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山西大学附中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共55分,1-30题每题1.5分,31-35题每题2分)

  • 1.人体的组织需要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下列选项所描述的物质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  )
    ①神经递质
    ②载体蛋白、血红蛋白
    ③尿素、二氧化碳
    ④呼吸酶、RNA聚合酶
    ⑤汗液、消化液
    ⑥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维生素

    组卷:14引用:13难度:0.8
  • 2.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8引用:2难度:0.7
  • 3.下列生理过程可以在人体的内环境中发生的是(  )
    ①胰岛素的运输
    ②溶酶体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③抗体与病原体结合
    ④胰腺分泌胰液
    ⑤淀粉水解成麦芽糖
    ⑥血红蛋白与O2结合

    组卷:18引用:2难度:0.7
  • 4.某同学以自来水、磷酸缓冲液、肝匀浆为实验材料,探究生物样品是否具有维持pH稳定的功能,实验数据如表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组卷:15引用:2难度:0.7
  • 5.缺氧是指组织氧供应减少或不能充分利用氧,导致组织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动脉血氧分压与肺泡通气量(基本通气量为1)之间的关系如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20引用:2难度:0.6
  • 6.2017年,科学家研制了一个充满电解质溶液的大塑料袋,并用它来抚育早产的羊羔。羊羔在此“人造子宫”中待了4周。足月后,研究者发现,它们与在母羊子宫中待到足月出生的小羊一样健康。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组卷:10引用:4难度:0.6
  • 7.如图所示为人体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结构:图中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到轴突,方框甲、乙代表神经中枢。当手被尖锐的物体刺痛时,先缩手后产生痛觉。对此生理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组卷:30引用:6难度:0.7
  • 8.如图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模式图,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18引用:3难度:0.7
  • 9.如图表示通过突触相连接的神经元,电流计的电极均连接在神经纤维膜的外表面,A,B,C为可供选
    择的刺激位点。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组卷:18引用:6难度:0.6
  • 10.生活中有这么一种现象:如果没有吃过山楂,看到山楂不会分泌唾液;但如果吃过,则看到山楂或听人说起山楂就会分泌唾液。下列关于上述事实的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9引用:2难度:0.7
  • 11.如图为突触的部分结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组卷:11引用:2难度:0.7
  • 12.排尿是一种复杂的反射活动。尿在肾脏中不断产生并暂时储存在膀胱中,当储尿达到一定程度时引起尿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14引用:5难度:0.7
  • 13.血管紧张素是由肝分泌的前体物质血管紧张素原(一种血清球蛋白)经水解形成的一种多肽类激素。血管紧张素能引起血管收缩,升高血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3引用:1难度:0.5

二、非选择题(共45分)

  • 38.如图1表示病菌感染人体后,免疫细胞作出应答反应的部分过程;图2表示将抗原注射到兔体内后抗体的产生量的变化,当注入抗原X,抗体产生量的变化用曲线A表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既参与体液免疫,也参与细胞免疫的细胞是
     
    (填序号),在图1所示的免疫应答过程中该细胞的作用是
     

    (2)在图1所示的免疫应答过程中,细胞④除了产生细胞⑦,还能增殖分化产生
     
    。当机体受到同种抗原再次刺激时,记忆B细胞的细胞周期将
     
    (填“变短”“变长”或“基本不变”)。
    (3)图2中,若第8天,同时注射抗原X和抗原Y,则表示针对抗原X、抗原Y的抗体的产生量的曲线分别是
     
    ,其中针对抗原X的免疫反应的特点有
     
    。若第8天不注射抗原X,则以后针对抗原X的抗体的产生量变化曲线可能是
     

    (4)新型冠状病毒与病菌在免疫学上都可被称作
     
    ,前者主要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当其侵入人体后寄生在宿主细胞中,
     
    能识别被寄生的宿主细胞,并与之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新型冠状病毒被释放出来,而后会被
     
    (填“细胞”或“体液”)免疫产生的
     
    所凝集,使之失去侵染能力,最后被
     
    吞噬消化。

    组卷:12引用:2难度:0.6
  • 39.寒冷、干旱等逆境条件下,植物叶片会脱落,该过程中叶柄的基部会出现一个特化的区域,称为离层,离层细胞的凋亡直接导致了叶片的脱落。研究发现,植物叶片的脱落与多种激素有关。
    (1)研究发现,脱落的叶片中乙烯的含量升高,乙烯能促进纤维素酶基因和果胶酶基因的表达,试分析乙烯能促进叶片脱落的原因是
     

    (2)逆境条件下,脱落的叶片中脱落酸含量明显增加。科研人员推测脱落酸能通过诱导乙烯的合成促进脱落,为验证该推测是否正确,可以利用
     
    (填“脱落酸”或“乙烯”)缺失突变体植株进行研究。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叶片脱落过程中生长素含量
     
    。由此说明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是
     
    的结果。其中生长素在发挥作用时往往表现出
     
    的作用特点。
    (3)科研人员对光和脱落酸(ABA)如何影响某植物生长进行了研究,发现光可作为信号在植物体中被光敏色素(一种蛋白)捕捉,进而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科研人员测定了不同处理下的种子萌发率,结果如图所示。

    ①实验结果表明,
     
    条件下,种子萌发对ABA处理更为敏感。
    ②据实验结果可以推测,光信号减弱了ABA对种子萌发的抑制效果,其依据是
     

    组卷:13引用:4难度:0.4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