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2022学年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现代文阅读(一)(共12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国家专项规划,都将中医药重大工程项目纳入其中,目前一些重大工程项目已经启动实施。
          与以往相比,“十四五”中医药重大工程项目有三方面显著特点。
          一是范围广。项目覆盖了中医药医疗、保健、教育、科研、产业、文化、对外交流合作等各个方面,同时涵盖了国家、省、地市、县各个层级。
          二是力度大。预计“十四五”期间中央财政对重大工程项目的投入会比“十五”翻一番。“十三五”时期,为支持中医中药类项目建设,中央投资超过300亿元。
          三起步早。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目前中国已经启动实施了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等重大工程项目,同时还启动实施了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康复服务能力提升、治未病等健康工程,还有中医药文化传播等有关项目。
    (摘编自熊建王美华《用中医药的规律发展中医药(解读“十四五”健康蓝图)》,《人民日报(海外版)》2021年04月06日)材料二:
          2015年12月,在瑞典卡罗琳医学院,中国首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屠呦呦发表了题为《青蒿素——传统中医给世界的一份礼物》的演讲。她说:“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藏,青蒿素正是从这一宝藏中发掘出来的。”
          12月18日,中国中医科学院召开第一次学部会议。屠呦呦等93名一流专家受聘担任首批学部委员。中国中医药界有了顶级“智囊团”。
    “首批学部委员代表着中医药行业及相关领域最高学术水平。”中国中医科学院党委书记查德忠说,学部将为做大做强中国中医科学院提供战略咨询、学术指导,并对中医药传承创新的重点领域、重大措施开展研究、提供决策依据。
    “坚定中医药文化自信,传承发展好中医中药,是提升国家款实力、建设文化强国的需要。”中国工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刘德培认为,“学部是知识界特有的一种组织形式,代表着该领域最高层次人才群体。成立学部,是影响未来中医药发展的一件大事。中国科学家要有推动中医药发展的使命担当。”
    (摘编自罗旭《让“中国处方”造福人类》,《光明日报》2020年12月23日)材料三:
          春节前后,“绘本草精华扬中医国粹——《清肺排毒汤组画》董希源创作展”在这里举行,让人们在欣赏国画的同时,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立下大功的国医国药精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董希源是享有盛誉的中国画艺术家,同时也是中医药爱好者。去年2月4日,在新冠肺炎疫情初期,董希源就向全国政协提出建议,希望各地中医药管理机构尽快出台中医药防治方案,并尽早组织熬制药汤,作为返岗工作人员、公共场所服务和流动人员的预防药品。2月6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发出通知,推荐在中西医结合救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使用“清肺排毒汤”。在此后的抗疫战中,该药方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系列事实打动了艺术家的心灵,董希源由此产生灵感:把这一药方中的重要药材,用手中的画笔艺术地呈现出夹,实现中医和国画两种国粹的融合,用艺术的方式弘扬中医药文化。
          于是,董希源毅然拿起手中的笔,以“清肺排毒汤”为题材,历时半年,精心创作出42件国画作品,分别描绘了该剂药方中21味中药材的原生状态与成药状态。这也是中国首次由知名画家将在抗疫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传统中医药搬上画卷,以国画艺术的形式为传统中医药画像立传。去年国庆前夕,《清肺排毒汤组画》展览首次亮相北京中国政协文史馆,引起社会各界热烈反响。
    (摘编自高建进《让传统书画与中医药碰撞出夺目光亮》,《光明日报》2021年03月03日)(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十四五”期间,预计中央财政对中医药重大工程项目的投入会比“十三五”多一倍,中央投资将超过600亿元,这将极大促进中医药业的发展。
    B.中国中医科学院将聘任93名一流专家相任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这些专家将组成中国中医药界顶级“智囊团”,促进中国中医科学院做大做强。
    C.刘德培院士认为学部的成立对中医药发展意义重大,有利于坚定中医药文化自信,传承发展好中医中药,进而有利于提升国家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
    D.董希源作为中医药爱好者,关心中医药的发展,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初期,即建议出台中医药的防治方案,后来创作《清肺排毒汤组画》来宣传中医药。
    (2)下列对中医药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医药曾长期受到冷落,现在获得了国家前所未有的重视,中医药重大工程项目被“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国家专项规划纳入其中。
    B.“十四五”中医药重大工程项目,包括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建设、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中医药文化传播等项目,涉及中医药的软硬件建设。
    C.中医药对现代医学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屠呦呦利用中医药学研制出青蒿素,并凭此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D.中医药不仅可以治病救人,也可以作为绘画的素材,中国画艺术家董希源将在抗疫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传统中医药搬上画卷,丰富了绘画的表现内容。
    (3)中医药如何才能发展壮大?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组卷:3引用:2难度:0.5

(二)(15分)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格桑梅朵      来到川藏线上这个道班的时候,正是一个凛冽的冬天,风像长了牙齿,龇牙咧嘴地向我扑来。连绵的雪山矗立在眼前,一眼望去,是意料之中的一片纯白。
          父亲在这条线上修了一辈子路,最后不得不带着一身的高原病回到家乡。临走时,也不忘将我作为他的接班人。那时,我刚卫校毕业,本有大好的前途。可军人出生的父亲,却板着一张脸,无比严肃认真地告诉我,你必须得去,那儿需要你这样懂医的人。
          我知道有这样的父亲,一切都是无法挽回的。在母亲的哭哭啼啼中,我没有掉一滴泪,把对父亲的怨恨装进行囊,毅然走进了这个雪山脚下的道班。
          这里并没有想象中的荒凉,每年春夏时节,被大雪封了一冬的公路就格外的热闹。纤细娇艳的格桑花蓬蓬勃勃一路开到雪山之巅;连绵不断的进藏汽车排起长龙,在蜿蜒而上的盘山公路上蠕动;骑行爱好者们一路欢歌,摇着清脆的铃铛,从我们面前疾驰而过;还有那些藏族老乡赶着自家的牛羊,从从容容地跨过公路,辗转到别的草场……
          公路上最热闹的时候,也是我们这些养路工人最繁忙的时候。这段28公里长的川藏线是属于我们道班管辖的,为了能保证这条路畅通,李大姐他们天不见亮就得起来去清理路面,然后再回来吃早饭。
          通常这个时候,我都还在睡懒觉,他们知道我憋屈,也不叫我出工,由着我的性子来。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不属于这里的,迟早有一天我会离开这里,因此我也放任着自己,我要让我的父亲知道,是他毁了我的一生。
          直到有一天,一阵慌乱的脚步声将我从睡梦中惊醒,接着是李大姐的呼喊:“幺妹儿,快起来,要出人命了。”我一骨碌从床上坐起来,只见几个藏族老乡抬进来一个老阿妈,呼吸急促,脸色乌青。我被这慌乱的场面吓住了,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办。老阿妈的呻吟瞬间战胜了我的犹豫,我从床下拿出急救箱,给老阿妈吸上氧,打针,拿药,倒水,喂药,一连串的动作再自然不过了。
          不一会儿,老阿妈终于缓过气来,她忽然跪在我的面前,不停地说着我听不懂的话,吓得我直往李大姐的身后躲。
          一个月后的一天下午,我百无聊赖地坐在道班的屋顶上看远处盛开的格桑花,一个部队的车队从道班门口浩浩荡荡驶过。这时,一辆军车靠边停了下来,从车上跳下一个年轻的士兵,对正在修路的李大姐他们比划着什么。
          忽然,李大姐抬起头,朝我大喊,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从房顶上跳下来问:“喊我干啥子?”
          那个士兵递给我一个栽有格桑花的罐头盒说:“谢谢你救了我阿妈,这是生长在五千米雪山上的格桑梅朵,送给你。”还没等我反应过来,他就跑掉了。
          我只知道这花叫格桑花,却不知道它还有一个名字叫格桑梅朵,好有诗意的名字。我把那盆格桑花放在窗台上,问李大姐:“格桑梅朵是什么意思?”
          李大姐说:“格桑是幸福的意思,梅朵是花的意思,你那盆花在藏族人眼里就是吉祥幸福的花。”
          以后的日子,那个藏族士兵每次进藏都要为我带回一个栽有格桑梅朵的罐头盒。渐渐的,娇艳的格桑花开满了我的窗台,在花香里,所有的烦恼抑郁全都逃遁了。
          终有一天,为我送格桑梅朵的不再是那个满脸高原红的藏族小兵,而是他的战友。我问他的战友,那个小兵哪儿去了?战友先是支支吾吾,最后才说,他牺牲了。
          战友红了双眼,哽咽道:“就是这次进藏,突遇暴风雪,道路塌方,嘎旺他们的车就翻下了悬崖……”
          我不知道那个战友是何时离开的,我的头脑中一片空白。
          李大姐安慰我说:“别伤心,在这几千里的川藏线上这样的事已是家常便饭。你爸爸曾说过,我们守路的人一定要守好这条路,才能让行路的人更加安全,让千千万万的家庭幸福美满。”
          整整齐齐摆在窗台上的格桑梅朵,在暖暖阳光下,绽放着。似乎在告诉我,父亲和千千万万的养路工人是在用生命浇灌着更多人的格桑梅朵。
    (选自《2014中国微型小说年选》)(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第一段描写的自然环境,写出了川藏公路线环境的恶劣,表现了“我”进藏的无助,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B.小说中的父亲是一个血肉丰满的公路养护工形象,作者以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表现出他的强势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C.小说以“我”睡懒觉、不出工、放任自己与李大姐等养路工人天不见亮就起来去清理路面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养路工人的繁忙和“我”的懒惰与任性。
    D.“我”起初不愿去高原,感觉人生灰暗,后来经历了给藏族老阿妈治病,藏族士兵给“我”送格桑花及藏族士兵的牺牲这一过程,我的思想发生转变,对以后的人生充满希望。
    (2)为什么小说在第4段要极力描写春夏时节川藏公路的热闹景象?
    (3)小说主要描写了“我”的心理变化过程,请简要概括。

    组卷:7引用:2难度:0.7

(二)(共11分)

  •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朋友从印度回来,送给我一块沉香木,外形如陡峭的山,颜色黑得像黑釉。有一种极素朴悠远的香,连绵不绝地从沉水香中渗出,飘流在空气里。最特别的是,①______,远非一般的木石可比。朋友说:“这是最上等的乌沉香,由于它的心很坚实,丢到水中会沉到水底,所以也叫沉水香。而且,它的香味是不断从内部散出来的,永远也不会消失,这一块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还是和它从前在森林里时一样的香呀。”沉香能够静心、能够去除秽气,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是,沉香作为一种象征,需要更深的感受,像有着坚实的心,像永远散放木质的芬芳,像沉淀的心情,谦虚如同在水底一样。沉香最动人的部分,是它的“沉”,有沉静内敛的品质;②______,成就,永不散失。沉香不只是木头吧!也是一种启示,启示我们在浮动的、浮华的人世中,也要在内在保持着深沉的、永远不变的芳香。浮世是水,俗木随欲望水波流荡,无所定止。沉香是定石,在水中一样沉静,一样的香。一个人内心如果有了沉香,便能不畏惧浮世。
    (1)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A.比喻 排比 对比
    B.比喻 通感 对偶
    C.排比 通感 夸张
    D.拟人 排比 夸张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这块历史悠久的沉水香散发着与在远古森林时相同的芬芳”,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组卷:5引用:5难度:0.7

四、作文(60分)

  • 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为了让高一新生顺利开启崭新的学习生活,学校将举办成长分享会,拟邀请一位优秀的高三学生,做主题为“新起点,新未来”的发言。该校高三年级学生会提出了三名人选。
          文佳,进入高中后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她与同学合作的模拟政协提案在“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活动”中表现出色,被带到了全国“两会”,倍受社会瞩目。刘江,痴迷于程序设计,在学习高中课程的基础上不断深入研究,成功申请了一项国家专利,多所高校向他伸出了橄榄枝。 张晓,出生于中医世家,早已立下从医志向,为考上最好的医科大学,他全身心投入学习,高中三年的成绩一直居年级前列。
          作为高三学生,你认为哪位同学更合适在成长分享会上发言?请给学校高三学生会写一封信,推荐其中的一位同学,表达你的看法,并阐述理由。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组卷:6引用:12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