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吴江区、相城区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第一部分积累•运用。(22分)
-
1.词语运用。
ㅤㅤ在中国政府不懈努力下,9月25日,华为首席财务官孟晚舟在被加拿大无理拘押1000多天后,终于乘坐政府包机平安回国。当晚孟晚舟女士在朋友圈发布题为《月是故乡明,心安是归途》的感言。下面是感言的选段,阅读后完成各题。
ㅤㅤ往事一幕幕闪过,(huǎng)若隔世,却又历历在目。过去的1028天,左右踟躇,千头万绪难(jué) _______择;过去的1028天,日夜徘徊,纵有万语难言说;过去的1028天,山重水复,不知归途在何处。
ㅤㅤ“没有在深夜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一次次坠入深渊,又一次次闯入暗夜,曾让我辗转难眠,更让我刻骨明心。泪水抱怨化解不了愁苦,伤春悲秋翻越不过泥泞,与其困顿挣扎,不如心向阳光,冲出阴霾。有些风浪,难免坚险,甲;有些抵达,难免迂回,乙 无数次奔跑,无数次跌倒,丙;无数次出发,无数次归家,丁 万家灯火总有一盏给我温暖,①星河总有一颗予我希望,感动于心,②于情。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或给加点汉字注音。
①(huǎng)
②(jué)
③徘徊
(2)上面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①
②
(3)下列句子依次填入文中甲、乙、丙、丁四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历尽波折终会停泊靠岸
②唯有此次让我热泪盈眶
③唯有直面才能扬帆远航
④唯有此次让我倍感坚强
A.①④②③
B.①③④②
C.③①④②
D.③②①④
(4)填入文中①②两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①浩瀚 ②感慨 B.①浩荡 ②感激 C.①浩荡 ②感慨 D.①浩瀚 ②感激 组卷:28引用:4难度:0.5 -
2.标题赏析。
ㅤㅤ孟晚舟《月是故乡明,心安是归途》的感言一发,全网刷屏,纷纷点赞。文章的标题更是“亮眼”,引发热议。请你对标题作简要赏析。组卷:10引用:3难度:0.5 -
3.诗词积累。
ㅤㅤ孟晚舟的回国感言写得情真意切,文采斐然。这与她成长中深受古典诗词的浸润与传统文化的熏陶是分不开的。经典诗文,总能给人精神的启迪,给人前进的力量。“野芳发而幽香,①组卷:13引用:1难度:0.8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48分)
-
9.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问题。
记忆里的光
蒋子龙ㅤㅤ①我八岁才第一次见到火车。1949年初冬,我正式走进学校,在班上算年龄小的。一位见识广的大同学,炫耀他见过火车的经历,说火车是世界上最神奇、最巨大的怪物,特别是在夜晚头顶放射着万丈光芒,喘气像打雷,如天神下界,轰轰隆隆,地动山摇,令人胆战心惊。许多同学都萌生了夜晚去看火车的念头。
ㅤㅤ②一天晚上,真要付诸行动了,却只集合起我和三个大一点的同学。离我们村最近的火车叫姚官屯,十来里地,当时对我来说,就像天边儿一样远。最恐怖的是要穿过村西一大片浓密的森林,里面长满奇形怪状的参天大树。森林中间还有一片凶恶的坟场,曾经听的所有鬼故事,几乎都发生在那里面,即便大白天我一个人也不敢从里面穿过。进了林子以后我们都不敢出声了我怕被落下,不得不一路小跑,我跑他们也跑,越跑就越瘆得慌,只觉得每根头发梢都竖了起来当时天气已经很凉,跑出林子后却浑身都湿透了。
ㅤㅤ③好不容易奔到铁道边上,强烈的兴奋和好奇立刻赶跑了心里的恐惧,我们迫不及待地将耳朵贴在道轨上。大同学说有火车过来会先从道轨上听到。我屏住气听了好半天,却什么动静也不到,甚至连虫子的叫声都没有,四野漆黑而安静。一只耳朵被铁轨冰得太疼了,就换另一只耳朵贴上去,生怕错过火车开过来的讯息。铁轨上终于有了动静,嘎登嘎登……由轻到重,由弱强,响声越来越大,直到半个脸都感觉到了它的震动,领头的同学一声吆喝,我们都跑到路基下面去等着。
ㅤㅤ④渐渐看到从远处投射过来一股强大的光束,穿透了无边无际的黑暗,向我们扫过来。光越来越刺眼,轰隆声也越来越震耳,从黑暗中冲出一个通亮的庞然大物,喷吐着白气,呼啸着过来。我赶紧捂紧耳朵睁大双眼,猛然间看到在火车头的上端,就像脑门的部位,挂着一个光闪烁的图标:一把镰刀和一个大锤头。
ㅤㅤ⑤领头的同学却大声说是镰刀斧头。
ㅤㅤ⑥且不管它是锤是斧,那把镰刀让我感到亲近,特别地高兴。农村的孩子从会走路就得学着使用镰刀,一把磨得飞快、使着顺手的好镰,那可是宝贝。火车头上还顶着镰刀锤头的图标,让我感到很特别,仿佛这火车跟家乡、跟我有了点关联,或者预示着还会有别的我不懂的事情将要发生……
ㅤㅤ⑦十年后,我以第一名的成绩入伍,进入海军制图学校,毕业后成为海军制图员,接受的第一批任务就是绘制中国领海图,并由此结识了负责海洋测量的贾队长。贾队长有个破旧的土灰色挎包,缝了又缝,补了又补,唯一醒目的是用红线绣的镰刀锤头图案。
ㅤㅤ⑧既然已经站在了军旗下,自然也希望有一天能站在镰刀锤头下。于是就想用自己的新挎包跟他换。不料贾队长断然拒绝,他说这个挎包对他有特殊的纪念意义,目前还有很重要的用途,绝不能送人。有一次他在测量一个荒岛时遇上了大风暴,在没有淡水没有干粮的情况下硬是坚持了十三天,另外的两个测绘兵却都牺牲了。他用绳子把自己连同图纸资料和测量仪器牢牢地捆在礁石上,接雨水喝,抓住一切被海浪打到身边的活物充饥……后来一位老首长把这个挎包奖给了他。
ㅤㅤ⑨贾队长答应在我回家探亲的时候可以把挎包借给我,但回队时必须带来一挎包当地的土和菜籽、瓜子或粮食种子。原来他每次出海测量都要带一挎包土和各样的种子,有些岛礁最缺的就是泥土,黄海最外边有个黑熊礁,礁上只驻扎着一个雷达兵,一个气象兵,一个潮汐兵,他们就是用贾队长带去的土和种子养活了一棵西瓜苗,心肝宝贝般地呵护到秋后,果真还结了个小西瓜,三个人却说什么也舍不得吃……
ㅤㅤ⑩又过了几年,我复员回到工厂干锻工。锻工就是打铁,过去叫“铁匠”。虽然大锤换成了水压机和蒸汽锤,但往产品上打钢号、印序号,还都要靠人来抡大锤。我很快就喜欢上了打铁,越干越有味道,一干就是十年。在锻钢打铁的同时,也锻造了自己,改变了人生,甚至成全了我的文学创作。我成了民间所说的“全科人”:少年时代拿镰刀,青年当兵,中年以后握大锤,对镰刀锤头有了一种说不出的特殊感情。
(有删改)(1)作者儿时看火车的经历叙述得很有层次,心情也写得波澜起伏,请结合作品内容填写下面的表格。叙述层次 听大同学描述火车 穿过村西浓密的森林 ③ ④ 心情变化 ① ② 兴奋,好奇 侵袭,高兴
光束越来越刺眼,轰隆声也越来越震耳,从黑暗中冲出一个通亮的庞然大物,喷吐着白气,呼啸着逼过来。
(3)在2021年《朗读者》第三季中,新中国第一代测绘人、国测一大队首测珠峰队员郁期青老先生和队友深情朗诵了艾青的《光的赞歌》。
ㅤㅤ……但是光在召唤我们前进/光在鼓舞我们、激励我们/让我们的生命发出最大的能量/让我们像从地核里释放出来似的/极大地撑开光的翅膀/在无限广阔的宇宙中飞翔……
本文中的贾队长也是测绘员,他心中也有对“光”的信念,他也是一个闪“光”的人。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贾队长的人物形象。
(4)文章第⑩段结尾写到“对镰刀锤头有了一种说不出的特殊感情”请结合全文说说蕴含了“我”怎样的“特殊感情”。
(5)请结合全文说说文章的标题“记忆里的光”能否改为“镰刀锤头”。组卷:19引用:1难度:0.5
第三部分写作•表达。(60分)
-
10.作文。
ㅤㅤ同学们,读了上面《记忆里的光》,相信一定会引发你的思考或共鸣,相信在你的成长道路上,在你的生命记忆里,也一定有那么一个犹如光芒一样的人或物,曾经或正在照亮你的前程,给你以光明或温暖。他们为什么成为你的光,你又对他们有着怎样的感情呢?
ㅤㅤ请以“记忆里的光”为题,写一篇文章。
ㅤㅤ要求:
①严禁摘抄试卷阅读材料;
②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
③不要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⑤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组卷:8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