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4.3 平面镜成像》2021年同步练习卷(8)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共18小题)
-
1.“大黄鸭”来到中国,下列能正确表示“大黄鸭”在水中所成倒影的是( )
组卷:509引用:68难度:0.9 -
2.下面有关平面镜成像的作图正确的是( )
组卷:658引用:3难度:0.7 -
3.平静的水面上有一座石拱桥,露出水面的桥孔看上去是半圆形的,连同倒影,人们看到如图所示的“桥孔”为圆形。当水面上升后,看到“桥孔”的形状是下列图中的( )
组卷:269引用:8难度:0.9 -
4.“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中,猴子看见月亮在井中,就要去捞,结果什么也没捞到,如图所示。以下关于水中月亮的说法中( )
①水中月亮和天上月亮的大小相等
②水中月亮是由于光发生反射形成的虚像
③水中月亮就在水的表面上
④水中月亮到水面的距离和天上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相等组卷:174引用:4难度:0.8 -
5.为了避免驾驶员在汽车行驶时低头看仪表造成事故,人们发明了如图甲所示的抬头显示器(简称HUD),如图乙所示是HUD工作原理图,将水平显示器上的行车数据通过前挡风玻璃呈现在正前方,驾驶员透过挡风玻璃(看作平面镜)往前方观看的时候,能够将车外的景象与竖直呈现的行车数据融合在一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516引用:7难度:0.8 -
6.当你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用右手写字,且正在往右移动笔时,镜中的像正在( )
组卷:729引用:64难度:0.9 -
7.小兰同学笔直站在寝室门口竖直放置的整容镜前0.5m处,他后退0.5m,镜中的像大小变化情况以及镜中的像与他的距离变为( )
组卷:2011引用:44难度:0.6 -
8.物体沿水平面靠近平面镜运动时,它的像恰好竖直向下运动,则平面镜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
组卷:136引用:6难度:0.6 -
9.如图所示,小柯采用透明玻璃板、蜡烛等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组卷:280引用:53难度:0.9 -
10.小利在学习了各种光学成像的知识后,总结出各类“像”的特点,其中正确的是( )
组卷:777引用:3难度:0.6
四.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
31.如图是小红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装置。
(1)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
;
(2)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选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3)在竖立的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红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眼睛要在蜡烛 (选填“A”或“B”)一侧,直到观察到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到结论:;
(4)在探究平面镜所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时,小红移去后面的蜡烛B,在其所在位置放一光屏,然后 (选填“透过玻璃板”或“直接”)观察光屏,她 (选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看到像;
(5)细心的小红透过玻璃观察蜡烛A的像时,看到在像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 ;
(6)在此实验中,我们一般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优点是既能看见物体的像,也能透过玻璃板看见另一侧的物体,缺点是由于常规的玻璃板会出现小红所发现的重叠的像,对研究成像规律带来影响.聪明的小明利用生活中梳洗用的两块小镜子(该平面镜的前表面为反射面)也完成了实验,小明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如图甲所示,将两块平面镜分开一定距离固定于不锈钢框架上.将铅笔A放在平面镜前,可以看见铅笔通过平面镜成上下两段不完整的 像(选填“实”或“虚”),此像比玻璃板成像要 (选填“清晰”或“模糊”)。
②小明用与铅笔A完全一样的铅笔B找到了铅笔A的像的位置,为了消除平面镜厚度对物距和像距测量的影响,小明用图乙的方法测出了物距和像距,图丙为图乙的简化图,图丙中 表示像距(选填“BC”或“BD”)。组卷:437引用:5难度:0.5 -
32.爱好物理的创新小组的同学们发现智能手机有一种“镜子”功能。于是,激起了他们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兴趣。
【设计实验】
小涵同学用平面镜进行实验,结果无法完成实验,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于是他们选用了(填“厚”或“薄”)玻璃板、外形完全相同的两支蜡烛A和B、白纸等,组装成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你认为还需要的器材是。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小涵将蜡烛和玻璃板如图甲所示放置,观察到蜡烛A的像的大致位置在图中的(选填“①”或“②”)处。
接着小涵正确放置玻璃板,如图乙所示,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无论如何移动,都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像。
将另一支没点燃的蜡烛B放到玻璃板后移动,使它和蜡烛A的像重合,并测量A到玻璃板前表面的距离LA和B到玻璃板后表面的距离LB,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实验次数 1 2 3 4 蜡烛A到玻璃板前表面的距离LA/cm 5.40 7.15 9.80 12.50 蜡烛B到玻璃板后表面的距离LB/cm 5.20 6.96 9.61 12.32
像到玻璃板后表面的距离(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物到玻璃板前表面的距离。
【交流】
实验中,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存在差值,小涵对此很感兴趣。他想探究影响这一差值大小的原因,你认为主要原因是。组卷:92引用:4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