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滨淮教育集团八年级(下)第一次月考道德与法治试卷
发布:2024/12/23 8:30:3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请将正确选项字母代号涂在答题卡对应的位置上。每小题2分,共28分)
-
1.“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我国很多国家机关的名称里都有“人民”二字。这是因为( )
组卷:95引用:5难度:0.6 -
2.在脱贫攻坚实践中,党中央坚持人民至上、以人为本,把贫困群众和全国各族人民一起迈向小康社会、一起过上好日子作为脱贫攻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表明( )
组卷:11引用:7难度:0.7 -
3.将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建国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同学们就法律常识展开了讨论,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小道:民法典共有7编、1260条,真是“百科全书”。它将会成为我国的根本大法。
小德:不会的,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是我国的根本大法。
小法:是的,民法典是依据刑法制定的法典,不可能是我国的根本大法。
小治:不对!宪法是“母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组卷:18引用:3难度:0.7 -
4.“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2021年1月18日南宁海关举行宪法宣誓仪式,南宁海关关长王志担任监誓人。国家领导干部向宪法宣誓是( )
①因为要带头增强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
②让敬重宪法、遵守宪法、捍卫宪法成为常态
③弘扬宪法精神的表现,是履行宪法使命的承诺
④让自己时刻铭记权力来源于公民、来源于宪法组卷:42引用:3难度:0.7 -
5.每年3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我国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向全国人大报告工作,这说明( )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②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是国家权力机关
③我国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对全国人大负责并受它监督
④全国人大在我国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组卷:29引用:2难度:0.8
二、简要分析题(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和说明,共8分)
-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0年1月29日,中央指导组派出督察组赴黄冈市进行督查核查,在问到黄冈疫情防控情况时,当地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唐某红要么沉默,要么含糊其辞,一问三不知。唐某红对人民授予的国家权力完全没有担当,没有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黄冈市委研究同意,提名免去唐某红黄冈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职务,其免职按有关法律规定办理。
(1)结合材料,根据所学知识,从画线内容角度分析唐某红被免职的原因。
(2)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依法规范权力运行的意义是什么?组卷:23引用:2难度:0.3
三、实践探究题:结合背景材料进行探究,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综合运用有关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14分
-
16.2020年11月30日至12月6日是我国第三个“宪法宣传周”。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推动全国集中深入学习宣传宪法。中宣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研究制定了2020年全国“宪法宣传周”工作方案。八年级(1)班班委会准备以“学习宪法、弘扬宪法精神”为主题开展系列活动。
活动一:宪法知晓情况调查:从未读过 读过但没读完 完整读过 是否读过宪法 87.5% 10.1% 2.4%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五次全体会议,习近平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习近平进行了庄严的宪法宣誓,这是中国领导人首次进行宪法宣誓,这是对宪法最庄严的宣誓,这是对人民最神圣的承诺,意义深远。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
活动三:法治教育活动概述:
老师精心准备了150道法律问答题,现场开展了激烈的抢答竞赛,每答对三题,胜利者就能得到一本宪法手册,最后共有50名同学成为优胜者。同学们纷纷表示:这样的活动不仅有趣,更重要的是让我们走进了宪法,播下了种子。
(1)同学们的调查反映了什么问题?并请据此为此次活动写两条宣传标语。
(2)为什么习近平当选国家主席时对宪法宣誓?
(3)活动让学生对宪法更加了解。我们作为公民还可以怎样增强宪法意识呢?组卷:14引用:3难度: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