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2022学年江苏省苏州中学高二(下)期末生物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题2分,共2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 1.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4引用:1难度:0.8
  • 2.广泛分布于水生生态系统的噬藻体是易感染蓝细菌的病毒,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3引用:1难度:0.7
  • 3.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2引用:1难度:0.7
  • 4.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7引用:1难度:0.7
  • 5.《诗经》中有“中田有庐,疆场有瓜,是剥是菹,献之皇祖”的诗句。“剥”和“菹”是腌渍加工的意思。许慎《说文解字》解释“菹菜者,酸菜也”。下列关于酸菜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10引用:4难度:0.6
  • 6.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常用的微生物培养方法,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5引用:1难度:0.7
  • 7.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培育一种名贵花卉的脱毒苗,其技术路线为“取材→消毒→愈伤组织培养→生芽、生根→移栽”。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7引用:3难度:0.7
  • 8.研究者应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利用光合细菌与嗜热菌选育出了耐高温的光合细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3引用:1难度:0.7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7分。

  • 23.根据新冠病毒致病机制及人体免疫反应特征研制新冠疫苗,广泛接种疫苗可以快速建立免疫屏障,阻击病毒扩大。图1为新冠病毒入侵细胞后的增殖示意图,图2是“新冠基因工程疫苗”的生产过程,质粒中lacZ基因表达的酶可以将无色化合物X-gal水解成蓝色产物。

    (1)图1中新冠病毒先与人体细胞表面的ACE2受体结合,这体现细胞膜具有
     
    的功能,再通过
     
    方式进入细胞,在
     
    (填细胞器)帮助病毒溶解囊膜和结构蛋白,释放出病毒的(+)RNA,在宿主细胞中经
     
    合成病毒的RNA聚合酶。
    (2)在RNA聚合酶的作用下,病毒利用宿主细胞中的原料,大量合成新的(+)RNA。再以这些RNA为模板,分别在
     
    大量合成病毒的N蛋白和S、M、E蛋白。
    (3)用基因工程制备S蛋白疫苗的主要技术路线如表所示,根据图2请完善表:
    实验目的 方法步骤要点
    获取S蛋白基因的序列 通过PCR技术扩增S蛋白基因。
    重组载体的构建 选择限制酶①
     
    处理目的基因与质粒,为了使重组质粒中目的基因正常表达,还需要插入的序列有②
     
    转化酵母细胞 将成功构建的载体通过③
     
     法导入到大肠杆菌细胞中,若需筛选出重组质粒,配制的固体培养基的成分中,除营养物质和琼脂外还需含有④
     
    ,经转化、扩增、涂布,含重组质粒的是⑤
     
    (填“白色”或“蓝色”)菌落。
    扩大培养 挑选所需菌落,放入液体培养基中获得大量目的菌。

    组卷:7引用:1难度:0.6
  • 24.拟南芥是植物遗传学研究上重要的模式生物。在研究与维管发育相关的基因时,研究人员筛选到一花发育明显变异的拟南芥突变体ET139。为了探明该表型变异是否由Ds转座突变(Ds为插入基因组的一段特定序列)所造成,需要对Ds插入的DNA序列进行分析。交错式热不对称PCR(TAIL-PCR)技术,可用于分离与已知序列邻近的未知DNA序列。研究人员利用该方法 对拟南芥突变体ET139进行分析,方法步骤如下:
    (1)获取模板:提取叶片的
     
    ,作为扩增未知侧翼序列的模板。
    (2)引物设计:TAIL-PCR使用一套嵌套的序列特异引物(SP)和随机简并引物(AD)组合,进行“半特异性PCR反应”。本实验中,特异性引物根据
     
    序列设计,在其
     
    端设计多个嵌套的引物SP;而随机简并引物AD是较短的混合序列组合。
    (3)PCR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
    反应 反应体系 循环设置 循环数
    第1轮 水、缓冲液、SP1、AD、
     
     
    、模板
    1
    2
    3
    94℃1 min
    94℃30 s,62℃1 min,72℃1 min 30 s
    94℃30 s,25℃3 min,0.3℃/s→72℃,72℃
    2 min 30 s,
    94℃30 s,68℃1min,72℃2 min 30 s,
    94℃10 s,68℃1 min,72℃2 min 30 s,
    94℃30 s,44℃1 min,72℃2 min 30 s
    72℃5 min,4℃保持
    1
    5
    15
    第2轮 第1轮产物为模板、SP2、AD、其余同上 1
    2
    94℃30 s,64℃1 min,72℃2 min 30s,
    94℃30 s,64℃1 min,72℃2 min30 s,
    94℃30 s,44℃1 min,72℃2 min 30 s
    72℃5 min,4℃保持
    12
    第3轮 第2轮产物为模板、SP3、AD、其余同上 1
    2
    94℃1 min,44℃1 min,72℃2 min 30 s
    4℃保持
    20
    (4)产物的回收与测序:TAIL-PCR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对特异条带回收并测序。将测序结果序列经过数据库与拟南芥
     
    (填“基因组”或“cDNA”)进行比对。
    (5)结果和分析:TAIL-PCR是利用引物特异性和长短的差异,设计不对称的温度循环,通过分级反应来扩增特异引物,消除非目标产物。特异性引物SP退火温度比随机引物AD退火温度
     
    (填“高”或“低”),退火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则二个引物或者其中一个
     
    能够很好地起作用。TAIL-PCR理想的电泳结果应该是第3轮产物大于300bp且比第2轮产物略
     
    (填“大”或“小”);产物中可能会出现多条带,但一般仅有一条最亮。
    本实验在阳性克隆测序后获得了大小不同的侧翼序列,其结果一致,检测出的侧翼序列为At1g52910基因序列,正常表型的突变体与异常表型的突变体均插入同样的位点,并且没有发现其它插入位点。

    (At1g52910由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组成,Ds插入位点在第2外显子处)
    (6)讨论:由以上TAIL-PCR对突变体 ET139检测结果推测,突变纯合体出现花器官的变异表型,是否由Ds的插入而产生?
     
    ,原因是
     

    组卷:13引用:1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