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四中高二(下)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5/11/14 3:0:37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每小题9分,共9分)
-
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每个星系都是太空中的一个岛屿,它们与其邻居隔光年之距遥遥相望。我可以想象,在无数星球上的生物对宇宙的模糊认识是如何产生的:它们在开始的时候都以为,除了它们自己小小的行星以及它们周围的那些区区可数的恒星以外,再也没有其他的星星了。我们是在与世隔绝的情况下成长起来的,我们对宇宙的正确认识是逐渐形成的。
有些恒星可能被数百万个没有生物的由岩石构成的小星球所包围,这些小星球是在它们演化的某个初级阶段冻结而成的行星系。大概许多恒星都有跟我们类似的行星系:在外围具有由大气环所包围的行星和冰冻卫星,而在接近中心处则有温热的、天蓝色的、覆盖着云的小星球。在一些行星上可能已经有高级动物,他们也许正在从事某种巨大的工程建设来改造他们的行星世界,他们是我们宇宙中的兄弟姐妹。他们跟我们的差别很大吗?他们的形状、生物、化学、神经、生态、历史、政治、科学、技术、艺术、音乐、宗教、哲学等方面的情况如何?也许有一天我们会知道的。
我们现在来到我们星系的行星上。这些星球相当之大,它们都是太阳的俘获物。由于重力作用,它们被迫做近似圆周运动。它们的热量主要来自太阳。冥王星覆盖着甲烷冰,它唯一的伙伴是它的巨大卫星卡戎。巨大的气体星球海王星、天王星、土星──太阳系的宝石──和木星都分别有一个冰冻卫星做伴相随(这些行星近年均被发现有更多的卫星甚至卫星群相伴随。──编者注)。在气体行星及其冰冻卫星的内侧就是充满岩石的温暖的内太阳系。例如,在那里有红色行星──火星。在火星上有高耸的火山、巨大的裂谷、席卷火星的大沙暴,并且,完全可能还有些初级形态的生物。所有太阳系的行星都绕着太阳运转。太阳是离我们最近的一颗恒星,它是个恐怖的氩气和氪气的热核反应炉,它的强光照耀着整个太阳系。
(摘编自卡尔•萨根《宇宙的边疆》) 材料二:
茫茫宇宙中,究竟哪些恒星周围可能存在类地行星和外星生命?美国天文学家日前列出一份包含1822颗恒星的目录,将利用“凌日系外行星勘测卫星”(按英文缩写简称“苔丝”)对它们进行详细观测。
“苔丝”是美国航天局于2018年4月发射的一个系外行星探测器,其主要任务是寻找太阳系外宜居的类地行星。它的探测采用“凌日法”,原理为行星从恒星前方经过时,可观察到恒星微弱“变暗”。按计划,它将观察宇宙中40万颗恒星。
美国康奈尔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在《天体物理学杂志通讯》上发表报告说,他们根据初步观测结果,列出了一份含有1822颗恒星的目录。这些恒星是明亮的冷矮星,温度在2700开尔文到5000开尔文之间,其中最近的恒星距离地球只有6光年。它们周围可能有与地球相似的行星存在于温度等条件合适的宜居带中。
“苔丝”能够观测目录中227颗恒星周围的整个宜居带,就是说有效观测范围不仅包括与地球相似的行星可能处在的轨道位置,还包括更远的类似火星在太阳系中所处的位置。
(摘编自《天文学家列出可能孕有外星生命的恒星目录》,新华社2019年3月28日) 材料三:
探测火星不是件容易的事,可是人类探测火星的热情却从未熄灭。
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透露,2020年我国将发射探测器,实现对火星的环绕、着陆和巡视探测。中国火星探测任务工程总设计师张荣桥曾表示,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一步实现“绕、落、巡”探测,这在国际上前所未有,难度极大。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郑永春认为,研究火星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的启示。他表示,火星和地球是太阳系里的“兄弟姐妹”,研究两者的异同,互为参考,是极具价值的基础研究。
火星上是否存在或曾经存在过生命,这也是让科学家牵肠挂肚的谜题。研究表明,远古时代火星上曾有湿暖气候和流动水;2018年,科学家在火星南极冰盖下发现了液态水存在的证据。这增强了人们寻找火星生命的信心,也让人们看到了在火星上生活的希望。
此外,对火星本底磁场长期演变的探测,对研究地球磁场的长期演化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对火星地貌特征与分区、表面物质组成与分布等开展研究,则有助于了解火星的起源与演化。
(摘编自《2020年探测火星,我们准备好了吗》,《科技日报》2019年3月28日)(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在茫茫宇宙中,每个星系与其邻居隔光年之距遥遥相望,在恒星以及他们周围的那些行星上都存在生物。
B.太阳系的每个行星都是太阳的俘获物,由于重力作用,它们被迫做圆周运动,它们的热量主要来自太阳。
C.“苔丝”的主要任务是采用“凌日法”来寻找太阳系外宜居的类地行星,它已观测到宇宙中有40万颗恒星。
D.2020年,我国将发射探测器,对火星进行首次探测,一步实现“绕、落、巡”任务,这在国际上尚属首次。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些恒星可能被众多没有生物的由岩石构成的小星球包围,许多恒星群可能在外围有由大气环所包围的行星和冰冻卫星,在接近中心处有类地行星。
B.美国天文学家利用“苔丝”观测了许多颗恒星,发现这些恒星距离地球最近的仅仅有6光年,它们周围可能有与地球相似的行星存在于宜居带中。
C.冥王星覆盖着甲烷冰,气体星球海王星、天王星、土星和木星分别有卫星甚至卫星群相伴随,在气体行星及其冰冻卫星的内侧是温暖的内太阳系。
D.科学家在火星南极冰盖下发现了液态水存在的证据,这足以证明,远古时代火星上曾有湿暖气候、流动水、初级生物,让人们看到了在火星上生活的希望。
(3)人类对于火星乃至宇宙的探索,有什么重要意义?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组卷:15引用:4难度:0.7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2小题,12分)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近年来,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创意写作在国内各大高校的发展受到瞩目。多所高校开设创意写作课程,培养创意写作研究生,并邀请国内知名作家担任专职教师。创意写作这一学科,旨在挖掘创作者更深层的创作潜质,提高并拓展其对写作的认识,并将对经典文学及文学发展前沿成果的学习,融入自身创作。在中国传统的文学观念里,人们往往认为“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然而,在世界范围内,创意写作发展近百年来,培养出一批优秀作家,其成果已经充分证明创意写作对作家成长的助益。创意写作专业的发展,既要借鉴吸纳国际经验,更需要结合国情,充分考虑创作者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要。
中国古典小说所创造的辉煌成就,是留给当代创作者的宝贵遗产。国内现有的创意写作教材大多是西方译作,其中所举范例也多以西方小说为主,涉及的小说美学和写作方法,因为历史、文化和语言的不同,并不完全适用于中国小说创作。对中国古典小说写作技法的阐释与分析,应该成为创意写作本土化教材重要的内容组成。目前,已经有高校创意写作专业对此做出探索,即对中国古典小说细部的写作技法进行详尽分析,为年轻创作者提供具体鲜活的示范。此外,汲取传统文学营养,不必局限于古典小说,还可以将目光投向更宽广的领域。中国古代的经史子集、神话传说和各类艺术中,有很多值得创作者学习的地方。仅以《史记》为例,书里不少精彩故事仅有短短几百字,尽显中国所特有的“留白”意蕴。创作者不仅可以从中习得具体技法,更重要的是,体会和领悟这种技法所反映出的中华美学精神。
中国丰富而充满活力的时代生活现场,为作家提供源源不断的写作素材。当代作家需要敏锐把握时代脉搏,也需要积累和沉淀,要在二者之间寻找平衡。创意写作教学只有置身中国社会现场,才能引导并帮助学生发掘更多中国故事。如何提炼和剪裁这些故事,使之呈现出普遍而深刻的意义,是创意写作的重要关注点。
收集素材的方法也很重要,创作者需要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比如查找文字和影像资料,进行采访及其他形式的田野调查等。小说虽然是一门虚构的艺术,却要带给读者强烈的真实性。小说的真实性以作家表达的真诚为基础,同时也需要源于现实的真实细节。这些细节有的来自创作者的生活经验,当题材距离创作者生活较远的时候,则需要通过调查研究获得。和创作过程相比,调查研究的过程显得更具逻辑性,有具体方法和路径可循。创意写作应该在这个领域做深入研究,总结可以广泛使用的方法,同时对学生提出更高要求。
创意写作课程虽然开设在校园里,但理应打开校门,充分吸纳当下的文艺创作经验。不少大学的创意写作专业道请国内外知名作家参与小规模讲座和交流。在交流互动中,来自作家的宝贵经验对学生未来创作具有启发意义。很多出版社相继出版创意写作书系,在写作爱好者中产生广泛影响。此外,应增加高校创意写作专业之间的交流与对话。这种交流和对话,能起到互相弥补、增道的效果。学生可以获得来自不同老师的方法和经验,对其进行分析和选择,以应用于自己的创作。
(摘编自张悦然《重视创意写作,激发创作活力》)(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国内现有的创意写作教材多为西方译作,因为历史、文化和语言的不同,其中所举的范例,并不完全适用于中国小说创作。
B.中国古典小说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其中有许多已经成为经典,然而,目前国内对其进行写作技法的阐释和分析还不够充分。
C.面对快速发展的中国社会,当代作家要从中发现具有深刻内蕴的中国故事,把握时代脉搏,在积累和沉淀之间寻找平衡。
D.小说需要带给读者强烈的真实感,这种真实感不仅需要来自创作者的生活经验,更需要通过创作者充分的调查研究获得。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探讨了国内创意写作专业的发展,主要从借鉴吸纳国际经验和结合中国国情两个角度展开论证。
B.文章以《史记》为例,说明创意写作的创作者可以从中国古代典籍中借鉴写作技法,汲取写作营养。
C.文章指出创意写作专业的发展既要从中国传统文学中汲取养分,也要关注社会现实,还要吸纳当下创作经验。
D.文章从创意写作专业发展这一话题切入,进而指出国内促进创意写作专业发展的路径,上下文构成总分关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中国传统文学观念里,人们往往认为创作过程无法干预,文学创作难以教授。然而,世界范围内的创意写作发展证明并非如此。
B.如果脱离了充满活力的中国社会现场,创意写作教学就无法帮助学生发掘更多中国故事,更谈不上使之呈现出普遍而深刻的意义。
C.国内外知名作家参与高校创意写作的讲座和交流,不仅有助于提升其创新意识与写作水平,也会对学生的未来创作产生积极影响。
D.可以预见,随着社会的发展,创意写作很可能不只在高校通过开设课程、交流互动的方式开展,还可能会走向更广阔的社会空间。组卷:9引用:2难度:0.7 -
3.文学类阅读。
文本一
琥珀色的篝火
乌热尔图 猎人尼库和儿子秋卡,还有妻子塔列走在山路上。
尼库高个头,黑黑的脸,拉得挺长,显得很难看。儿子头发蓬乱,奉着驯鹿,跟在父亲身后。母亲骑在一头粗壮的驯鹿上,弓着腰,垂着头,用深绿色的头巾包住额头。
黄昏,林子里倾斜的光线变成了玫瑰色。鸟儿发出悦耳动听的音调,可谁也没有兴趣理睬它们。
“爸爸!太阳快下去了,还没到呀?”
尼库紧绷着脸,没说什么。他把目光投向妻子。妻子脸色苍白,眼神暗淡无光。他皱起眉头,心好像被什么揪着。
太阳悄悄地溜走了,他们来到小河边的露营地。尼库砍来细软的树枝,铺在潮湿的地面上。秋卡把母亲扶下驯鹿,扯过一张犴皮铺在地上,让母亲躺在那里。篝火着了起来。吊锅里炖的肉粥咕咕地翻着气泡。从尼库背后传来塔列的咳嗽声和低沉的呻吟。
“我……真挺不住了……咳……我胸口里有什么东西坏了。”
“你累了,别瞎说。明天翻过前面的山脊,下午就能赶到公路。晚上就住上医院了。”
“医院也……”她的声音很低。
“上次你真不该从医院跑回来。”
“在山上……我死了也不觉得难受……我真不想下山……真要死的话,我也得埋在山上。”妻子无力地说。
“你别说了,好不好?”
“我知道你心烦。为我,还为那些脚印!”
“你也看见了?那几只鸟儿,真是笨透了。离小路只有几步远,硬是没看见。”
“尼库,你想去。可你怕我……”塔列打起精神瞧着丈夫,“你去吧!他们可是三个人呀!你去吧。我知道你在等我这句话。”
尼库转过身来,凝视着妻子失去血色的脸。这张脸罩了一层橘黄色的火光。
“秋卡,你明天送妈妈下山看病。”
“那你去哪儿?”
“去找那三个人。你没看见脚印?他们那是迷路了。”
林子里走夜路比白天费力,尼库穿过黑幽幽的密林。大雨泼下来了,大粒的雨珠辟辟叭叭落在树叶上、岩石上,汇成气势无比的音响。他被淋得浑身精湿,冷气针刺般穿透胸脯。这样冷飕飕的秋雨是能冻死人的。他的脑袋里闪出迷路人的影子:绝望的,饥饿的,僵硬的。雨势渐渐弱下,他终于发现寻找的目标,是三个陌生的城里人。一个孩子似的年轻人,一个戴眼镜的老人和一个中年人,他们已经冻僵了。
他在林子里找来枯木,劈成细长的木柴,掏出火柴,嚓的一声,微小的火花在那堆木头上跳了一下,冒起一缕青烟。火花变成火团,发出呼呼的燃烧声。一堆篝火着了起来,火光是琥珀色的,很好看。
他把冻僵的人拖到火堆边,奔来奔去搭起帐篷,鄂温克式简易帐篷里的火很旺,热气逼人。他用最后一点力气,把三人湿透的外衣脱掉,挂在火堆上面的枝杈上,拿出带来的烤饼、烤肉,摊在火堆边。他想,这些很快就会暖和过来的人,会吃掉这些东西。他再也撑不住了,难以忍受的饥饿,极度的疲劳,使他头晕,想吐、心慌。他还想干点什么,可失去头脑支配的肉体,瘫软在火堆边。他想起妻子和儿子,真想象不出他们是怎样度过这场暴雨的。
“你们怎么样?塔——列!”
他用手臂支撑沉重的身体:“我要回去。这就回去!”他太累了,脑袋越来越沉,身子一歪,昏睡过去。不知睡了多久,朦胧中他感到全身各部位,针刺般疼。他醒了,天已大亮,眼前晃动着三个陌生人的面孔。
“醒了,他醒了!”年轻人嚷了起来。
“您救了我们的命!”戴眼镜的老汉嘴唇在抖,眼眶湿了。
他坐起来,瞅瞅他们,没说什么。他觉得不论哪一个鄂温克人都会像他这样干的。
“谢谢您!”
他站起身,肩膀晃了晃,他觉得腰、腿一夜之间变得十分僵硬。
“您饿了吧?”老汉问,“真对不起!饼和熟肉让我们吃光了。”
“光了好——我去打猎。”他扛起枪,朝林子走去。
这次很顺利,他把猎物扛了回来。三个人瞪大了眼睛焦急地等待着他。
“你们——那个桦树林穿过去——找到小河——顺流水走——半天——半天就到了——就能回到家。”说罢,他操起猎枪,转过身去。
“大叔——”年轻人在他背后喊他。
“大叔——”戴眼镜的老汉也这样称呼他。
“您——别走!我们还会迷路的。”
他的心猛地被什么东西紧紧拉住了,转过身,呆呆地站在那里。
他终于放弃走的念头,缓缓放下猎枪。他们生火做饭,时间过得真快。尼库抿着嘴角,不说也不笑,可心里痛快。不知什么东西使他暂时忘记了忧愁,把他的心同陌生人连在一起。
有什么响声?他一头冲进桦树林,呆立在那里。被树枝划伤脸蛋、撕破外衣的秋卡,可怜巴巴地站在他面前。
“你来干什么?”他吼起来,“你妈妈怎么样?”
“爸爸,桥断了,大水冲的。公路上一个汽车也没有……”
“别说了,你妈妈怎么样?”
秋卡用手捂住眼睛,泪珠顺着指缝流出来。
“妈说,等你回去,见你一面……才……”
“走!我们快点走!”
尼库回头望了望,他知道那些迷路人很快就会找到出去的路。
灰蒙蒙的密林像黑绿色的海,淹没了父子的身影。
“大叔——”
从他们背后传来喊声。是那三个人的呼唤。
森林沉默了……
(选自《民族文学》1983年10月,有删改) 文本二:
“矛盾冲突”一词在现实中是指面对同一事件,人与人之间出现不同的看法和见解,同时又对对方的看法持反对意见,高尔基曾表示:“在有着鲜明人物的那些地方,必定存在着矛盾冲突。”在文学作品中,“矛盾冲突”则是用来展现人物自身、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复杂关系的特殊艺术形式,“矛盾冲突”是形成人物个性的基础,能够塑造具有冲击力的人物性格,也是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动力。
(选自李宗刚《文本的张力与历史的合力》)(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尼库一家没有兴趣理睬鸟儿悦耳动听的音调,主要因为他们着急下山带塔列去医院看病,心情郁闷沉重。
B.三个迷路的人是来自城市的外来者,写他们的遇险及获救,充分表现了现代文明与传统文明的冲突与交融。
C.妻子塔列重病在身,依然眷恋故土:同时又善解人意,理解丈夫。“你去吧”,打消了丈夫的顾虑与纠结。
D.本文既赞美了猎人尼库,又赞美了以尼库为代表的传统鄂温克人,字里行间透着作者对他们的浓浓深情。
(2)下列对文章艺术特点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采用明暗线交织的结构,明线写秋卡送妈妈下山看病,暗线写尼库冒着大雨救助迷路人,情节紧凑,充满张力。
B.小说运用外貌、动作、心理等描写刻画人物,塑造了热情善良、舍己为人的鄂温克猎人形象,展现了这个民族的精神气质。
C.小说语言富有表现力,人物对话生动凝练,充分展现了人物个性;对自然环境的描写细腻形象,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D.小说结尾对尼库的呼唤表达了这三个人对尼库深深的敬意和不舍,而“森林沉默了……”耐人寻味,给读者留下无尽的想象的空间。
(3)“琥珀色的篝火”作为小说标题,有什么象征意义?
(4)请结合文本二的观点,试举两例,分析尼库救人中体现的矛盾冲突及作用。组卷:64引用:1难度:0.1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19分)
-
4.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李若谷,字子渊,徐州丰人。少孤游学于洛下。举进士,补长社县尉。州葺兵营,课民输木,檄尉受之。而吏以不中程,多退斥,欲苛苦输者,因以取赇。若谷度材,别其长短、大小为程,置庭中,使民自输。天圣初,判三司户部勾院。使契丹,陛辞,不俟垂帘请对,乃遽诣长春殿奏事,罢知荆南。士族元甲恃荫屡犯法,若谷杖之,曰:“吾代若父兄训之尔。”王蒙正为驻泊都监,挟太后姻横肆,若谷绳以法。监司右蒙正,奏徙若谷潭州。洞庭贼数邀商人船杀人,辄投尸水中。尝捕获,以尸无验,每贷死,隶他州。既而逃归,复攻劫,若谷擒致之,磔于市。自是寇稍息。累迁太常少卿,知滑州。河啮韩村堤,夜驰往,督兵为大埽①,至旦堤完。以右谏议大夫知延州。州有东西两城夹河,秋、夏水溢,岸辄圮,役费不可胜纪。若谷乃制石版为岸,押以巨木,后虽暴水,不复坏。官仓依山而贮谷少,若谷使作露囤,囤可贮二万斛,他郡多取法焉。迁给事中、知寿州。豪右多分占芍陂②,陂皆美田,夏雨溢坏田,辄盗决。若谷摘冒占田者逐之,每决,辄调濒陂诸豪,使塞堤,盗决乃止。改枢密直学士知并州民贫失婚姻者若谷出私钱助其嫁娶赘婿亡赖委妻去为立期不还许更嫁。进尚书工部侍郎,拜参知政事。建言:“风俗媺恶,在上之人作而新之。君子小人,各有其类,今一目以朋党,恐正人无以自立矣。”帝悟,为下诏谕中外。以耳疾,累上章辞位,罢为资政殿大学士。以太子少傅致仕,卒,年八十。赠太子太傅,谥康靖。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五十》有删改)【注】①埽(sào):治水工程用以护岸或堵决口的器材,一般用秸秆、芦苇捆绑而成。②芍陂(quèBēi):蓄水池塘名,是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在今安徽寿县南。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改枢密直学士/知并州/民贫失婚姻者/若谷出私钱助其嫁娶赘婿/亡赖委妻/去为立期/不还/许更嫁
B.改枢密直学士/知并州/民贫失婚姻者/若谷出私钱助其嫁娶赘婿/亡赖委妻去/为立期/不还/许更嫁
C.改枢密直学士/知并州/民贫失婚姻者/若谷出私钱助其嫁娶/赘婿亡赖委妻去/为立期/不还/许更嫁
D.改枢密直学士/知并州/民贫失婚姻者/若谷出私钱助其嫁娶/赘婿亡赖委妻/去为立期/不还/许更嫁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隋唐以后的官职名。古代科举制度中,殿试及第者称为进士,始见于《礼记•王制》.隋炀帝大业年间始置进士科目。
B.天圣,是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由汉武帝首创。年号并非一成不变,皇帝遇到军国大事或重大祥瑞灾异,常常更改年号。
C.徙,指调动官职,多为平级调动。文中的“迁”“改”“罢”等均是官职变动的用语。
D.太子太傅,和太子太师、太子太保称为“东宫三师”,都是太子的老师。太傅教武,太师教文,太保保护其安全。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若谷公正廉明。补任长社县县尉时,有官员趁百姓交纳木材时索要贿赂,而李若谷估量木材,区别长短、大小,制定尺度,放在庭院中,让百姓自己按尺度交纳。
B.李若谷不畏权贵。兼领三司户部勾院时,当地的豪族元甲倚仗祖上的恩荫多次犯法,李若谷对他施了杖刑,并说是替他的父兄教训他。
C.李若谷性情率直。出使契丹,到宫里辞别皇帝,他没有等到帘幕放下就急于应答,竟直接到长春殿奏事,于是被罢免官职,改任荆南知州。
D.李若谷爱民如子。任并州知州时,贫困不能婚配的百姓,李若谷拿出自己的钱帮助他们嫁娶。
(4)把下列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州葺兵营,课民输木,檄尉受之。
②尝捕获,以尸无验,每贷死,隶他州。组卷:14引用:4难度:0.5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
-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各题。
寄黎眉州
苏轼
胶西高处望西川,应在孤云落照边。
瓦屋寒堆春后雪,峨眉翠扫雨余天。
治经方笑《春秋》学,好士今无六一贤。
且待渊明赋归去,共将诗酒趁流年。【注】①黎眉州:黎錞,四川人。②胶西:诸城。③瓦屋、峨眉:四川山名。④六一:六一居士,指欧阳修。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作者登高远眺,“孤云落照”,既是实景,又饱蘸了诗人的情感。
B.颔联中作者借助想象,将内心情感融入对瓦屋山和峨眉山景色的描绘中。
C.颈联将自己与欧阳修做比较,表达出不及欧阳修贤能的自谦之情。
D.本诗语言质朴平易,风格明快,景情交融,动中寓静,平淡中寓激情。
(2)诗歌的最后两句有何含义?请简要分析。组卷:43引用:16难度:0.5
(三)(本题共1小题,6分)
-
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锦瑟》中,描写“月明珠”和“蓝田玉”的优美典雅的一句是,。
(2)《阿房宫赋》中,对六国和秦灭亡的教训进行总结后,对当时统治者提出警告的一句是,。
(3),食之不能尽其材,,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韩愈《马说》)组卷:1引用:1难度:0.8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曾经在成都最为大众化的茶馆,也有百姓自发地写诗的热情。有好事者将自己写好的诗拿到茶馆里张贴,第二天再去一看,应对者已经如云。和诗者,在茶馆里彼此打擂台。茶客们,则在观看中肆意地评点优劣。诗让人们_______,再没有哪里可以找到如成都茶馆里这样对诗的热闹场景了,想象那劲头赶得上《红楼梦》大观园里的赛诗会吧。
一座平民化的城市,才能够将诗从高雅的殿堂上拉下来,让诗和自己_______.而一座有诗的传统的城市,才能够花开一般,处处都可以绽放出诗来。
成都的诗的传统,得益于杜甫和他的草堂。如果当年杜甫没有来成都,而是在别的地方盖了一间草堂,那也许就_______了,就像蒲公英的种子,飞落在哪里,就在哪里生根发芽。( )它靠的不是_______,而是长久岁月的积淀和打磨,才化为这座城市的血脉和基因。如今,草堂的工部祠前还悬挂着何绍基题写的楹联:“锦水春风公占却,草堂人日我归来。”安史之乱后,杜甫投奔到严武门下,在浣花溪旁搭建一间茅草屋,即我们现在所说的草堂,写下《堂成》一诗,其中一联“暂止飞乌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道出了草堂建成时的情景和心情。以后才有了我们见到的“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这些“自有天然工巧而不见其刻划之痕”的诗句。我一直这样认为,正是杜甫自身这样的平民性,让诗和这座城市的人们心心相通,创造了成都这座城市诗歌传统的平民性,也才创造了其诗歌的人民性。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悠然自得 平分秋色 另当别论 晨钟暮鼓 B.自得其乐 平起平坐 另当别论 一朝一夕 C.悠然自得 平起平坐 另眼相看 晨钟暮鼓 D.自得其乐 平分秋色 另眼相看 一朝一夕
A.诗的传统,其实就是一种文化的底蕴
B.有底蕴的文化,其实就是诗的传统
C.诗的传统,其实就是一种有底蕴的文化
D.文化的底蕴,其实就是诗的传统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正是杜甫自身这样的平民性,让诗和这座城市的人们心心相通,创造了其诗歌的人民性,也才创造了成都这座城市诗歌传统的平民性。
B.正是杜甫自身这样的平民性,造就了成都这座城市诗歌传统的平民性,也才造就了其诗歌的人民性,让诗和这座城市的人们心心相通。
C.正是杜甫自身这样的平民性,造就了其诗歌的人民性,也才造就了成都这座城市诗歌传统的平民性,让诗和这座城市的人们心心相通。
D.正是杜甫自身这样的平民性,创造了成都这座城市诗歌传统的平民性,也才创造了其诗歌的人民性,让诗和这座城市的人们心心相通。组卷:118引用:16难度:0.5 -
8.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国画推崇以虚代实的留白,①。字的结构和通篇的布局一定要有疏密,才能破平板、划一,有起伏、对比,既矛盾又和谐,从而获得良好的艺术情趣。凡作书法,既要注意黑的字形笔画的密处,②,③,而字里行间的白处布置也须措置得宜,方能使之疏密有致,两者相映生辉。组卷:28引用:16难度:0.6 -
9.系统找不到该试题
四、写作(60分)
-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花儿为什么谢了呢?我的热烈的爱把它紧压在我的心上,因此花谢了。琴弦为什么断了呢?我强弹了一个它不能承受的音节,因此琴弦断了。
――泰戈尔 材料二
一切重压与负担,人都可以承受,它会使人坦荡而充实地活着。
——米兰•昆德拉 学校文学社拟出一期社刊,其中“大家谈”栏目本期讨论主题为“承受”。栏目主编向你约稿,请你结合上面两则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理解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组卷:87引用:30难度: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