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第四版)《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2022年同步练习卷(1)

发布:2024/5/6 8:0:9

一、

  • 1.(1)孔子,名
     
    ,字
     
    ,春秋后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学派的创始人。
    (2)《
     
    》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
     
    散文集,共20篇,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编集而成。宋代朱熹把《论语》与
     
     
     
    合称“四书”。
    (3)本文以
     
    为线索,记叙了孔子和四个弟子畅谈理想志趣的情景,体现了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思想和弟子们不同的志趣、性格,反映了儒家以
     
    治国的政治主张。

    组卷:4引用:2难度:0.5

二、基础知识

  •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  )

    组卷:6引用:2难度:0.5
  • 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组卷:5引用:2难度:0.5
  • 4.下列四句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组卷:8引用:5难度:0.5

二、基础知识

  • 13.下列各句的句式与其余三句不一样的是(  )

    组卷:7引用:4难度:0.5

二、阅读理解

  • 14.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瑟希,铿尔,舍琴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1)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乎大国之间 摄:夹,迫近
    B.及三年 比:比较
    C.以君子 俟:等待
    D.瑟希 鼓:弹奏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加之师旅 刀劈狼首
    B.方六七十,五六十 其礼乐
    C.异三子者之撰 何伤
    D.唯求非邦也与 于其身也,耻师焉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家邦国家”范围的一组是
     

    ①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
    ②异乎三子者之撰。
    ③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④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⑤亦各言其志也。
    ⑥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A.①②⑤
    B.②⑤⑥
    C.③④⑥
    D.①③⑤
    (4)下面对文章的内容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
     

    A.子路的思想是将困于战争和饥荒的中等国家治理成勇而知义的礼仪之邦。
    B.孔子对子路“哂之”,其中有善意的理解和宽容,也有不以为然的轻微批评。
    C.曾皙的回答直接用理性的语言述说他的志向,勾勒出一幅太平盛世的和乐景象。
    D.听了曾皙的回答,孔子喟然长叹,这喟叹表现了孔子对曾皙志向的赞许。
    (5)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②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③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组卷:11引用:2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