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第1章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2015年单元测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填空题(10小题,每空1分,共计20分)

  • 1.收获芒果的季节,果园里四处飘荡着芒果的香味,这是芒果的芳香分子在永不停息地
    运动;泡茶要用滚烫的开水,因为分子运动的快慢与
    有关。

    组卷:14引用:1难度:0.9
  • 2.利用一个空瓶子和一个装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平板玻璃盖住瓶口)证明气体的分子是运动的,已知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实验时,应该把装有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放在空瓶子的
     
    方;将注射器筒内吸入适量的水,推动活塞使筒内空气排除后,用手堵住注射器嘴,在用力推活塞,发现筒内水的体积几乎未改变,这一现象表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
     

    组卷:11引用:1难度:0.9
  • 3.北极和南极是冰雪的世界,虽然降水量很小,但那里的空气比北京的空气还要湿润,因为冰雪可以
     
    (填物态变化过程)成水蒸气;北极的冰山
     
    (选填“具有”或“不具有”)内能。

    组卷:5引用:1难度:0.9
  • 4.如图所示,女孩呵气是通过
     
    方式取暖;男孩搓手是通过
     
    方式取暖。

    组卷:104引用:62难度:0.9
  • 5.目前我国研发一款以压缩空气为动力的环保车。汽车使用前需要压缩存储气体,这一过程通过
    的方式使气体内能增加,开动时,释放的气体推动发动机,将气体的内能转化为
    能,此车紧急刹车时,刹车片和轮胎都变热,汽车的机械能转化为
    能。

    组卷:664引用:125难度:0.9
  • 6.如果质量为m的某种物质从外界吸收的热量为Q,温度升高了Δt,则
    叫做这种物质比热容,物理学中许多物理量都是用这种比值法建立起来的,请你再写出另一个用此方法建立起来的物理量名称:

    组卷:11引用:2难度:0.7
  • 7.用两个相同的“热得快”,分别给质量、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同时加热,两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知,甲液体的比热容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液体的比热容。质量为500g、初温为20℃的甲液体温度升高到90℃,吸收的热量为
    J.[甲液体的比热容为1.8×103J/(kg•℃)]

    组卷:275引用:10难度:0.9
  • 8.通常情况下,暖气片应安装在窗户的
     
    方(选填“上”或“下”),这样空气受热后密度
     
    (选填“增大”或“减小”).室内空气对流加快,暖气片中用水作为供暖介质是利用了
     

    组卷:393引用:46难度:0.9

五、探究题(3小题,共计24分,每小题8分)

  • 23.小丽在学习“物质的比热容”时,取相同质量的水和沙子,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测得它们升高的温度如表,并在图乙中作出沙子升高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

    加热时间/min 0.5 1.0 1.5 2.0 2.5
    升高的温度/℃ 2.0 4.0 6.0 8.0 10.0
    沙子 4.3 7.9 15.2 18.4 21.5
    (1)用温度计测量水的初温如图甲所示,其读数为
    ℃。
    (2)实验中小丽认为相同时间内水和沙子吸收的热量相同,她判断的依据是

    (3)请利用表中数据在图乙中作出表示水升高的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线。
    (4)沙子在1.0~1.5min内升高的温度有明显异常,其主要原因是

    (5)小丽再用50g水和100g水做实验,以吸收的热量Q为纵坐标,升高的温度Δt为横坐标,分别画出50g水和100g水的Q-Δt图象。它们都是过原点的直线,即Q=kΔt.进一步分析,发现这两条直线的k值与对应水的
    之比相等。

    组卷:381引用:67难度:0.3
  • 24.为比较水、空气对牛奶的冷却效果,探究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将装有等质量牛奶的两个瓶子,甲瓶放在水中,乙瓶放在空气中,其它条件均相同。实验时,他们每隔一定时间记录一次甲、乙瓶内温度计的示数,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两瓶牛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
    (1)通过本次实验中,你发现
    的冷却效果更好;
    (2)通过分析,还可发现,甲瓶中牛奶冷却快慢前后不一致,是越来越

    (3)物理学中我们用速度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若请你用“冷却速度”来表示物体冷却快慢,“冷却速度”可以定义为:1千克物体,
    叫做冷却速度。
    (4)本实验运用的探究方法主要是
    (填一种即可)。

    组卷:110引用:11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