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上海交大附中高三(上)期中化学试卷
发布:2024/10/16 9:0:1
一、电极活性物质Cu4O(PO4)2的制备
-
1.Cu4O(PO4)2可通过下列反应制备:
2Na3PO4+4CuSO4+2NH3•H2O═Cu4O(PO4)2↓+3Na2SO4+(NH4)2SO4+H2O。
(1)上述反应涉及的元素中不属于元素周期表p区元素的是
(2)P、S元素第一电离能大小关系为P
(3)O的原子核外有
(4)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先产生蓝色沉淀,后又溶解得到深蓝色溶液[Cu(NH3)4]SO4,加入乙醇后有深蓝色沉淀析出,关于该深蓝色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该物质正离子的中心是Cu原子
B.该配合物的配体数等于配位数
C.外界离子的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
D.乙醇的作用是将配合物转化为Cu(OH)2
写出沉淀溶解生成深蓝色溶液的离子方程式
(5)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KCN,生成配合物[Cu(CN)4]2-,则1mol该配合物含有π键的数目为
(6)晶体铜的晶胞结构如图甲所示,原子之间相对位置关系的平面图如图乙所示,铜原子的配位数为组卷:37引用:1难度:0.5
四、钴的配合物制取
-
4.实验室以活性炭为催化剂,用CoCl2制取[Co(NH3)6]Cl3,装置如图所示。
(1)仪器a的名称是
仪器b中的试剂是
冷凝管作用是
将0.1mol/LCoCl2、NH4Cl混合液在三颈烧瓶中混合,滴加浓氨水,溶液变为棕色。已知:①[Co(NH3)6]2+具有较强还原性;溶液呈棕色。②Ksp[Co(OH)2]=6×10-15
(2)请计算常温下该混合液中Co2+开始沉淀的pH值(精确到0.01),列出必要过程。
(3)充分反应后缓慢滴加双氧水,水浴加热20min(该过程生成OH-)。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将反应后的混合液冷却后加入适量浓盐酸,过滤、洗涤、干燥,得到[Co(NH3)6]Cl3晶体。已知[Co(NH3)6]Cl3可溶于热水,微溶于冷水,难溶于乙醇。
(4)请运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加入浓盐酸的目的是
(5)[Co(NH3)6]3+⇌Co3++6NH3K1;⇌NH3+H+K2判断K1NH+4
(6)洗涤[Co(NH3)6]Cl3时可用
A.蒸馏水
B.冰水
C.无水乙醇
D.50%乙醇水溶液
测定产品中配体NH3与外界Cl-的物质的量之比。实验如下:
Ⅰ.蒸氨:取0.100g样品加入三颈烧瓶中,再加入足量NaOH溶液并充分加热,蒸出的气体全部通入V1mLc1mol/L的H2SO4中。
Ⅱ.滴定:用c2mol/LNaOH溶液滴定①中溶液,消耗V2mLNaOH溶液。
Ⅲ.沉淀:另取0.100g样品溶解,加入足量AgNO3溶液,过滤、洗涤、干燥、恒重,得到沉淀m3g。(MAgCl=143.5g/mol)
(7)滴定时选用的指示剂为
(8)测得产品中配体NH3与外界Cl-的物质的量比值为
A.蒸氨结束时,未用蒸馏水洗涤冷凝管,并将洗涤液一并倒入H2SO4中
B.滴定步骤的NaOH溶液使用前敞口放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
C.滴定步骤中盛放NaOH溶液的滴定管未用NaOH溶液润洗
D.沉淀步骤中,沉淀未完全转移至漏斗中组卷:33引用:1难度:0.3
五、CO2的综合利用
-
5.通过化学的方法实现CO2的资源化利用是一种理想的CO2减排途径。
Ⅰ.利用酸性水溶液电解池在铂电极上捕集CO2制储氢物质HCOOH
(1)CO2被
(2)写出该铂电极的电极方程式
(3)当电路中转移3mol电子时,理论上可生成HCOOH
Ⅱ.利用CO2制备CO
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一定量CO2和H2进行反应:CO2(g)+H2(g)⇌CO(g)+H2O(g)
(4)下列事实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体系内n(CO):n(H2O)=1:1
B.体系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C.体系内各物质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D.体系内CO的体积分数不再发生变化
(5)在恒定温度与容积下,可以提高CO2平衡转化率的措施有
A.向反应容器中充入H2
B.向反应容器中充入CO2
C.添加更有效的催化剂
D.利用合适试剂干燥混合气体
(6)其他条件相同,在甲、乙、丙三种不同催化剂作用下,相同时间内测得氢气转化率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850℃下,该时间段内甲、乙、丙可能均达到平衡
B.700℃下,甲对应的活化能最大
C.一般催化剂既能降低活化能,又能降低过渡态的能量
D.其它条件一定时,随着温度升高,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占比增大
Ⅲ.利用CO2制备甲醇
一定条件下,向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CO2和H2。涉及反应如下:
主反应:CO2(g)+3H2(g)⇌CH3OH(g)+H2O(g)ΔH=−90.4kJ/mol
副反应:CO2(g)+H2(g)⇌CO(g)+H2O(g)ΔH=+40.5kJ/mol
(7)其他条件相同,不同压强下,平衡时CO2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①压强P1
②图2中温度高于T1时,两条曲线重叠的原因是:
(8)实际工业生产中,需要在260℃、压强恒为4.0MPa的反应釜中进行上述反应。为确保反应的连续性,需向反应釜中以进气流量0.04mol/min、n(CO2):n(H2)=1:3,持续通入原料,同时控制出气流量。
①为了维持体系压强恒定,需控制出气流量小于进气流量,原因为:
②已知出气流量为0.03mol/min,单位时间CO2的转化率为60%,则流出气体中CO的百分含量为组卷:26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