四产3000多亩。陈克昌前后用了20多年在莲花村修建了古民宅30多座和碉楼2栋,明清两代该村先后出了7名进士、18名文举人、2名武举人、7名贲生;还有四男四妇先后皆被朝廷诰封为通奉大夫、二品夫人。一个偏远的小小山村,如今也不是800人,古代竟有40多人获取功名或皇封,实在叫人叹为观止。后来莲花村易名“榜上村”,也缘于此。
村中的半山坡上有一棵寿逾千年的古樟树,枝繁叶茂,郁郁葱葱,气势非凡,村民视之为神木。树高十丈,冠幅三亩,我等10人试着仍抱不合拢。古诗曾有对巨木“下根磅礴达九渊,上枝摇荡凌云烟”的赞誉,此律钻天入地之伟岸,谓之“岭表第一棹”当不为过。村前的古墓园是檐上村人荣耀的象征。这个桂北第一大墓是陈克昌之孙陈秉彝(官至贵州通判)为祖父母所建,并且奏请朝廷为之追赠语封。大墓高3米余、宽近10米,墓道长60米、宽15米,两旁的望柱、石斛、石马、石翁仲整齐对列,两块光绪帝语封的聂质负碑高达6米,恢宏壮观。站在墓园眺望,远处青山烟臭缭绕,村前小河如玉带缠腰,村后巨樟参天,实在是一块风水宝地,怪不得出了这么多俊彦英才。
大约4亿年前,漠川大峡谷是桂林古海下的一条海沟。沧海桑田,亿万年后抬升上来的峡谷陆地山休因此保留了大量的古海洋生物化石。晚古生代泥盆纪的腕足类、贝类、珊瑚类、苔藓类、三叶虫等化石在溪川的几个村子里几乎俯首可拾。当地人不识是宝,几百年来采石筑桥修路建房,取之不断,殊为可惜!直到地质工作者发现建于1888年的“化龙石拱桥”桥身上的石料居然有许多古海洋生物化石,才逐步解开“漠川化石谷”的万古之谜。
旧时的湘桂古驿道穿漠川大峡谷而过,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修筑了五里峡水库,高峡出平湖,漠川反而一下子被封闭了30多年,到县城只能步行一天一夜翻越几座大山。近年新修筑了盘山公路才使得地处深山腹地荒僻的它重新回到精彩的外面世界中来,恰恰被水库封闭了的这30多年,它由富返贫,由兴而衰;恰恰这30多年,也正是外面世界被钢筋混凝土闭腾得天翻地覆、面目全非的时候。一如塞翁失马,这一封闭倒是使溪川古墓园和古民居群得以完整保留。
(有删改)(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少了点徽商的奢华大气,倒是多了点桂北古宅的素雅”把榜上村的房子与徽派民居相比较,写出了榜上村建筑的特点。
B.“凌乱无章的农家陈设和残旧破败的老屋农舍却在诉说着主人的清贫”,运用拟人化的表现手法写出了榜上村的现状。
C.文中第四、五两段使用了不少数量词语,却并不造成阅读上的枯燥乏味,反而使读者更清楚地了解了榜上村的历史和特色。
D.文中第一段写到了五里峡水库,最后一段又写到了五里峡水库,作者这样安排的主要用意是照应前文,使文章结构完整。
(2)作者以“我们的祖宗比你阔”为主标题有什么用意?
(3)联系文章内容简要分析作者在漠川有哪些发现。组卷:3引用:1难度:0.6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5时42分,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成功交会对接。此次载人飞行任务,不仅让“神十四”和“神十五”实现了“宇宙级同框”,也实现了中国航天史上首次航天员乘组在轨轮换。出色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离不开飞船上的诸多“神器”,不仅它们对飞船的成功发射具有重要作用,也与飞船在轨正常工作及航天员的生命安全息息相关。
在轨飞行时,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会周期性经过地球阴影区。因此,与空间站组合体“太空牵手”,稳定高效的照明非常重要。由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10所研制的载人飞船舱内照明设备(近距离泛光照明)和交会对接照明设备(远距离透光照明),不仅为航天员提供舱内工作和生活照明,①_____。
在飞船的发射和返回过程中,航天员的身体被牢牢束缚在座椅上,即使各种设备近在咫尺,也是“鞭长莫及”。②_____?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10所研制的操纵棒可帮了大忙。操纵棒的把手是根据航天员手掌正常抓握状态赋型设计的,并且可无极伸缩,航天员可以根据现场条件,在一定范围内任意调整其长度。
航天员的活动时刻都在产生二氧化碳。因此,③_____,是保障航天员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重要环节。舱外航天服生命保障系统中的二氧化碳吸附药盘,可在航天员执行舱外任务时,将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引号有不同的用法和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太空牵手”这一引号的作用和表达效果。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组卷:10引用:2难度:0.5
四、写作(60分)
-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数学家张益唐关于著名难题“朗道一西格尔零点猜想”的新突破引起社会高度关注。他在一次学术沙龙中,坦诚分享了自己做数论研究的心境,“我喜欢干的一个事情就是告诉自己,你要把这个证明弄懂,这是很重要的。但有时候,更重要的是问你自己,你学的知识到底有什么意义?我说的意义是在数学上的,能够用在什么地方,或者说有哪些作用。多问这个问题,学问才能做得扎实。”由此,爱做“大问题”的他给年轻学人提了一个建议:不知道怎么往前走的时候,最好能停一下,回到你的出发点,问一下自己想做什么,就是现在常讲的“不忘初心”。
即将步入高校的你,正当青春、渴望成才的你,张益唐的心得体会给予你怎样的启发?请根据你的感悟与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组卷:5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