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5章 透镜及其应用》2021年单元测试卷(9)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单选题
-
1.如图是德国设计师设计的一球形透镜太阳能系统,光通过透镜后再发电。该透镜是一个( )
组卷:779引用:11难度:0.6 -
2.“靠脸吃饭”是大家经常说的一句调侃语,而现实生活中“刷脸”已是随处可见的识别手段,刷脸成像过程与手机镜头成像原理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81引用:4难度:0.7 -
3.如图是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426引用:10难度:0.6 -
4.小红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蜡烛、凸透镜以及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图中未画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组卷:416引用:5难度:0.7 -
5.关于透镜的焦点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693引用:3难度:0.7 -
6.如图所示,是某物理学习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的实验装置图,此时光屏上恰好出现清晰的像。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组卷:271引用:2难度:0.8 -
7.如图所示,在A处点燃一支蜡烛,若在P处的方框内分别放入:平面镜、凸透镜、中央有小孔的纸板时,均能在方框右侧成清晰的像。现保持蜡烛在A的位置不变,若在方框内放入上述某一器材后,能在方框的右侧光屏上成像,而且随着光屏离开P的距离增大,所成清晰的像也逐渐变大。对于方框内所放的器材,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组卷:532引用:4难度:0.5 -
8.如图所示,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 )
组卷:21引用:2难度:0.7 -
9.如图所示,凸透镜主光轴上有A、B两点,将蜡烛放在A点,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缩小的、倒立的像;若将烛焰放在B点,可得到一个放大的、倒立的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组卷:179引用:1难度:0.7
四、实验题
-
28.小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
(1)实验要求将烛焰的中心、透镜的中心、光屏的中心调整在 ;
(2)小东观察到蜡烛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可以在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一个最清晰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是 cm,此时光屏上成的像应是 (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
(3)上述实验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向左移动蜡烛,若想再次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在光具座上向 (填“左”或“右”)移动,此时光屏上所成的像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若不改变器材的位置,在透镜左侧放一个眼镜,光屏要右移才能看到清晰的像,这个眼镜最有可能是 (填“近”或“远”)视眼镜。组卷:28引用:1难度:0.8 -
29.学习小组“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进行了如下操作:
(1)按照图甲安装实验器材时,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央,除了将光源、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还应调整他们的中心大致在 。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蜡烛、光屏和透镜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像。若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移到光具座20cm刻度时,移动光屏,使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利用该成像原理可制成 (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
(3)通过探究,记录并绘制了物距u与像距v之间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则该透镜的焦距是 cm。
(4)疫情期间上网课时,发现有些同学用手机拍照上传的作业图片总是一头大一头小,一侧亮,一侧暗。你认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大的一头是虚像,小的一头是实像
B.大的一头是放大的,小的一头是缩小的
C.大的一头离镜头近,小的一头离得远
D.把拍照手机水平放到作业本的上方,拍出来就会一样亮
(5)同学们紧接着利用透明橡皮膜、注射器、乳胶管、止水夹等器材制成水凸透镜(凸起程度可以通过注射器注水或吸水的多少来调节)探究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①如图(a)所示,经过调节,光屏上恰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若向水凸透镜内 (注入/吸取)适量的水来模拟远视眼,发现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若将光屏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再次得到清晰的像。说明远视眼将远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 (前/后)方。
②老师取下自己戴的眼镜放于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光屏上的像又变得模糊,小明同学发现当光屏向右移动适当距离后像又清晰,由此可知,张老师的眼睛属于 眼(选填“近视”或“远视”)。组卷:237引用:3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