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发布:2024/11/6 23:0:1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 1.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依托馆校合作,中国文字博物馆讲解员到学校开展“汉字文化进校园”活动,为学生开启了一段别开生面的汉字寻根之旅。五千年的汉字史,可以追的仅三千余年。从古老的甲骨文到今天的简化字,这样一个漫长的连续系统,在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是世界文字发展史上的奇迹。学生通过自己动手书写属于自己的“刻画符号”,探寻文字之源。从“人”字的①       身行礼,讲述勤劳有礼的中国人;从“大”字的张开双臂,塑造顶天立地男子汉;从“女”字②      膝而坐,勾画谦卑有礼女子……每个汉字都有一个精彩绝③      的故事,每个汉字都是承历史的精灵。
    (1)依次给语段中的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shù zǎi
    B.sù zài
    C.shù zài
    D.sù zǎi
    (2)在语段横线处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项是
     

    A.①恭 ②曲 ③伦
    B.①躬 ②屈 ③纶
    C.①躬 ②屈 ③伦
    D.①恭 ②曲 ③纶

    组卷:9引用:5难度:0.7
  • 2.根据语境,引用适当的诗文名句填空。
    ㅤㅤ“千古文人家国梦”,失意的文字,失意的人生。李白拔剑四顾,前途迷茫,发出“(1)
     
    ,将登太行雪满山”(《行路难》)的感慨;韩愈因忠获罪,左迁途中即景抒情,叹问“(2)
     
    ?雪拥蓝关马不前”(《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秋瑾化用白居易《琵琶行》诗句,以(3)“
     
     
    ”(《满江红》)悲叹知音难免;春蚕自缚,蜡烛自煎,李商隐用(4)“
     
     
    ”(《无题》)极言爱情的至死不渝;塞外孤城,秋风萧瑟,范仲淹用(5)“
     
     
    ”(《渔家傲•秋思》)道出了戍边将士们既思念家乡又渴望建功立业的矛盾心情。

    组卷:7引用:1难度:0.5
  • 3.名著阅读。
    ㅤㅤ阅读小说时善于抓住矛盾冲突是理解人物与主题的好方法。请仿照示例,选择一本名著举例分析。
    《水浒传》《简•爱》
    示例:《骆驼祥子》中祥子三次买车丢车的经历,与刘四爷、孙侦探、虎妞等人物间的矛盾,完整表现了祥子的人物性格;祥子堕落前后自身人格的冲突,从勤劳、老实、吃苦耐劳到自私、麻木、狡猾,一定程度上表现出社会环境摧残人,使人堕落的主题。

    组卷:8引用:1难度:0.6

三、古诗文阅读。(共14分)

  • 9.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朐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本色是婉约,但苏轼在本词创作中作了大胆尝试,词风豪迈奔放。
    B.本词词眼为“狂”,它既是词人外在形象的集中体现,更是词人内在感情的高度概括。
    C.“卷”极言行走之快,写出千骑奔腾的壮阔场景和出猎者的高昂情绪。
    D.本词化用“冯唐出使”的典故,作者以冯唐自许,表示可以卫国戍边。
    (2)在“鬓微霜,又何妨”与“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定风波》)中,作者表现出的人生态度有何异同?请简述。

    组卷:29引用:3难度:0.3

四、作文。(50分)

  • 10.学校刊物《风采》围绕“突破”这一话题进行征文,请你根据栏目的相关要求,任选其一,参与投稿,以讲述经历,可以抒发感情,也可以阐述观点。
    【栏目一】
    成长记
    古今之成大事者,无不经过突破的洗礼而破茧成蝶。突破,是冲出困难的包围,是解开思维的束缚,是打破过往的限制,是完成全新的蜕变。
    请以“在突破中前行”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
    ②600字左右。
    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栏目二】
    哲思录
    曾国藩说:“凡善弈者,每于棋危劫急之时,一面自救,一面破敌,往往因病成妍,转败为功。”
    守得云开见月明。其实,只守,见不到月明,要破。
    这段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①观点明确,有理有据。
    ②600字左右。
    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组卷:8引用:3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