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广东省茂名一中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4/11/21 18:30:2

一、知识积累与运用(共31分)

  • 1.古诗文默写。
    (1)三军可夺帅也,
     
    。 (《论语》)
    (2)郦道元《三峡》中的“
     
     
    ”极尽夸张,描写山势雄浑高耸,给人以壮丽之感。(郦道元《三峡》)
    (3)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中化静为动,用游动的视角描写荆门入楚地的壮阔景象,包含喜悦心情的诗句是:“
     
     
    。”(李白《渡荆门送别》)
    (4)王绩《野望》中运用对偶手法描写傍晚时分,遥望山野,满目浓浓秋意的句子是“
     
     
    ”。(王绩《野望》)
    (5)阅读经典诗文,可以怡情悦心,感受美好。读一读崔颢《黄鹤楼》中的“
     
     
    ”,让我们徜徉在林木葱郁的沙洲享受内心的宁静;读一读王维《使至塞上》中的“
     
     
    ”,让我们在雄奇壮丽的边塞风光中放飞浪漫的想象;读一读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
     
     
    ”,让我们感受春天花草盎然的生命力。

    组卷:3引用:2难度:0.8
  •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8引用:2难度:0.5
  • 3.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舰载战斗机上舰,中国bái shǒu qǐ jiā
     
    ,一切从零开始。
    (2)这是一种奇异的新的开始,这种艰苦而且wēi miào
     
    的快乐,两次都挑选了最简陋的布景。
    (3)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kuān hòu
     
    rén cí
     
    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组卷:4引用:2难度:0.5
  •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32引用:4难度:0.5

二、阅读(共39分)

  • 11.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一粒孕育真善美的种子
    周勇
          ①我们一家住在湖南农业大学,紧挨着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天气好的时候,常可以在附近的田间地头见到袁隆平院士的身影,感觉与袁隆平一家就像左邻右舍一样亲近。每每有亲戚朋友聊起袁隆平院士,我们一家都会因为住在袁院士的隔壁而感到特别自豪。
          ②2018年上半年,我决定采写一篇袁隆平院士在安江农业学校教书育人的故事。女儿听说我要去见袁老师,很是惊讶,像倒豆子一般地问我:“袁隆平爷爷真的就住在我们隔壁吗?他真的会见你吗?他是不是很老了?我也好想去!”在女儿的心里,袁院士这么大的科学家,怎么可能会近在咫尺!
          ③2018年5月16日大清早,我就带着女儿提前来到了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大楼前坪,父女俩心情都是无比激动。在杨秘书的带领下,我们走进了袁院士的办公室。袁院士见了我们,马上起立和我们打招呼,并与我们一一热情握手,当他把手伸向我女儿时,女儿迟疑了一下才伸出手,并礼貌地问袁爷爷好。握了手,袁院士慈祥地问女儿:“小朋友,读几年级了?”“五年级。”女儿显得有些拘谨,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科学家,她还真有些蒙了。
          ④袁院士见我女儿身材单薄,就关心地对她说:“现在咱们国家粮食年年大丰收,不像以前了,你要多吃一点米饭,有了健康的体魄才能更好地学习。”女儿频频点头,阳光透过薄薄的纱窗,洒满整个房间,正好映照在她的脸上,整个房间溢满了阳光的味道。
          ⑤当我们问起袁院士在安江农业学校当老师的经历时,袁院士的话匣子一下子就打开了。他告诉我们,他教书时就是一个爱“鼓捣”的教书匠。当年党号召向科学进军,他就决定在教学之余,真正搞点研究。在他的组织下,安江农业学校成立了第一个科研小组,他们把西红柿嫁接到马铃薯上,希望地下长出马铃薯,枝上结西红柿;把西瓜嫁接到南瓜上,希望得到新型的瓜种,嫁接的作物成活了,长势也不错,讲起在安江农业学校的往事,袁院士兴致特别好,不知不觉半个小时就过去了。
          ⑥临别时,我和女儿提出和袁院士照一张合影,我们自觉地站在了袁院士的两侧。袁院士见状,笑呵呵地对我说:“小朋友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他们才是最重要的,应该站在中间。”说完,就把我女儿往中间的位置拉,一张袁院士站在后排,小朋友居中的照片就这样定格了。从那以后,女儿只要看到有关袁爷爷的新闻就会格外关注,俨然成了袁院士的“铁粉”。
          ⑦2021年5月22日,我参加完全省职业教育活动周的活动,中午赶回家陪女儿吃饭,刚一开门,女儿就哭着问我:“网上说袁爷爷去世了,是真的吗?”我见女儿哭得稀里哗啦,就安慰她:“袁爷爷身体很好。”女儿见我说得很坚决,这才擦了擦眼泪说:“袁爷爷身体这么好,肯定可以活过100岁。”在女儿的心里,像袁爷爷这样的科学家应该永远活着才对!让人悲痛欲绝的是:下午一点多,官网还是发布了袁院士离开我们的消息。那一刻,女儿正在书房学习,我知道,她很快就会得到消息,我不忍心将这一切告诉女儿,于是找了个借口,匆匆下了楼。
          ⑧回到家里,女儿异常的平静,我在她的书桌上看见她正在写的一篇短文,写的正是她敬爱的袁爷爷,题目是《一面》,就在这一瞬间,我感觉到女儿长大了!
          ⑨我常想,我和女儿之所以将袁院士视为自己的亲人和学习的榜样,一定是因为在2018年5月16日的这一天。这一天,袁院士在我们心里种下了一粒真善美的种子,我相信这一粒种子,就如同袁老师研究的杂交水稻种子一样,已经在我们的心田生根,发芽!
    (1)概括袁隆平院士与“我”女儿之间相关联的几件事,填写在下表中。
    初次见到袁隆平院士时
     
    临别时一起合影纪念时
     
    听说袁隆平院士去世时
     
    官网正式发布消息之后
     
    (2)选文第④段画线语句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3)选文的主人公袁隆平院士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
    (4)请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文章结尾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组卷:65引用:7难度:0.4

三、作文(50分)

  • 12.生活中,声音无处不在。它可以是我们听到的万物之声,也可以是我们听到或看到的各种信息。这些声音中,最令你难忘的声音是什么?
          请以“留在心底的声音”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组卷:48引用:8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