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嘉祥外国语学校九年级(下)入学化学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共14个小题,每题3分,共42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下列有关化学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953引用:52难度:0.5 -
2.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组卷:234引用:62难度:0.7 -
3.下列图标中属于消防安全标志的是( )
组卷:96引用:15难度:0.9 -
4.对于下列几种化学符号,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H ②Fe2+ ③Cu ④P2O5 ⑤Fe3+⑥NaCl.组卷:53引用:3难度:0.9 -
5.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元素的结构和性质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变化.下表列出的是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部分信息未列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元素 Na Mg ① Si P ② Cl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1 2 3 4 5 6 7 原子半径(10-10m) 1.86 1.60 1.43 ③ 1.10 1.02 0.994 最高正价
最低负价+1 +2 ④ +4
-4+5
-3⑤ +7
-1组卷:450引用:71难度:0.9 -
6.如图所示,龙龙同学采用手握试管外壁的方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则将双手移开一会后,烧杯内导管处的现象(画圈部分)是( )
选项 A B C D 现象放大图 组卷:569引用:40难度:0.9 -
7.我们每天扔掉的垃圾中,很多是宝贵的再生资源,因此生活中的垃圾要分类回收,下列物质中,属于可回收物的是( )
①纸张 ②塑料 ③玻璃 ④金属 ⑤果皮 ⑥空矿泉水瓶 ⑦口香糖.组卷:40引用:1难度:0.7
二、非选择题(58分)
-
20.一种含碳酸钙的“石头纸”越来越流行,为测定其中碳酸钙的含量,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称取50g碎纸样品,分别在5只烧杯中进行了实验,实验数据见表(假设纸张其他成分既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
(1)表中X的值为烧杯① 烧杯② 烧杯③ 烧杯④ 烧杯⑤ 加入样品的质量/g 10 10 10 10 10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8 16 24 32 40 充分反应后生成气体的质量/g 0.88 1.76 X 3.08 3.08
(2)实验过程中发生的反应属于
(3)求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组卷:24引用:1难度:0.3 -
21.亮亮同学做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时,下列物品中他需要使用的有
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发现最后剩余物的质量小于原来镁条的质量,你觉得可能原因是
【实验探究】将该淡黄色固体投入到盛有水的烧杯中.
【实验现象】在烧杯中产生白色沉淀,并有刺激性的氨味气体产生.
【教师指导】上述反应产生的白色沉淀为Mg(OH)2,生成的气体为NH3;反应过程中没有任何元素化合价的改变.
【问题解决】此淡黄色固体中肯定含有镁元素和
【相关结论】空气中氮气(N2)和氧气(O2)的体积比约为
【拓展探究】某学生对a克镁条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的生成固体混合物中氮化镁的质量分数进行测定,设计如图实验装置
【查阅资料】
Ⅰ.碱石灰是固体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常用作干燥剂,不与NH3反应.
Ⅱ.2NH3+H2SO4=(NH4)2SO4
Ⅲ.NH3是一种极易溶于水的气体.
【实验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精确称量镁在空气中燃烧后的固体5.00g放入锥形瓶中,称量装置C,连接好装置;③关闭活塞K,打开A中分液漏斗活塞,至样品恰好完全反应;④关闭分液漏斗活塞,打开活塞K,鼓入空气;⑤再次称量装置C,装置C增重0.34g.请回答:
(1)实验中如何保证样品恰好完全反应?
(2)装置B的作用是
(3)装置D的作用是
(4)实验步骤④中鼓入空气的目的是
(5)固体混合物中氮化镁的质量分数为
(6)实验证明此方法测定的结果偏低,可能原因是组卷:60引用:1难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