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课 沁园春·雪》2019年同步练习卷(6)

发布:2024/12/22 6:30:2

一、语言文字运用

  • 1.《沁园春  雪》的体裁是
     
    ,其中“沁园春”叫
     
    ,题目是
     
    。上下阕的过渡句是
     
     
    。全篇的主旨句是
     
     
    。上阕中具体写景时,运用比喻、对偶化静为动的句子是
     

    组卷:159引用:3难度:0.9

二、选择题(共1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

  • 2.下列几组词语中字形和注音全正确的一组是(  )

    组卷:534引用:4难度:0.9

三、课外拓展阅读

  • 7.课外阅读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沁园春  长沙
    一九二五年
    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
    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1)请概括选文上阕和下阕的主要内容。
    (2)选文的前三句,点明了
     
     
    。其作用:
    (3)如果让你给这首词配乐朗诵,你会选择哪一首曲目?说说理由。
    (4)选文的第四句到第十句,描写了湘江大自然的寒秋景色。一个“
     
    ”字,领起了下文景色的描写。写景层次分明:
     
     
     
     
    ,依次写来;远眺、近看、仰视、俯视、上下、高低、动静结合,写出了寒秋中国江山呈现的美丽画面和万物在寒流里争取生存自由的斗争情景。请仔细体会揣摩。
    (5)词句“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在结构上起
     
    作用。
    (6)你认为哪些词句表现出革命青年们对反动统治者的极端蔑视,表现出他们大无畏的战斗气魄?
    (7)结尾三句,如果让你写一段话表达出作者的豪情壮志,你会怎样写?

    组卷:173引用:7难度:0.5
  • 8.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附:
    卜算子•咏梅
    陆  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词前小序写到“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说说毛泽东所咏之梅与陆游的所咏之梅,有哪些不同之意?
    (2)请简要分析词中“笑”字的表达妙处。

    组卷:100引用:2难度:0.8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