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7.1 燃烧和灭火》2019年同步练习卷(广东省东莞市虎门外国语学校)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完成下面的练习,测试一下自己运用知识的能力怎么样?
-
1.如图是一组用于研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对比实验,对有关实验现象和结论的判断错误的是( )
组卷:1045引用:38难度:0.9 -
2.打火机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如图是普通电子打火机的实物照片.下面可以做到符合燃烧条件能打火的组合是( )
组卷:196引用:61难度:0.9 -
3.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得到以下实验事实:
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能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 )组卷:638引用:132难度:0.9
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0分)
-
10.依据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实验过程:①通入N2,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a、b中均无明显现象;②熄灭酒精灯。立即改通O2,a中无明显现象,b中红磷燃烧。
(1)实验过程②中,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过程②中,对比a、b中的实验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3)实验过程中,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的实验是组卷:496引用:21难度:0.3 -
11.元旦联欢会上,化学老师给同学们表演了一个“水能生火”的魔术(如图1所示),他将包有过氧化钠(Na2O2)粉末的脱脂棉放在石棉网上,向棉花上滴了几滴水,棉花立刻燃烧了起来.同学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什么脱脂棉会燃烧起来呢?
【提出猜想】
a.小新认为过氧化钠(Na2O2)与水反应生成了可以支持燃烧的物质.
b.小海又根据燃烧的条件,对小新的猜想进行了补充:
【实验与分析】同学们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
(1)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水滴加的速度,看到试管中有气泡产生,将带火星的木条靠近P出口,看到木条复燃,你推测此气体可能是
(2)实验中还观察到,烧杯中的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3)完成了以上实验,老师介绍该反应的产物一共有两种,于是同学们又展开了进一步的研究,继续探究反应后生成的另一种物质.请你回答:另一种产物必含的元素是
【老师介绍】过氧化钠不仅可以和水发生反应,也可以和二氧化碳反应,也能生成氧气.因此,过氧化钠经常被用于潜水艇和防毒面具中提供氧气.
【补充实验】明确了以上性质,小红同学又设计了一个实验(如图3所示):将一团包有过氧化钠的粉末的棉花塞到漏斗的管中,漏斗下方点燃一支短蜡烛 (蜡烛火焰与棉花不接触).请回答:棉花
【实验反思】结合上述实验事实,同学们对于运输过氧化钠固体提出了安全建议:组卷:99引用:3难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