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2022学年甘肃省甘南州舟曲一中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1小题,19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从微信读书、网易云阅读到咪咕阅读,在各类应用软件的推动下,数字阅读正深入人们的生活,“一屏万卷”成为现实。而随着5G商用牌照的发放,VR(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数字阅读的应用场景和用户体验将得到进一步丰富和提升。未来,数字阅读发展将驶入“快速路”,赢得更多用户。
    “一屏万卷”成为现实:作为全媒体时代新型的阅读方式,数字阅读扩展了书的样态和文字传播的介质,也丰富了人们的阅读体验和精神文化生活。据《2018年度中国数字阅读白皮书》(下文简称《白皮书》)显示,2018年,中国数字阅读整体市场规模达254.5亿元,同比增长19.6%,仍处于较快增长期。其中,大众阅读市场规模占比逾九成,是产业发展主导力量。从投资市场上看,2018年数字阅读产业的融资数量共57笔,融资金额呈现上涨趋势,达70.3亿元,这表明数字阅读产业依然受到资本市场青睐,具有较大发展空间。
          如今,手机应用商店里的各类数字阅读软件层出不穷,也给予用户更多的读书选择。摆脱了时间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人们都能通过一方屏幕阅读。
    “听书”成时髦方式:近年来,不少精品网络文学被改编成影视剧和电影,影视剧和电影的走红又带动了网络文学落地,纸质书籍陆续出版。优质的数字阅读内容还走入了海外读者的视线中。目前,有超过500部网络文学作品被翻译“出海”。海外中国网络文学网站日活跃用户超50万人,日均访问量超过500万人次。在各方积极推动下,中国的学术类、知识类、文献类数据库进入世界各国政府公立图书馆和知名大学图书馆,国内知识见闻平台推出3门目前世界规模最大的线上课程。
          数字阅读产品质量的提升,也刺激了读者的付费意愿。据《白皮书》统计,2016至2018年,我国数字阅读用户的电子书付费意愿持续提升,2018年达到66.4%。其中,有68.7%的电子书用户愿意付费在20元以上。值得注意的是,在众多付费阅读产品中,音频内容尤其受读者欢迎。“听书”成了一种时髦方式。
          5G让数字阅读更有趣:人工智能、VR、AR(增强现实)、5G等技术的发展,使数字阅读的空间和场景得到极大拓展。未来,5G万物互联的特性将使“万物皆可为媒体”,车联网、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都可能成为阅读的载体,各种终端阅读设备之间也能实现无缝切换。5G高速度、低延时、大容量的特性将开发更多体验场景,令用户的沉浸感更强。
          人工智能技术也有望助力听书市场高速成长。随着语音合成、情景识别等AI技术日趋成熟,听书节目甚至一切语音播报信息都能得到整合,从而实现智能匹配与处理。这意味着,用户在聆听文章朗读时能够选择自己的声音偏好。这样一来,有声内容的成本降低,产品数量会快速增加。更好的用户体验将带动中国新兴阅读市场,特别是听书市场的规模化发展。
    (《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数字阅读市场规模达254.5亿驶入高速“车道”》)材料二:
    “e阅读,让生活更美好”,这是第五届中国数字阅读大会的主题。会上发布的《2018年中国数字阅读白皮书》也用一串串数据证实了“e阅读”是如何深入生活的:2018年我国数字阅读用户已达4.3亿。人均数字阅读量为12.4本,人均单次阅读时长已达71.3分钟。回顾历年数据,每一项数据都在增长,数字阅读一派快速发展势头,令全民阅读与数字中国建设的成就愈发清晰。
          从校园到机关,从企业到军营,从城市到农村,如今,又从线上到线下,共建书香中国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与期待。2014年至2019年,全民阅读已经6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期间,倡导全民阅读,建设学习型社会已经在全国范围广泛深入开展,河南、深圳等地出台了促进全民阅读的法规条例,北京、浙江、广东等10余个省份将全民阅读从4月读书月延伸至全年,全民阅读已进入常态化、法制化,形成长效机制。于是,书店成了“打卡圣地”,书籍被称为“旅行伴侣”,阅读已是越来越多人的生活方式。
          自2017年起,中国数字阅读大会开始发布“中国青年阅读指数”,今年的阅读指数显示,青年用户继续以高时长高频率“霸屏”数字阅读。青年对哲学及社会科学的阅读需求十分旺盛,这一现象既让人欣喜,又标识出了发展数字阅读的责任。青年是民族的未来,为青年提供更多更好的数字阅读产品,方能让书香中国更加馥郁。
    (摘自《数字阅读让书香中国更加馥郁》)材料三:
          中国传统文化与数字技术相遇,会碰撞出崭新文化产品,带来丰富别样的文化体验。新技术手段已经深入影响文化生产方式、传播方式、消费方式,催生文化生产新业态、新生态。例如,2018年用户已超4亿的中国网络文学,成为影视文学最大来源,且受到海外读者追捧。另一方面,“网生代”文化消费行为与审美趣味也不同于前代人,喜欢在更多元互动的沉浸场景中获得体验。文化创造者要利用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营造虚拟场景,丰富充实传统文化空间,创造出可广泛共享的产品,为公众提供沉浸式的文化参与体验。
          发掘利用传统文化资源,要注重把典型化提炼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产品塑型结合作为目标,创造出在现实空间和网络空间受人欢迎的“网红”产品。目前,不少地区注重地方文化资源IP(知识财产)化,多样化数字内容带来丰富文化体验,也为地方品牌推广提供网络传播抓手。走得更远的是,将虚拟内容与实体经营结合,通过创造一个特定IP,借助完整链条开发实现多样态文化产品运营。比如日本多年来通过对“初音未来”这个虚拟角色的运营,已经实现个人演唱会、游戏、唱片、实体店持续经营运作,成为数字技术创造IP形象进而实现实体化发展的经典个案。虚拟人物造就真实体验,数字科技助推文化传播,前景可期。
    (摘自高宏存《以数字技术创新传播优秀传统文化》)(1)下列对材料一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5G商用牌照的发放、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使数字阅读的发展驶入了“快速路”。
    B.我国数字阅读整体规模巨大,同比增长仍处于较快增长期,其中大众阅读占比高,是产业发展主导力量。
    C.现在手机软件商店里的阅读软件层出不穷,这使得用户可摆脱时间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实现“一方屏幕阅读”。
    D.我国优质的数字阅读内容进入了海外市场,学术类、知识类、文献类数据库也进入了世界各国图书馆。
    (2)下列对三则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数字阅读产品呈现快速增长势头,无论是数字阅读用户、人均阅读量还是人均单次阅读时长都在增长。
    B.青年以高时长高频率“霸屏”数字阅读,且以哲学和社会科学为主要阅读内容,这说明青年阅读趣味发生了根本改变。
    C.新技术催生了文化生产新业态、新生态,2018年中国网络文学成为影视文学最大来源并且受到海外读者追捧。
    D.发掘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将传统文化和数字化科技相结合,创造出受人欢迎的产品,能更好地助推文化传播。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数字阅读产品质量的不断提升,数字阅读用户的电子书付费意愿持续提升,2018年电子书付费意愿达六成半多。
    B.网络文学的繁荣带动了电影电视产业的发展,同样电视剧和电影的走红又带动了网络文学的落地,二者互相促进。
    C.材料三中列举的中国网络文学成为影视文学最大来源以及“网生代”的文化消费和审美趣味两个例子也可以作为材料一的论据。
    D.材料都显示了我国数字阅读的情况,但材料一重在论述其未来发展,材料二重在全民阅读,材料三重在传统文化的传播。
    (4)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特点。
    (5)请结合材料,分析如何才能更好地推动我国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

    组卷:1引用:2难度:0.7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1小题,16分)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大神的审判
    [美]海明威
          迪克•海伍德扣上厚呢短衣领子的纽扣,领子竖起到了耳朵边上。小木屋里,壁炉上方的鹿角挂着来福枪。迪克取下枪,戴上他厚重的毛草连指手套。“皮埃尔,今天我要去看看朝着卢恩河的那条布阱线路,”他说道,“天杀的,这天可真够冷。”他扫了一眼温度计,说:“零下四十二度。好了,再见,皮埃尔。”皮埃尔只是咕哝一声作为回应。
          迪克穿上雪靴,在地面上,以一种旅行家在荒地上穿着雪靴迈步的姿势,大摇大摆地出发了。
          皮埃尔站在木屋的门口,看着迪克大摇大摆地往前走。他露出一个恶毒的笑容:“当他只能用一只脚在雪地上走,像只兔子一样蹦蹦跳跳,这个小贼一定会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寒冷。他偷了我的钱,肯定是他。”皮埃尔重重地甩上门,把几根柴扔到壁炉里,又爬回了自己的床上。
          迪克一边大步走着,一边自言自语,像是在对“寂静地方”的旅行者说话一样。“我很好奇,只不过是丢了些钱,皮埃尔为什么要如此光火?我敢说,他肯定是放错了什么地方。可现在,他只会像只乖戾的猪一样发脾气。有时,我还能感觉到他在背后用恶毒的眼光盯着我。如果他以为是我偷了他的钱,为什么不说出来,跟我对质!怎么会这样!他以前很快乐,总是乐呵呵的。在密塞那坝,当我们一致同意要成为伙伴,来翁加瓦这里布陷阱捕猎的时候,我还以为他会是个让人愉快的同伴。可是现在,他已经一个星期没跟我说过话了,除了偶尔咕哝一声,或者用克里语咒骂。”
          天气很冷,却是一种干燥、让人精神爽利的、属于北地的寒冷。显然,迪克很享受这种干冷的空气。很快,他就沿着布阱线路走了五英里的路。可是,一路上他总感觉到有什么东西跟着他。他几次停下来,四处张望,却什么也没发现。他喃喃自语道:“我想那应该是库兹乌兹作怪吧。”
          在北地这里,只要有人们无法解释某些事情,他们就会认为是那个“克里族的坏心眼儿小神”在作怪。然而,当他进入一片云杉树林时,突然整个人被猛地抽起,拉向空中。当他的脑袋从与冰冷的地面碰撞中恢复清醒后,他发现自己被系在一棵云杉树上的绳子吊在半空中。这棵云杉树被折弯了,以充当这个陷阱所需要的弹力,一个像是捕猎兔子的陷阱。迪克的手指根本无法碰到地面。随着他不断的挣扎,腿上的绳子越来越紧。这时,他见到了一直跟随他的东西。一群瘦削的、饥饿的白毛大灰狼从这片树林里慢慢出现了。它们慢跑着过来,围着迪克,蹲坐下来。
          而在小屋里,正躺在床上的皮埃尔被头顶上传来的啃咬声吵醒了。他懒懒地抬头望向屋梁,一只红色的小松鼠正急急地啃着他丢失的钱包的皮革。他想到了自己给迪克设计的陷阱,整个人从床上弹起来,抓起他的来福枪,来不及披上大衣或戴上手套,就冲了出去,沿着陷阱线狂奔起来。当他跑到那片云杉林时,他已经上气不接下气,快要喘不过气来。两只乌鸦飞走了,离开它们之前一直啄着的食物。眼前这个不成样的东西,曾经是名叫迪克•海伍德的人。两只乌鸦拍着翅膀,懒洋洋地飞到旁边的云杉树上。在这片布满血丝的雪地上,印满了属于大灰狼的脚印。
          当皮埃尔往前走一步时,他听到捕熊用的钢夹子合起来的叮当声。这个陷阱一向是迪克负责照看的。现在,这个钢夹子在他脚上合上了。他往前倒了下去。当他倒在雪地上时,他说道:“这是大神的审判。我会为这些大灰狼省一点麻烦。”
          于是他把手伸向了那支来福枪。
    [注]①克里语:北美印第安人克里族的语言。②库兹乌兹:克里族的一个神灵,即“克里族的坏心眼儿小神”。
    (选自《海明威短篇小说集》)(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以迪克和皮埃尔的情感变化为线索,两人由亲密到生分,整个情节富有戏剧性。
    B.小说结尾戛然而止,留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皮埃尔“把手伸向了那支来福枪”有多种可能,使得小说悬念迭生。
    C.天气寒冷,白雪覆盖大地,这既是客观环境描写,也为下文二人先后落入自己人设计的陷阱、身死雪地做了铺垫。
    D.本文写作的情节只集中于整个故事的结局,而事件的起因、经过,则通过人物内心独白间接交代,这样的安排略显单薄。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发现钱包以及看到迪克之死后,皮埃尔内心的悔恨与自责通过其动作、语言等描写直接表现出来。
    B.本文在塑造人物形象时,既有正面描写,又有侧面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符合其性格特点。
    C.海明威认为,一部作品好比“一座冰山”,写作只需表现“水面上”的部分,而让读者自己去理解“水面下”的部分,这就是著名的“冰山理论”。本文在情节安排、人物塑造上都体现了这一特点。
    D.本文在表现人物心理上采用多种形式,有时是直接描写人物心理,采用抒情独白式;有时是通过人物神态动作来表现。
    (3)皮埃尔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4)小说以“大神的审判”为题,有怎样的好处?请简要分析。

    组卷:1引用:2难度:0.5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20分)

  • 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淮阴韩信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胯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汉王之困固陵,用张良计,召齐王信,遂将兵会垓下。项羽已破,高祖袭夺齐王军。汉五年正月,徙齐王信为楚王,都下邳。信之,召所从食漂母,赐千金。及下乡南昌亭长,赐百钱,曰:“公小人也,为德不卒,”召辱已之少年令出胯下者,以为楚中尉。告诸将相曰:“此壮士也。方辱我时,我宁不能杀之邪?杀之无名,故忍而就于此。”
    (节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注】①蓐食:在睡觉时用的草垫子上吃饭。②漂:漂洗衣服。③蒲伏:通“匍匐”,在地上爬行。④齐王,破楚之前,韩信灭齐,被封齐王。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胯下蒲伏/
    B.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胯下/蒲伏/
    C.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胯下蒲伏/
    D.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胯下/蒲伏/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侯,爵位名,是古代帝王对贵戚或功臣的封赐名号之一,传统五等爵位的第二等。
    B.布衣,指平民。富贵人家穿绸缎,平民穿麻、葛织物;后也称没有做官的读书人。
    C.高祖,刘邦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始自汉高祖。
    D.国,本义指疆域,引申指地区、区域,又指分封的诸侯国或国都,后泛指国家。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信家境贫寒。当初为平民时,一连数月在南昌亭长家寄食,被亭长妻子赶了出来。
    B.韩信知恩图报。他尽管穷困潦倒,但对多日赐饭的漂母,仍表示将来要重重地报答。
    C.韩信能屈能伸。面对“屠中少年”的挑衅、侮辱,能够审时度势,隐忍不发,委曲求全。
    D.韩信恩怨分明。发达后,召见当年给他饭吃的漂母,赏赐千金;而只给了南昌亭长百钱。
    (4)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
    ②召辱己之少年令出胯下者,以为楚中尉。
    (5)韩信为什么没有惩治那个曾经侮辱过自己的“屠中少年”,反倒给他封了官?请简要说明。

    组卷:1引用:2难度:0.6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

  • 8.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
          记者从无锡梅里遗址考古学术研讨成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经过一年的考古发掘,无锡梅里遗址野外发掘工作已经结束,并通过了江苏省文物局组织的专家验收。专家表示,无锡梅里遗址内涵丰富,遗址的时代跨度为商代至春秋时期,文化因素兼具马桥文化和湖熟文化,其中还有部分中原文化因素;这一时期和类型的遗址在本地区尚属首次发现,是太湖东岸一处重要的商周时期遗址,对探讨吴文化的起源及其早期面貌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组卷:11引用:9难度:0.5

四、写作(60分)

  •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讲述》是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播出的一档节目。节目通过讲述不一样的人生故事,展现不一样的人生经历,呈现不一样的人生追求,来表现人性之美,彰显生命的崇高意义,为观众注入能够荡涤灵魂的精神力量。节目立足于小故事大主题,小事情大道理,小人物大情感,讲求真实生动,给人启迪。
          如果《讲述》某期的主题为“生活里的微光”,你受邀到央视演播厅作讲述嘉宾,你会讲述什么?请结合材料,写一篇讲述稿。
          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感情真挚,内容充实,细节生动;不得抄袭套作,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700字。

    组卷:0引用:2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