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北京市通州区中考地理一模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选择题
-
1.宋代诗人翁卷的《乡村四月》描述了这样的场景:“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结合所学知识,完成5~6题。
下列景观中与诗句对应的是( )组卷:10引用:0难度:0.60 -
2.宋代诗人翁卷的《乡村四月》描述了这样的场景:“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依据所学,完成下面小题。
我国各地农业生产方式不同,主要原因是各地( )组卷:11引用:0难度:0.50 -
3.旱灾是我国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灾害。如图为2022年8月18日全国干旱监测图。读图,完成第3~5题。
2022年8月18日( )组卷:9引用:0难度:0.50 -
4.旱灾是我国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灾害。如图为2022年8月18日全国干旱监测图。读图,完成下面7~9小题。
从图中可以推测出( )组卷:8引用:0难度:0.50
解答题
-
28.河西走廊介于祁连山和马鬃山、合黎山、龙首山之间。图1为丝绸之路简图,图2为河西走廊示意图。运用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自然的选择——“丝路”注定必经之地
(1)河西走廊的走向是
文化的瑰宝——丝路上的文化明珠
(2)古代敦煌被称为“华戎所交一都会”,现在敦煌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敦煌成为历史文化名城是因为
A.其位于绿洲之上,农业历史悠久
B.降水十分丰富,适于城市发展
C.境内有一批以莫高窟为代表的世界文化遗产
D.扼守走廊西端,是古代东西方文化交融之地
宜居的走廊一一环境与能源的发展
在河西走廊丰美的绿洲附近有着广袤的戈壁,当地俗语“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反映了这里的自然环境;位于河西走廊上的玉门以“风”“光”为核心,积极发展能源生产,改善当地自然生态环境,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积极打造宜居的走廊。
(3)俗语反映的自然环境对当地的生产生活的影响有
(4)为平衡水、沙、绿、富之间的关系,应
A.在戈壁与绿洲交界处兴建防护林
B.在绿洲上发展节水高效农业
C.在戈壁大量开垦耕地种植水稻
D.将居住在绿洲上的人迁入戈壁
(5)图3中反映出河西走廊利用丰富的组卷:18引用:3难度:0.4 -
29.“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咦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苏轼的一首诗让我们感受到荔枝的甜美与历史,也让惠州扬名天下。图1为我国荔枝主要产区分布图,图2为惠州市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荔枝主要产区冬季平均气温在
(2)诗句中的“岭”指的是
A.大兴安岭
B.南岭
C.秦岭
D.淮河
(3)近年来,惠州市主打东坡文化,推出“东坡荔”品牌,实现了东坡荔枝情的千年传递,依靠珠江三角洲的位置和科学技术优势拓展出口,荔枝等水果远渡重洋。依据图文资料,结合所学完成下面的填空。
古诗新解:组卷:23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