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人教新版九年级上册《第7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2023年单元测试卷(十二)

发布:2024/8/17 11:0:4

一、选择题

  • 1.某同学用一系列实验探究物质的燃烧,得到下列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

    组卷:862引用:42难度:0.5
  • 2.近期发生的火灾和爆炸事件给人们敲响了安全警钟,下列说法或做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528引用:27难度:0.5
  • 3.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解释或分析正确的是(  )

    组卷:202引用:7难度:0.5
  • 4.下列对有关燃烧及灭火事例的解释错误的是(  )

    组卷:53引用:6难度:0.7
  • 5.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能自燃并生成一种红色氧化物。对比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的事实,某同学得出的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组卷:1319引用:71难度:0.7
  • 6.在宇宙飞船内,火柴划燃后又立即熄灭,其原因是(  )

    组卷:24引用:5难度:0.5
  • 7.“火立熄”是一种新型的家用灭火用品。“火立熄”接触到火焰3~5 s 后炸开,释放的粉末覆盖在可燃物上,同时放出不可燃气体,使火焰熄灭。其灭火原理是(  )

    组卷:12引用:3难度:0.5

五、科学探究题

  • 20.在20℃时,用如图1、图2所示装置,分别进行研究可燃物燃烧条件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实验.

    实验一:研究可燃物燃烧条件
    【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为40℃
    【实验步骤】如图1所示,烧杯中盛有80℃的热水,分别在燃烧匙和烧杯中导管口放置一小块白磷,塞紧瓶塞,可观察到两处的白磷均不燃烧.
    【实验现象及原因】将针筒中少量的过氧化氢溶液推入瓶中,燃烧匙的白磷仍没有燃烧,原因是
     
    ;推入过氧化氢溶液后,观察到烧杯中的现象是
     

    【实验结论】由此可知,可燃物燃烧需要具备的条件是
     
     

    实验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查阅资料】镁条在氮气中能燃烧生成Mg3N2固体,镁条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生成碳和氧化镁.
    【实验步骤】如图2所示,用盛水的水槽、无底的废广口瓶、燃烧匙、橡皮塞等装配长如图所示的装置.
    【实验现象及原因】引燃燃烧匙中的镁条,塞紧橡皮塞,实验结束后,观察到广口瓶中的现象是
     
    ,写出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两个化学方程式(任写两个)
     
     

    【实验结论】由此可知:
     
    (填“能”或“不能”)利用镁条燃烧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组卷:1引用:3难度:0.3
  • 21.达州盛产天然气,有“中国气都”之称的美誉。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我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甲烷燃烧的产物产生了兴趣,请你参与:
    【提出问题】:甲烷燃烧后生成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含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生成CO2,不完全燃烧生成CO;无水CuSO4遇水变蓝。
    【猜想与假设】:甲 CO2、H2O;乙 CO、H2O;丙 NH3、CO2、H2O;丁 CO2、CO、H2O。
    你认为
     
    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上述猜想与假设,将甲烷在一定量的O2中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下列装置:

    (1)A、B装置的顺序能否颠倒?(填“能“或“否”)
     

    (2)实验中用纯净O2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
     

    (3)实验中观察到A中无水CuSO4变蓝,B、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由此推断
     
    同学猜想成立。
    (4)请写出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的化学方程式:
     
     

    【反思与交流】:为避免有毒的CO污染环境,所以含碳元素的物质燃烧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组卷:8引用:5难度:0.3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