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辽宁省名校联盟高考生物联考试卷(3月份)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脊髓灰质炎病毒已被科学家人工合成。该人工合成病毒能够引发小鼠脊髓灰质炎,但其毒性比天然病毒小得多。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492引用:12难度:0.6 -
2.胶原蛋白是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之一,其非必需氨基酸含量比蛋清蛋白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426引用:17难度:0.8 -
3.酸碱等物质在生物实验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表述完全准确的一组是( )
①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实验中,NaOH溶液用于营造碱性环境
②在“pH对酶活性的影响”探究实验中,仅加入盐酸,就可调节pH
③在“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的实验中,NaOH溶液用于吸收空气中的CO2
④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中,用浓盐酸创造重铬酸钾与乙醇发生化学反应的酸性条件
⑤在“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中,盐酸用于低温处理的根尖组织细胞形态的固定组卷:20引用:2难度:0.6 -
4.某些植物筛管细胞膜上的“蔗糖-H+共运输载体”(SU载体)与H+泵相伴存在,H+泵将膜内的H+泵出膜外,蔗糖在H+的协助下利用SU载体转入膜内(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23引用:6难度:0.7 -
5.在开展酵母菌的呼吸方式的探究活动中,某同学用葡萄糖溶液培养酵母菌,设置培养的最适温度,用O2和CO2传感器监测培养瓶的气体含量变化,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组卷:43引用:5难度:0.6 -
6.下列关于遗传物质DNA的经典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28引用:3难度:0.7 -
7.关于中心法则相关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351引用:6难度:0.4 -
8.如图甲、乙、丙依次表示某动物体内细胞分裂图,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不同分裂时期细胞核中染色体数目、染色单体数目与核DNA数目的关系。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组卷:71引用:7难度:0.6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
24.某抗膜蛋白治疗性抗体药物研发过程中,需要表达N蛋白胞外段,制备相应的单克隆抗体,增加其对N蛋白胞外段特异性结合的能力。N蛋白胞外段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如图1:
(1)用N蛋白胞外段作为抗原对小鼠进行免疫后,取小鼠腺组织用
(2)用选择性培养基对融合后的细胞进行筛选,获得杂交瘤细胞,将其接种到96孔板,进行
(3)利用上述流程制备的N蛋白胞外段抗体能准确识别
(4)利用小鼠制备的抗体是鼠源抗体,鼠源抗体具有外源性,会被人体免疫系统当作抗原而清除(称为人抗鼠抗体反应即HAMA反应)。抗体结构示意图如图2,引起HAMA反应的主要是“C区”,通过制备人鼠嵌合抗体可以解决HAMA反应。现利用重组DNA技术可以制备人鼠嵌合抗体,请写出简要制备思路:
(5)为了进一步减少免疫排斥反应,科学家利用噬菌体展示库技术生产出全人源化单抗(单抗成分全部由人的基因编码)。具体操作如下,用PCR技术从生物体内扩增出整套编码人抗体的基因序列,克隆到噬菌体载体上,并以融合蛋白的形式表达到噬菌体表面,从而可以方便地对抗体进行筛选、扩增。但是利用这种方法制备的抗体结构准确程度下降,原因是组卷:26引用:4难度:0.7 -
25.真核生物中的非整倍体变异是指整倍体中缺少或额外增加一条或几条染色体的变异类型。通常把正常的2n个体称为双体,双体多一条染色体使其中的某一对同源染色体变成三条称为三体,双体多两条染色体使某一对同源染色体变成四条同源染色体称为四体,回答下列问题。
(1)生物体的体细胞或生殖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或
(2)非整倍配子产生的原因通常是减数分裂异常所致,现有一基因型为Aa(2n)的个体减数分裂时产生了基因型为Aa的配子,且同时产生的其他三个雄配子中染色体数目为n+1、n-1、n-1,则减数分裂出现异常的原因是
(3)三体自交产生的后代可以是双体、三体和四体,从理论上说,这些类型的比例是组卷:34引用:4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