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2022学年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渤海中学九年级(下)开学道德与法治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第I卷(单选题,50分)

  • 1.2021年10月,浙江万里学院年近50岁的宿管阿姨,利用半年的业余时间,和学院的学生们一起上网课、背重点、刷题……一次性通过了会计资格考试,成为同学们眼中的“学霸阿姨”。据此回答1~2题。
    此事件能够诠释的观点是(  )
    ①学习没有终点
    ②学习仅仅局限于学校
    ③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④要善于抓住和利用各种机会去学习,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

    组卷:9引用:0难度:0.60
  • 2.2021年10月,浙江万里学院年近50岁的宿管阿姨,利用半年的业余时间,和学院的学生们一起上网课、背重点、刷题……一次性通过了会计资格考试,成为同学们眼中的“学霸阿姨”。据此回答1~2题。
    材料启示我们要(  )
    ①有自觉、主动的学习态度
    ②坚持不懈,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③追求学历
    ④把一切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书本学习上

    组卷:6引用:0难度:0.60
  • 3.天津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的总目标,坚决扛起政治责任,破解农村发展难题,补上“三农”工作短板弱项,创新开展结对帮扶困难村工作,1041个困难村全部达到“三美四全五均等”帮扶目标。这有利于(  )
    ①贯彻共享发展理念,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②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消除区域差异
    ③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引领全体人民携手迈进全面小康社会
    ④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人民群众的同等富裕

    组卷:7引用:2难度:0.6
  • 4.“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道乖者,不以咫尺为近。”这句名言告诉我们(  )

    组卷:22引用:6难度:0.8
  • 5.紧跟时代发展,回应民生立法,环境保护法、大气法治防治法、食品安全法、行政诉讼法、预算法、安全生产法等法律--在全国人大常务会上接受审议。民主、科学的精神铸就了法律这柄“公平正义之剑”,这说明(  )

    组卷:57引用:15难度:0.8
  • 6.如图①和②方框中应分别填入的是(  )

    组卷:691引用:65难度:0.8
  • 7.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我们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奠定了我们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下列古语与当代思想相对应的是(  )
    古语 发展思想
    天人合一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天地之大黎元为先 绿色发展
    民为邦本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 以德治国

    组卷:14引用:3难度:0.7
  • 8.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西藏山南市委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的政治任务,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坚持“四级书记抓扶贫”和党政“一把手”负总责机制,强力推动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实现藏区脱贫是(  )
    ①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重要体现
    ②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有力举措
    ③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提和基础
    ④维护西藏地区民族平等和团结的根本保证

    组卷:7引用:2难度:0.7
  • 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告诉我们要汲取榜样的力量。下列选项与此不符合的是(  )

    组卷:66引用:6难度:0.7

二、非选择题50分

  •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推动绿色发展 践行绿色生活
    “十四五”规划纲要把“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十四五”时期的重大任务。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我国能耗水平超过世界平均水平40%,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偏低,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尚未根本形成,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
    建设生态文明治理体系,需持续推进生态环境治理能力,重点在监测监管执法能力、环境市场化投入机制、全民绿色行动等方面取得突破;需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引领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共建清洁美丽世界。
    (1)材料反映了我国怎样的资源国情?
    (2)结合材料,请你为“推动绿色发展,践行绿色生活”建言献策。(从三个角度作答)
    (3)你校准备开展以“敬畏自然绿色生活”为主题的实践教育活动,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两条宣传标语。

    组卷:95引用:3难度:0.2
  • 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品长城文化 扬民族精神
    一个地方的精神气质源于历史、基于现实、引领未来。长城凝聚着各族人民的智慧与血汗,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文化财富。宁夏从战国到明代一直是长城守卫的核心区域,附属敌台、烽燧、墩台、辅舍、关隘、城堡等设施,素有“长城博物馆”美誉。长城是宝贵的文化资源,长城与长征在宁夏“会合”,更让宁夏土长城价值非凡。残存的土长城不仅是宁夏的靓丽名片,更是宁夏精神的不竭源泉。这种精神激励着宁夏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为建设美丽新宁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奠定坚实基础。
    (1)宁夏素有“长城博物馆”的美誉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哪些特点?
    (2)宁夏长城承载着伟大的民族精神。结合材料,谈谈这种精神在宁夏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中的作用。

    组卷:48引用:4难度:0.2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