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双鸭山一中高二(上)月考历史试卷(10月份)

发布:2024/11/30 1:30:2

一、选择题(共30题,共60分)

  • 1.《礼记•礼运》称禹以前为“大同”之世,禹以后为“小康”之世。前者的特点是“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后者的特点是“天下为私,各亲其亲,各子其子”。体现这一转变的是(  )

    组卷:32引用:7难度:0.7
  • 2.春秋战国时期,东方各国的国君与庶人之间,分布着广大的中间阶层,有着明显的等级划分。而秦国国君之下卿大夫阶层不够强大,没有发展起可以和国君对抗的势力,这说明秦国变法成功主要得益于(  )

    组卷:15引用:9难度:0.5
  • 3.“汉代郡治被视为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楷模。郡太守作为替皇帝巡守一方的大吏,上与皇帝剖符(虎符、竹使符,各执其半),有专断之威、典兵之权,下得自置吏属,行刑赏之格,管理可谓是无所不包,活脱脱是百姓的衣食父母。”材料意在说明(  )

    组卷:4引用:10难度:0.6
  • 4.南朝君主鉴于东晋方镇势强,威胁中央,故多以宗室子弟为州镇军政长官,以寒人为典签进行控制。典签职微权重,州镇要事,须典签签署方能实行。典签每年数次回京向皇帝报告,“刺史行事之美恶系于典签之口”。这说明(  )

    组卷:6引用:5难度:0.5
  • 5.唐初地方行政制度实行州县二级制,在职官设置上严格遵守《职员令》和《官品令》。同时,唐朝还依托交通干线将三百余州分属十道,以道为纲,整理各州地理、人文情况,以及户口、赋税、田亩等信息,并派遣“使职”处理一些专项事务。“道”和“使职”的设立(  )

    组卷:19引用:8难度:0.6
  • 6.雅典陪审团的规模相当庞大,是每年抽签选出的人员,代表了不同的阶层。雅典也有司法执政官,但他们的责任主要是准备陪审法庭审判的日期表,而后将这些日期表交给官吏。在法庭上,诉讼当事人须自行辩解。陪审团通常在开庭一天后秘密投票,以多数做出判决,不经任何讨论。这些做法体现雅典(  )

    组卷:10引用:5难度:0.6
  • 7.起源于公元前776年的泛希腊运动赛会持续千年之久,鼎盛时期大约有140个城邦加入,吸引了包括运动员在内的约4万人。赛会期间,陈列古代英雄事迹与雕刻供人参观,来自各城邦的政治家、哲学家及艺术家均举行讲演或展览会,商人们则借此谈买卖、定契约。这反映出泛希腊运动赛会(  )

    组卷:14引用:10难度:0.8
  • 8.罗马帝国晚期,皇帝兴建了大量凯旋门,它既是有壁柱支撑的拱形通道和储藏战利品的阁楼,也是纪念皇帝和帝国功臣的建筑物。同时还修建了许多以国家功臣命名的公共浴场,比如规模最大的戴克里先浴场,可同时容纳三千人。这些建筑的兴建(  )

    组卷:10引用:8难度:0.5
  • 9.1302年5月10日,法王腓力四世因向教会征税与教皇卜尼法斯八世发生冲突,为了寻求援助,召开法国历史上第一次“三级会议”。下列对此说法正确的有(  )
    ①确立起了国王有权征税的原则
    ②有利于进一步强化王权
    ③国王和三级会议实现相互制衡
    ④标志着议会君主制确立

    组卷:9引用:8难度:0.6
  • 10.长久以来,英国议会在与王权的斗争中占上风,其自身聚集了贵族、僧侣、商人、骑士等利益阶层。这使得一旦议会成为国家的权力中枢,各方势力都有机会争得自身利益。该传统(  )

    组卷:3引用:5难度:0.5
  • 11.1913年4月8日,第一届国会在北京成立。在这届国会短暂存在的半年多时间里,不少议员积极问政,对宋教仁案、大借款案、俄蒙协约案、预算案等争执激烈,弹劾案、质询案也层出不穷。这一现象表明当时(  )

    组卷:19引用:13难度:0.5

二、非选择题(共三题,共40分)

  •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清末改革科举的主将梁启超在戊戌变法失败后逃亡国外,亲眼看到欧美、日本等国借鉴科举实行文官考试的作用。1910年,也就是废除科举的五年之后,他明确说:“夫科举非恶制也”。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中梁启超评价科举制度的观点进行探讨。(说明:对该观点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组卷:10引用:16难度:0.5
  •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前期,政府逐步接纳妇女进入文官行列。但在很长时期内,广大妇女不能进入重要岗位,只能担任抄写、打字和收发之类的工作,多数是临时雇员,而且受到年龄和婚姻限制,同工不得同酬。面对种种不合理现象,英国文官界妇女在社会进步势力的声援下,长期坚持斗争。1919年,议会通过法案规定:任何人不应因性别或已婚而被剥夺担任文官的资格。两年后财政部又首先制定接纳妇女担任文官的实施细则,允准妇女参加文官考试,平等竞争各类文官职位,但同时又规定女文官候选人必须是单身女子,一旦结婚必须辞职。正因为如此,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仍然只有少数妇女能获此幸。部分妇女进入高级文官阶层,则是几十年以后的事情。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材料二 如表1870年英国枢密院《文官制度改革令》颁布后人数变化情况
    文官人数 文官人数
    1881 50,839 1914 280,900
    1891 79,241 1922 317,721
    1901 116,413 1939 387,400
    1911 172,352 1943 710,400
    ——资料来源:G.德鲁雷和T.布切尔:《现代文官制度》(1)根据材料一,概括20世纪以来英国妇女在入职文官职位方面发生的变化并简要分析产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导致文官人数不断增多的主要因素并对“文官人数不断增多”这一现象进行简要评价。

    组卷:5引用:5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4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