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15课 无言之美》2021年同步练习卷(2)
发布:2024/11/11 22:0:2
一、选择题
-
1.下面句子表达的道理与课文《无言之美》阐述的“无言之美”的道理无关的一项是( )
组卷:38引用:4难度:0.8 -
2.小明同学为了体会文言之美,搜集了一些风景名胜的对联。其中,有副对联小明少抄了一个字,请你为他补全。你认为下面四种方案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
青山不____千秋画
流水无弦万古琴组卷:159引用:4难度:0.8 -
3.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组卷:107引用:2难度:0.8
三、现代文阅读
-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低调之美
王永清 ①《菜根谭》有句名言:“地低成海,人低成王。”由此可知,“低”既是成功之要诀,又是处世之良方,它演绎出深厚的境界、风范、哲学、修养。
②低调的人,如梅花,暗香浮动;如兰花,清幽出尘;如菊花,淡然高雅。竹外桃花三两枝,低调的人虽寥寥,却构成了世界生动的风景,让人赏心悦目。
③低调是平和恬淡,对人对己,说话处事,不张不扬,不骄不狂。这样的人,逆境时能忍耐,顺境时知收敛,才高而不自诩,位高而不自傲。宽以待人,藏愚守拙,也就少了许多不必要的纷争,远离了是非漩涡。《左传•昭公七年》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宋国的正考父被任命为士时,他低着头走路;被任命为大夫时,他弯着腰走路;被任命为卿时,他伏在地上沿着墙边走路。看起来虽有些夸张,但正考父的这种谦逊、低调精神却值得我们学习。
④先贤有言:“方为一事,即欲人知,浅之尤者。”越是经历了风雨的人,越懂得低调;越是不谙世事的人,越张牙舞爪。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他内心缺少什么。一个人越在意的地方,恰是最令他自卑的地方。
⑤陈丹青在一次演讲中说:“国外很牛的人站在你面前,害羞得要命。明明弄了四五十年这个专业,他拼命躲,不讲。但我们这边不是。”他感叹当下国内很多搞艺术的人,喜欢自我显摆:“……我是艺术家,我是雕刻家,我是诗人,我是作曲家……我听了,好害臊。”
⑥适当放低自己,这不仅是一种清净内敛的处事风格,也是一门做人的艺术。老子讲:“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矜持内敛,谦和有礼,淡泊从容,自然活得平心静气,安稳又踏实。
⑦内心越深邃丰盈,表面越淡然安宁;内心越肤浅匮乏,表面越浮躁不安。低调者无需吹嘘,并不是没有吹嘘的资本,而是有了这个资本,却更懂得拥有一颗平常的心。有内涵、有修养、有自信的人,从不在乎自己低一点而被人瞧不起。
⑧著名学者季羡林,当有人给他各种桂冠之时,他却感到诚惶诚恐,浑身不自在。他说:去掉了“辉煌光环”,就“还我一个自由自在身,泡沫洗掉了,露出真面目,皆大欢喜”。这是一种参透人生的清醒,阅尽沧桑的悟见,更有包容与豁达的成熟。
⑨低调,不是退缩,不是无作为,而是一种去留无意的胸襟,一种宠辱不惊的豁达。总而言之,低调是一种淳朴之美,含蓄之美,大雅之美。
(1)请写出本文的主要观点。
(2)第③段中画线语段采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3)第①、⑥段中画线句子,均引用了名言,分别有何作用?
(4)请赏析下面句子。
①低调的人,如梅花,暗香浮动;如兰花,清幽出尘;如菊花,淡然高雅。
②内心越深邃丰盈,表面越淡然安宁;内心越肤浅匮乏,表面越浮躁不安。组卷:17引用:1难度:0.4
四、基础知识综合
-
9.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就文学说,诗词比散文的弹性大;换句话说,诗词比散文所含的无言之美更丰富。散文是尽量流露的,愈发挥尽至,愈见其妙。诗词是要含xù______暗示,好像靠近,又好像疏远,才能引人入胜。现在一般研究文学的人都偏重散文尤其是小说,对于诗词很倏忽。这件事实可以证明一般人文学欣赏力很薄______弱。
(节选自朱光潜《无言之美》)(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含xù(
(2)找出并改正文中的两个错别字。
(3)根据文中划线句,写出相应的成语:组卷:13引用:1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