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山东省校联盟优质校高考语文模拟试卷(5月份)
发布:2024/12/14 9:0:2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1小题,19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提到晚会,你会想起什么?是齐聚了半个娱乐圈明星的载歌载舞,还是表演+主播卖货+抽奖的大杂烩?
在消费主义盛行的当下,大多数观众已经对流量明星的狂轰乱炸、直播带货的“喧宾夺主”出现审美疲劳。也正因为如此,河南卫视凭借着《唐宫夜宴》《元宵奇妙夜》《清明节奇妙游》《端午节奇妙游》等节目在今年成功出圈。
传统的卫视、互联网大厂晚会是直播式的明星大拼盘,一台晚会一个主题;但河南卫视陆续推出的四场晚会,其实更像是制作精良的“连续剧”。“连续剧”的开篇是今年春晚的《唐宫夜宴》。它运用了5G、AR等技术,将虚拟和现实场景结合起来,与传统的舞蹈演出有了明显区别。譬如唐朝乐师在“彩排”到“正式演出”之间,其背景也从古色古香的《千里江山图》切换到了现代化的博物馆,令人耳目一新。正因为《唐宫夜宴》有了良好反响,河南卫视便以此为开篇,展开了一场“连续剧”。在春节之后的元宵节,《元宵节奇妙夜》中,苏醒的唐俑少女们奔走在河南博物馆、河南应天门里,穿梭在《清明上河图》中,取代主持人成为晚会各个节目之间的“串词”人。在元宵节之后,《清明节奇妙游》中,四位VR唐俑少女带领观众打卡实景嵩阳书院、清明上河园等文化景点,带领观众欣赏《纸扇书生》《少年》等节目。《端午节奇妙游》同样是继续讲述了四位唐俑少女的故事。晚会以唐俑少女视角,向观众呈现赛龙舟、吃粽子、艾草祛病等一系列传统端午习俗以及古代艺术大师的经典作品。
技术、文化与舞台艺术的融合,让河南卫视的晚会获得好评。当然,好评只是出圈的第一步,不容忽视的,还有帮助其热度一路攀升的其他助力。
互动性、传播性优质的互联网平台也为晚会后续热度的提升创造了相对良好的传播环境。以此次端午节晚会为例,在6月12日晚会播出当天,河南卫视就在B站、抖音、快手、微博等多个平台上更新着晚会相关内容片段,可以说是做了全网覆盖和用户触达。官方的一系列行动和操作后,晚会很快引发了第一波自来水传播。人民日报在微博上转发评论称晚会“令人叹为观止”;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也将《祈》发布到了海外社交平台推特,同时评论“难以置信的美丽”。
在媒体矩阵对晚会形成.广泛报道的同时,河南卫视紧接着就请出了主创团队亲自解读晚会节目,从专业、文化的视角。让更多人了解这台晚会的创作构思:同时也,从更深度的文化、创意层面,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
主创团队恰到时机的回应,既体现了创作者的用心,也将广大用户的“文化自信”情绪氛围烘托到另一个高度。于是,用户们纷纷自发开启了第二轮、第三轮转发,将晚会的影响力和热度又进一步延续。同时在微博上,“端午奇妙游手绘”大赛也随之被发起.网友、插画师、设计师都参与到晚会内容的二创之中。该话题阅读量瞬间突破1.3亿人次。
从春节、元宵节、清明节,再到端午节,河南卫视四个节日的晚会一直能够维持较高热度,和其贴近传统文化的主题。以及创新展现传统文化内容的第划息息相关。和当下“国潮”备受追捧的现象一样,河南卫视晚会本质上是契合了大众日渐增强的文化自信和民族文化认同,自然会获得广泛好评。
不过同样重要的是。河南卫视也给了地方电视台更多的成功经验是面对“电视产,不再是信息唯一的大规模传播渠道”的现状时,能真正利用好网络这一传播渠道,并找到与年轻人对话的方法。
(摘编自郭瑞灵《复盘河南卫视的“爆红出圈”秘诀》)材料二:
每一个传统佳节,都少不了醇厚的文化味儿。今年端午节期间,河南卫视《端午奇妙游》的一个舞蹈圈粉无数。这个名为《祈》的水下舞蹈。以唯美至极的舞姿、精美绝伦的光影,让“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洛神”仿佛穿越千年、跃然眼前。
传承与创新,让传统文化在历史的长河里源远流长;互动与共鸣,让传统文化在时代的舞台上大放异彩。近些年来,许多尝试都在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源头活水,在年轻人里赢得欢呼和掌声。《典籍里的中国》以沉浸式体验展现典籍的魅力,《国家宝藏》将文物背后的故事徐徐展开,“唐宫小姐姐”从古老画卷中走出……一次次播放点赞,一条条留言评论,观众既成为走近传统文化的接受者,又成为弘扬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岁月洗礼的古老文化由此展现出鲜活的生命力,思接千载的当下观众由此徜徉在丰富的文化宝库。
当然,节目火了、人气高了、文创产品卖脱销了,并不意味着就要一拥而上、千篇一律。让更多人爱上优秀传统文化,唯美的情境、精致的设计、宏大的场面只是其次,观众心灵深处的认同才是关键。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开掘历经千年的旋律、故事、姿态、图像等,用忠于历史的讲述、属于当代的表达,进行各有机杼的书写,才能展现传统文化的感染力,催生更多打动人心的自觉赓续,真正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摘编自管璇悦《“洛神起舞”,惊艳了时光,惊喜了人》)(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河南卫视陆续推出的四场晚会与传统的卫视、互联网晚会不同,主题都贴近传统文化,更像连续剧。
B.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海外社交平台评论《祈》“难以置信的美丽”,主要是美在“洛神”的舞姿。
C.河南卫视请主创团队解读端午晚会节目,既让更多人了解晚会的创作构思,也引发了观众的情感共鸣。
D.河南卫视给地方电视台提供了成功的借鉴,但一拥而上,单纯模仿,猛打传统文化牌,未必能够获得认同。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河南卫视2021年多场晚会“火爆出圈”,可见观众的审美趣味逐渐提升,不再痴迷于明星们的载歌载舞。
B.当前晚会舞蹈节目只有将虚拟和现实场景结合起来,表现出与传统的舞蹈不同演出风格,才能收到良好反响。
C.《典籍里的中国》能带给观众沉浸式的体验,赢得观众认可,得益于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表达方式的创新。
D.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只要我们的讲述忠于历史,表达属于当代,就能展现传统文化的感染力。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持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承德市办理避暑山庄年票,游客可不限次数参观清帝夏季避暑、办公的离宫及周围景点。
B.北京故宫博物院推出“奉旨旅行”等系列文创产品,使故宫在人们心中年轻活泼起来。
C.河南博物院推出“考古盲盒”,让消费者开盲盒,体验考古学家挖掘、鉴别文物的乐趣。
D.陕西历史博物院推出灵兽系列雪糕,“舌尖上的博物馆”使博物馆变得易亲近、更有活力。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行文思路。
(5)A电视台举办“河南电视台晚会节目出圈的启示”研讨会,你作为A电视台节目主创人员发言,请结合上述材料,列出发言提要。组卷:18引用:3难度:0.5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1小题,16分)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保卫延安(节选)
杜鹏程 一九四七年三月初,吕梁山还是冰天雪地。西北风滚过白茫茫的山岭,旋转啸叫。黄灿灿山的太阳光透过干枯的树枝,照在雪地上,花花点点的。山沟里寒森森的,大冰凌像帘子一样挂在山崖沿上。
山头上,山沟里,一溜一行的战士、战马和驮炮牲口,顶着比刀子还利的大风前进。他们的灰棉军衣都冻得直溜溜的,走起路来咯嚓嚓响。这是人民解放军的一个纵队,奉命从山西中部出发,不分日夜向西挺进。枪不离肩,马不离鞍,战士们急行军十来天,赶到了黄河畔。
黄河两岸耸立着万丈高山。战士们站在河畔仰起头看,天像一条摆动的长带子。人要站在山尖上,伸手也能摸着冰凉的青天。山峡中,浑黄的河水卷着大冰块,冲撞峻峭的山崖,发出轰轰的吼声。黄河喷出雾一样的冷气,逼得人喘不上气,透进了骨缝,钻进了血管。难怪扳船的老艄公说,这里的人六月暑天还穿皮袄哩!
纵队的前卫部队在沟口里的山岔中集结,准备渡河。蒋匪的五六架美国造战斗机,在黄河渡口上空盘旋侦察,俯冲扫射;枪声、火药味,加上黄河的吼声,让人觉得战场就在眼前,感到一种不寻常的紧张。
旅长陈兴允从山口里驰出来,眼前就是黄河,他急忙勒住马,习惯地看看左右的山势。接着,双手搭在腹前,长久地望着那急湍的浪涛。
团参谋长卫毅和第一营教导员张培,从山口出来走到陈旅长身边。
卫毅,脸方,眉粗;身材高大结实,肩膀挺宽。堂堂正正的,不愧是山东大汉。张培呢,比卫毅低一头,身体单薄,脸膛清瘦,看起来斯斯文文。他负过四次伤,流血多,身体单薄。看外表,谁也不相信他是过了十年战斗生活的人。
陈旅长说:“我们在黄河上来回过了多少次啊!黄河跟我们是有老交情的。”这愉快、爽朗的声调,是卫毅他们听惯了的。
陈旅长接着侧过身问张培:“这几天日夜急行军,你吃得消?”
“我骑马行军,还有什么好说的。战士们倒是真够呛!”
陈旅长明知故问:“卫毅,张培真是骑马行军?”
卫毅挺不自然,微微耸肩,说:“行军中,他的马总是让走拐了腿的战士骑。”
陈旅长脸上闪过不满意的气色,说:“这些事,我真是懒得再说!”
张培知道旅长不满意他的来由。半个来月前,张培还躺在医院里,胸脯上的弹伤算好了,身体呢,还很弱。他听说部队要过黄河去作战,就再三要求提前出院归队。部队出发的头一天,他赶回来了。这几天行军中,陈旅长每次碰到他都要他好好休息。
敌人的五六架飞机,从黄河上空俯冲下来,扔了几颗小型炸弹,扫射了一阵子,怪叫着钻到云层里去了。
陈旅长脸上闪过严峻的神色,说“我们得抓紧每一分钟往前赶。西北形势严重,非常严重!”
他把敌人的阵势讲了一番。八年的抗日战争,打得多么苦啊!可是一场大战刚完,中国人民连一口气都来不及喘,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在去年六月底,以中原解放区为起点,悍然发动了对我解放区的“全面进攻”。敌人以为三个月到六个月,就可以举杯庆祝胜利了。可是,我解放区军民英勇坚决地展开了自卫作战。作战一百多次,消灭敌人七十多万,迫使敌人集中重兵,在山东和西北发动“重点进攻”。现在敌人几十万人马正向山东疯狂进攻;西北,敌人总共动员了三十多万军队。三月十三日,南线,胡宗南的十四五万军队,沿威榆公路向延安进攻。西线,马鸿逵、马步芳正向我陇东分区三边分区进攻。北线榆林的敌人,准备向我绥德、米脂县一带进攻。这就是说,敌人从四面八方扑来了
卫毅和张培看看陈旅长那黑沉沉铁一样的脸色。这脸色,是他们每次在部队发起攻击的时候常见的。
陈旅长望河西面黑压压的山,低声而沉重地说:“前面摆着更大的考验啊,同志们!”
“保卫党中央!”
“保卫延安”
“保卫陕甘宁边区!”
战士们的喊声,黄河的浪涛声,汇成巨大的吼声。陈旅长他们回头望去集结在山口里的部队,利用渡河前的时间,进行战斗动员。
那个队前讲话的人,指着黄河喊:“同志们,我们马上要渡河。……敌人正向延安进攻。同志们,民主圣地延安,全中国全世界谁不知道……”战士们都瞅河西的大山。有些个战士,站起来又坐下,像是要说什么。
陈旅长望着卫毅和张培说:“前去的路子是艰难的。但是,你们要给战士们特别说明:毛主席在西北亲自指挥我们作战,这就是胜利的最大保证。好吧,你们立刻去组织战士们渡河。我去看看司令员是不是上来咯!”
长城外刮来的风,带来漫天黄沙。战士们向渡口边移动,风把衣服吹得胀鼓鼓的,沙子把脸打得生痛。
大风卷起黄河浪,冲撞山崖,飞溅出的水点子,打在战士们身上、脸上。河上游,有几只小木船,乘风顺水下来了。它们有时爬上像山峰一样高的浪头,接着又猛然跌下来;有时候被大漩涡卷起来急速地打转转,像是转眼就要覆没了,可是突然又箭一样的破浪前进了。船上的水手,“嗨哟——嗨哟——”地呐喊,拼命地摇浆,和风浪搏斗。
(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篇交代时代背景,人民解放军一个纵队的前卫部队向西挺进,准备渡过黄河,将读者带入到解放战争的特定年代中。
B.选文引用扳船的老艏公说的话,目的是突出此时天气的寒冷,体现渡河的艰难,同时也突显了军民团结、共克强敌的主题。
C.恶劣的自然环境和严峻的战斗形势丝毫没有阻挡战士们前进的步伐,他们日夜兼行去保卫延安,展现出高昂的斗争精神。
D.战士们渡河动员会上的吼声和黄河的浪涛声汇聚一起,掀起保家卫国的巨大浪潮,充满了革命浪漫主义激情,让人激动振奋。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篇描写吕梁山春寒料峭的早春景色,以自然环境暗示社会环境,为全文奠定了紧张激烈的基调。
B.小说语言通俗朴实,但叙述描写上极具匠心,比如人物对话、叙述描写多用短句,特别符合军人简洁干脆的说话风格和紧张的战斗氛围。
C.陈旅长形象立体、丰满,作者既通过言、行正面刻画他坚定刚毅的一面,又通过对卫毅、张培的描写侧面烘托了他对战友的关心爱护。
D.小说善于以环境烘托人物,围绕战争展现战士们的内心世界,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展现子弟兵大无畏的精神和坚定的信念。
(3)小说借陈旅长之口,以较多笔墨介绍延安保卫战的严峻形势,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4)《保卫延安》是当代文学史上第一部大规模正面描写解放战争的优秀长篇小说,被誉为“英雄史诗”,是革命英雄主义的赞歌。请简要分析选文是如何表现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组卷:37引用:1难度:0.1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1小题,9分)
-
7.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无论有没有下雨,荷叶表面永远纤尘不染。有人做过实验:在莲叶上滴几滴黏度很强的胶水,①
是荷叶表面太光滑了?光得让灰尘都“站不住脚了”?恰恰相反,荷叶自洁的原因,②
荷叶的自洁效应,给了人类无限的启发。基于此,科学家把透明、疏油、疏水的纳米材料运用到汽车烤漆、建筑物外墙或是玻璃上,不但随时可以保持物体表面的清洁,也减少了洗涤剂对环境的污染,安全又省力。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请分别用一个问句概括每段的主要内容。组卷:12引用:1难度:0.7
四、作文(60分)
-
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在上海市龙华烈士陵园内。陈延年、陈乔年、赵世炎等烈士慕前。摆满了年轻人留下的鲜花和卡片。“延乔路的尽头是繁华大道,你看到了吗?”“感谢你披荆斩棘给我们带来的幸福!”多名“90后”祭扫者说,他们是通过《觉醒年代》生动地了解了那段历史,更被百年前那一代青年的精神感动。
材料二:在中国正能量2021“五个一百”网络精品征集评选展播活动启动仪式上,方志敏的曾孙女、一名有着5年党龄的青年党员方铭璐,带着一封写给曾祖父的信来到了现场,“您在就义前的狱中预见的一切,在新中国、新时代都更好地实现了,您和无数烈士们牺牲时的理想,终达所愿;这盛世,可爱的中国,如您所愿。”
看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想?清明节学校组织全体同学去烈士陵园举行扫墓活动,请你作为学生代表,面对同学,以“跨越时空的对话”为主题,写一篇在烈士墓前的讲话稿。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组卷:8引用:1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